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曲折發展,劫後重生(1)(2 / 3)

許多經銷商蜂擁而至想開馬車專賣店,原因很簡單,“陳化集團”和“蔡鳥國際”采取的是賒銷的方式。春秋時期缺乏嚴格的資質檢查,很多專賣店蒙混過關,一下子得到了幾十輛馬車。有的經銷商把馬車賣掉卻不給打款,為的就是騙取資金;有些專賣店為了完成銷售拿到返點,就實行虧本銷售,馬車的銷售價格一下子降了下來,連總公司的價格也受到極大影響。結果,“陳化集團”和“蔡鳥國際”非但沒有完成銷售目標,反而庫存增加,資金沉澱,同時應收賬款也在一年之內翻了幾倍。雖然人們很難把其中出現的問題都歸罪於“陽虎管理谘詢公司”,但它提出的專賣店建議肯定起到了很大的誤導作用,所以才使兩家公司陷入了這種窘境,也連累了很多供貨商。他們本來想去找陽虎算賬,可是陽虎早就跑了。因此,一看到孔子谘詢公司的人,他們氣就不打一處來,又聽說孔子是要去給“楚歌集團”提供服務,就更惱火了。“楚歌集團”也是生產馬車的,如果放孔子他們過去,他們就會去給“楚歌集團”出謀劃策,孔子說不定會提出什麼並購計劃,到時候,“楚歌集團”這樣的大公司就會吞並他們的市場,兩家小公司就會成為人家的子公司。

於是,他們就派人把孔子團隊圍困了起來,不打也不罵,就是不讓他們走。

這招很毒辣,讓他們吃不上喝不上,純粹是往死裏整。

孔子本來就沒帶多少糧食,這一圍困,兩天不到,他們就彈盡糧絕,隻能以野菜充饑。

到了斷糧的第四天,野菜也挖光了。孔子餓得夠嗆,就對隨同弟子公冶長說:

——公冶長,你懂鳥語,你聽聽鳥兒說話,看能不能搞些吃的過來?

這公冶長不是外人,是孔子的姑爺。

孔子之所以把女兒嫁給他,是因為人們傳說公冶長能解鳥語。

細節管理不是萬

公冶長發現自己能解鳥語純屬偶然。那天,一隻鳥飛到他家院子裏,站在樹枝上叫個不停。公冶長仔細一聽,那隻鳥似乎是在說話:“冶長冶長,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腸。”

公冶長過去一看,果然有一隻死獐,他把獵物拖回家,一高興,就忘了把腸給那隻鳥了。那隻鳥從此對他懷恨在心。

過了幾天,那隻鳥又來彙報。公冶長聽完過去一看,隻見一群人圍著一個什麼東西在看。公冶長以為又是死獐,怕人和他爭,就大喊一句:誰都不許動,是我打死的!眾人四散,一看,乃一死人,非獐也。官府來人把他抓進了監獄。孔子聽說這件事後,說公冶長人才難得,雖然他還在監獄裏,但這不是他的過錯,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肯把親生閨女嫁給勞改犯,除了孔子大概沒人能做到吧!

“養女兒千日,用姑爺一時”,孔子現在餓得實在受不了,才想到讓公冶長想辦法,哪怕弄隻死獐過來也行。

沒想到,公冶長說,他已經被餓得耳鳴了,喪失了這種能力。

孔子快餓暈了,就在這時,顏回走過來,遞給他半個燒餅。

顏回說,這半個燒餅是他前幾天省下來的,沒舍得吃。

孔子的心很溫暖,這個顏回同誌真不錯,比自己的親姑爺都好。孔子狠狠心,把半個燒餅吃了。

有人說,在陳絕糧的時候,孔子依然放不下架子,“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還剝了別人的衣服換酒喝,搶子路來路不明的烤野豬肉吃,其實都沒有這樣的事。他就吃了半個燒餅,這是孔子十賢在他們紀念孔子的論文集《陽光燦爛——我和先師孔子一起走過的日子》中說的。

(第二節 四麵楚歌,希望重生)

吃完燒餅,孔子開始彈琴唱歌,希望能鼓舞大家的士氣。

員工們看著孔子,就像看著一個怪物一樣。他們像桑丘跟著堂吉訶德般滿世界轉悠,本希望混個衣錦還鄉或是一官半職,到頭來,卻是在陳蔡間斷了糧,眼瞅著自己就要把自己餓死了,不滿情緒自然與日俱增。現在他竟然開始彈琴唱歌,實在讓人憤怒。

負麵言論流傳

子路開始發表負麵言論:

——“夫子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嚐絕音,蓋君子無所醜也若此乎?”

這話的意思就是,孔老板現在既無權又無錢,四處碰壁,管理係統又賣不出去,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混到這田地,他發不出工資也倒罷了,居然還在唱歌,難道所謂君子就是如此不知羞恥嗎?如此可謂窮矣——混到這地步可謂山窮水盡了。子路私下裏開始煽動員工召開“陳蔡會議”,對孔子公司“管理到底搞多久”的問題進行探討,實在不行,就嚐試著對公司進行改組。

孔子知道了下麵人的想法,有些生氣了:“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回去吧!回去吧!跟隨我的這幫年輕小子愈發輕狂了,以為管理很簡單,做管理大師很容易,雖然年輕有為,富有才華,但是社會閱曆尚淺,不知道如何節製,唉,真想把他們全都開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