正文 第11章 組建團隊,打造品牌(4)(1 / 2)

——你說得很對,“合作式領導”有一個潛在問題,那就是一切管理都建立在自律的基礎上,因為領導很少能夠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和有效監督,員工必須自己搞清楚應該怎麼辦和不應該怎麼辦。當複雜局麵出現的時候,員工很容易就會陷入困境。所以,管理者通常都不會單獨采用這種風格,他們會采用“權威式管理”與“合作式領導”相結合的辦法,用權威方式構建企業藍圖,製定績效考核標準,用“合作式”管理方式管理員工,這樣才能把原則性和人性結合到一起。從楚莊王的事例中你可以看出,他還是很有權威的。那個叫唐狡的人,對楚莊王還是抱有敬畏之心的。不管怎麼說,楚莊王還算是個好的管理者,比宋襄公可強多了。宋襄公是典型的“老好人式領導”,喜歡講仁義,這才是真正沒有原則的管理。

老好人式領導

——宋襄公講究仁義,那又有什麼錯呢?孔子有些不解地問道。

——管理是一種控製遊戲,大家都必須扮演既定角色,該你狠的時候你就要狠,該你痛下殺手的時候你必須當機立斷。你老是做好人,老是強調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進入不了狀態,那就很容易被淘汰。宋襄公雖然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但他卻是最失敗的。當年,楚國的“楚歌集團”跟他爭奪市場,他沒有抓住有利時機予以反擊,卻講究假仁假義,非要等人家擺好陣勢才跟人家決一死戰。搞到最後,自己落了個一敗塗地的下場,那又能怪誰呢?

——老師,聽您說了這麼多,我有些迷惑。您所說的這五種管理方式都各有優缺點,那麼,究竟有沒有一種最好的管理方式呢?

——仲尼,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最好的管理方式,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我發現一個老板越能靈活運用多種管理手段,他就越能取得成功。

——老師,我想冒昧問一句:您認為哪種管理方式更適合我呢?

——你適合“教練式領導”。

——什麼是“教練式領導”?教練是什麼?

——你玩過蹴鞠沒有?

——沒玩過,我隻見過魯國人玩,一群人搶一個皮球,他們個個都很能耐,所以叫“魯能”,玩得很有意思。

——那你好好想想,那些人搶皮球的時候,邊上是不是總站著一個人?那個人總是告訴別人應該如何搶皮球,給他們提供指導?

——好像有點兒印象。

教練式領導

——那個人就是教練。“教練式領導”跟別的管理方式不一樣,“願景式領導”是“跟我一起做”,“權威式領導”是“照我說的做”,“榜樣式領導”是“像我這樣做”,“合作式領導”是“大家一起做”,“老好人式領導”是“應該怎麼做”,“教練式領導”最特別,是“教你怎麼做”。

——這種領導方式我倒是很喜歡,難度大不大?

——和其他管理方式比起來,“教練式領導”的難度是最大的。“教練式領導”要創建的是“學習型組織”,不僅要教怎麼做,還要教為什麼。他要求老板自己不但是個管理者,還應是一位老師,更應該是一個懂行的人。他的任務不是簡單地培養一兩個職場精英,而是打造一個團隊。他要不屈不撓地提升團隊的水準,利用每一個機會去評估、指導以及建立員工的自信;他既要關注個人成長,又要重視工作績效;他既要為團隊確立目標,又必須使目標清晰具體。“教練式領導”既是老板又是老師,既有業務水平又有人格魅力,所以難度可想而知。

——我覺得我不適合做這樣的老板。

——你錯了,沒有人是天生的領導者。你必須不斷學習實踐,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以你目前的水平來說,應該還算是很有優勢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周易》中的兩句話,我把它送給你。我很看好你哦,努力吧!

老子的話深深鼓舞了孔子。他長鞠一躬,算是對老師的感謝與回答。

老子停頓了一下說道:

——仲尼,我剛接了一個案子,馬上要出發。本想多給你講幾堂課,可惜沒時間。你現在回去吧,我再送你一句話:“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勿以有己,為人臣者勿以有己。”我們這些搞管理的人,最喜歡議論人、揭人的短,這是危險的,剛才這句話告訴我們,作為從事管理服務工作的人,不可以太過於自我,明白嗎?

孔子連忙點頭。

他知道老師說的是什麼,他從小就是個孤兒,幼年飽受歧視,難免會有“憤青”思想,常會有意無意地表現出對權威人物的攻擊性。他早已經有所覺察,但有人給他指出來,這還是第一次。老子剛和他接觸沒幾天,就能發現他的缺陷,不愧是管理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