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營銷四方,管理天下(4)(3 / 3)

孔子曾經歸納過,孔子公司的客戶有四種:最好的客戶就是“有若”。聽完他們的建議,公司在執行的時候,既有自己的遠景目標又能靈活變化,外人看起來若有若無,這才是最懂管理的人;第二種叫“子貢”,就是傻乎乎聽他們的話還對他們畢恭畢敬的;第三種叫“子路”,就是聽完他們的話就跟沒聽一樣,仍然走自己的路;第四種叫“宰我”,就是提供完服務不付費的。子貢曾經算過一筆賬,孔子公司收不到最後一筆服務費的現象占到了服務項目的六成以上,並且很多時候他們收不到錢,對方用實物的方式抵賬,比如黍、稻、幹肉和住宿招待等等,大家隻是解決了溫飽問題。

孔子一跟宋景公接觸,就發現這也是個吝嗇不肯花錢的主,知道自己可能又是白跑一趟,他需要構思下一步怎麼辦。

孔子在宋國得不到重用,便每日與弟子們討論管理的事,閑來無事,就去遊覽宋國的殷商古跡,也算是公費旅遊了。一天,孔子路過一個墓地,見很多工匠正在為一個高官建造石槨,他一打聽,這個墳墓已經建造了三年還沒有造好,弄得人們很有看法。

孔子感慨地說:“這些人奢靡過度,死了還不如趕快朽爛好啊!”

孔子感慨地說:“這些人奢靡過度,死了還不如趕快朽爛好啊!”

那個高官聞聽此言大怒,派了一堆人來查孔子,問他們有沒有暫住證。如果沒有的話,就抓他們去篩沙子。孔子大嘴惹事,一看大事不妙,趕忙離開宋國,向鄭國逃去。

孔子被捉上山寨

離開宋國,孔子坐在馬車上開始反思。因為多嘴吃盡苦頭,弄得生意也沒有做成,所謂“禍從口出”大概也就是這意思吧,可見說話還是要分場合的。自己平常總是教導員工“三緘其口”,還給他們講三個小金人的故事,怎麼輪到自己就管不住自己這張大嘴呢?真是不應該!

孔子一邊自責,一邊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孔子正睡得美,忽聽得耳邊一陣呐喊,驚天動地。他睜眼一看,一群強盜像一股狂風,正從山上衝下來。

一看到強盜,員工哪還顧得上老板,都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立刻跑散了。

隻有孔子腿發軟,躺在馬車上動彈不得,於是連車帶馬,一起被捉上山寨。

員工們跑開了就收不住腿,一口氣跑到了鄭國國都。他們一邊喘氣,一邊慶幸自己撿了一條命。上一次在齊國發生的事還讓他們心有餘悸,這一次又碰到了強盜,看來公司真是多災多難。

宰我建議,在這裏等孔子三天,如果三天之後他還沒有出現,大家就各自回家,孔子谘詢公司就地解散。

子貢、顏回等人雖然不同意,但也無可奈何。

再說孔子。他被擄上山之後,被押到議事廳去見強盜頭。這一見讓孔子大為驚訝,強盜頭不是別人,正是顏涿聚。顏涿聚畢業於孔子商學院三期,是孔子原來頗為器重的一個弟子。

當年,顏涿聚入學的時候,曾經引起過很大爭議。

有人曾問子貢:“孔子門下,三教九流都有,怎麼能什麼人都招收呢?”

子貢回答:“木匠門前多雜木,名醫門前多病人,智者身邊多愚氓。”

孔子聽說這個問答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