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盧綰列傳(3 / 3)

韓王信與匈奴相勾結

漢王十年,韓王信命令王黃等人遊說陳豨背叛漢朝,坑害了陳豨。十一年春天,原韓王信又和匈奴騎兵一起入侵參合,抵抗漢軍。漢朝派柴將軍迎擊,寫信給韓王信說:“陛下寬厚仁慈,諸侯縱然有叛逆逃亡的,隻要能回來,就再恢複他原先的官位,不會誅殺的。這是大王所知道的。現在大王因為打敗仗而逃到匈奴,並非犯了什麼大罪,趕緊回來吧!”韓王信回複說:“陛下把我從閭巷之中提拔起來,南麵稱王,這是我的榮幸。滎陽的事情,我沒有奮戰到死,被項籍囚禁起來,這是我犯下的第一樁罪行。後來匈奴攻打馬邑,我沒能堅守住,把城池獻給他們,這是我犯下的第二樁罪行。現在反過來為匈奴率領軍隊,和將軍交戰,爭一朝的性命,這是我犯下的第三樁罪行。況且文種、範蠡沒有一點罪行,卻死的死,逃的逃;現在我對陛下犯下三條罪行,還想苟活在世上,這是伍子胥之所以在吳國遭受誅殺的緣故啊。現在我逃亡藏匿到山穀之間,日夜向蠻夷乞討過活,我很想回去,就好像癱瘓的人不忘記起身,眼瞎的人不忘記睜眼觀望一樣,隻是形勢不容許我這麼做罷了。”於是雙方交戰,柴將軍在參合屠城,斬殺了韓王信。

·後世子孫·

【原文】

信之入匈奴,與太子俱[1];及至頹當城,生子,因名頹當。韓太子亦生子,命曰嬰。至孝文十四年,頹當及嬰率其眾降漢。漢封頹當為弓高侯,嬰為襄城侯。吳楚軍時[2],弓高侯功冠諸將。傳子至孫,孫無子,失侯。嬰孫以不敬失侯。頹當孽孫韓嫣,貴幸,名富顯於當世。其弟說,再封,數稱將軍,卒為案道侯。子代,歲餘坐法死。後歲餘,說孫曾拜為龍侯,續說後。

【注釋】

[1]太子:指韓太子,即韓王信的兒子。俱:一道同行。[2]吳楚軍時:指漢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戰爭,事在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

【譯文】

韓王信進入匈奴的時候,和太子一起;到了頹當城,生下一子,取名為頹當。韓國太子也生了個兒子,名叫嬰。到孝文帝十四年,頹當和嬰率領部眾向漢朝歸降。漢朝封頹當為弓高侯,封嬰為襄城侯。吳、楚造反的時候,弓高侯的功勞冠於眾位將領。侯爵傳給兒子後又傳給孫子,孫子沒有後代,失去侯爵。嬰的孫子因為犯了不敬之罪而失掉侯爵。頹當的庶孫韓嫣,地位尊貴,受到寵幸,名聲和財富在當時十分顯貴。他的弟弟韓說,再度封侯,多次被委命為將軍,最終被封為案道侯。兒子接替他的侯爵,過了一年多因為犯法而被處死。又過了一年多,韓說的孫子韓曾被封為龍侯,延續了韓說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