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這次真的辦了一件漂亮事,使得孔子對宰我完全改變了看法。他對其他員工說道:“說話貴在和實際行動一致,才能使人信服。宰我說得很客觀,所以楚昭王才會如此欣賞我們!從前我總認為宰我說的話跟他的行為不相稱,現在看來,如果僅僅以說話來判斷一個人的德行,就會失去宰我這樣的好員工啊!”
眾人受到鼓舞,都很高興,說:“孔子之道,可以有機會推行了!”
孔子也滿懷希望,當場高歌《適楚歌》一曲,他唱道:
——大道既隱兮禮為基,賢人竄兮將待時,天下如一欲何之!
子路也不閑著,在下麵搗亂,唱他自己改編的歌:
——錢遠乎哉不遠也,我欲錢斯錢至矣!錢遠乎哉不遠也,我欲錢斯錢至矣!
這裏麵唯一頭腦清醒的就是子貢。他從使者那裏接過金幣,數完之後,取出一枚,吆喝一聲,丟給圍困的陳人和蔡人。那些人一看金子,你爭我搶,頓時亂成一團。
子貢一看亂了,連忙讓公司的人突圍,一口氣跑出了包圍圈。
到了一座小城鎮,他又分了一小塊金子,讓顏回和有若去買米買菜——大家都餓壞了。
吃飽喝足之後,隊伍重新開拔,向楚國進發。
(第三節 大易有形,大道無邊)
孔子很快到了楚國,見到了楚昭王。
楚昭王已經聽使者說過了孔子“在陳絕糧”的事,對他表示慰問。
孔子對楚昭王的大力支持也表示了感謝。
易經話管理
孔子看楚昭王案頭擺著一部《周易》,就問道:
——董事長喜歡看《周易》?
楚昭王笑著說道:“我最近才開始看,聽說能算卦,我就拿來瞎看。”
——董事長您太謙虛了。“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萬物盡在五行中。這《周易》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我們應該學習啊!
孔子也很喜歡《周易》。他心裏暗自慶幸:和客戶有沒有共同語言,對決定生意成敗關係重大。這次看來,跟楚昭王就有共同話題了。
——您說得很好,看來孔老板也是易學大師,不知道您會不會算卦?
——哦,我不會算卦,我是把《周易》當管理書來讀的,悟出了不少道道。
——管理書?《周易》是算卦用書,內容包羅萬象,文字艱深複雜,隱含某種秘密,不知和管理有什麼關係?
——關係很大,這周易的易字,說的就是變化,包含著企業發展變化的道理。常看《周易》,不但能提高素質,還能學到很多管理企業的方法。不說別的,就拿《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來說,對管理者就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是真的嗎?那倒是很新鮮,能不能解釋解釋呢?
——當然可以。乾卦六爻的爻辭您肯定清楚: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真厲害,背得很好,一字不差。楚昭王看著書說道。
——這些卦辭表麵上的意思很簡單,比如第一句“潛龍,勿用”,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龍潛在水中,暫時不能發揮作用”,但上升到企業管理層次,意思就有所引申。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剛剛開始搞企業的時候,要內斂,不可過於張揚。要低調做事,製訂企業發展規劃,定下未來五年、十年的發展步驟。隻有韜光養晦,才能為未來的騰飛積聚潛能。
——哦,原來還有這層意思,看來管理的門道確實很深。那麼“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字麵意思是說:龍出現在田間,有利於大德大才之人出現。其實,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是事業初建時期,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困難,組織資源,尋找時機,伺機而動。這個時期最痛苦,必須要忍住寂寞穩紮穩打,因為功業未成,還需磨煉。鐵都是敲打出來的,鋒利的刀也是磨出來的,隻有經過苦難的磨礪,一個合格的企業家才會脫胎換骨終成大器。
——那“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又是何意?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整天勤奮不息,甚至夜間時時警惕,即使麵臨危險也無禍害。老板領導公司,時刻要有危機感,時刻要保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心態,敬業、勤奮、警惕,親力親為,不輕率大意,不掉以輕心,這樣才能把企業治理好。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要縮手縮腳,一旦出現大的轉機,那就要像“九四:或躍在淵,無咎”說的那樣,“相機而動,躍起上進,不會有什麼壞處”,大事業必須勇敢地去做。這是真正考驗老板領導力、工作魄力、決斷力的時刻,麵對機遇和挑戰,領導人一定要當機立斷,要像龍從深淵裏飛起來的時候那樣勇猛。隻有這樣,才能達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樣的目標,真正實現企業騰飛。企業家就成了“九五之尊”,做上受人尊重的董事長的位置。
孔子一口氣解釋了這麼多,聽得楚昭王有些發蒙。
——既然已經“飛龍在天”了,怎麼還會“亢龍有悔”呢?
——對企業來說,有時候名利雙收並不是好事。企業成功了,上市了,企業家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了回報。他以為飛龍在天,別人都奈何不了自己,就開始得意忘形。結果,往往會出問題。很多人在盯著他,挑他的毛病,找到打擊他的機會。所以這時候一旦出問題,就會讓這條“亢龍”抱憾終生。我曾經看到很多企業家就是這樣倒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