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姓秦,名越人,春秋時期勃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他學醫於長桑君,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他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望、聞、問、切的四診法。他遍遊各地行醫,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後因醫治秦武王病,引起秦國太醫令李醯的嫉妒,於是派人刺殺了扁鵲。
·救治虢太子·
【原文】
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1]。舍客長桑君過[2],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3]。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4]:“我有禁方[5],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6]。”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7],三十日當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8]。
【注釋】
[1]為(wéi)人舍長(zhǎng):做人家客館的主管人。舍,客館,供客人食宿的地方。[2]長(cháng)桑:複姓。[3]常謹遇之:時常恭敬地接待他。謹,恭敬。[4]間(jiān)與語:秘密地同他談話。間,秘密,私下。[5]禁方:秘方,不對外公開的方子。[6]敬諾:恭敬地應諾。[7]上池之水:未直接落地的水露,如草木上的水露等。[8]殆非人也:大概他不是凡人。
【譯文】
扁鵲,是勃海郡鄭邑的人,姓秦,名叫越人。他年少時做人家客館的主管人。客人長桑君經過客館,唯獨扁鵲認為他奇特不凡,經常恭敬地接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平常人。長桑君進出客館十多年,才叫扁鵲私下坐談,秘密地跟扁鵲說:“我有秘方,現在我已經老了,想傳授給您,您不要泄漏出去。”扁鵲恭敬地應諾:“是!”長桑君於是取出自己懷中的藥物交給扁鵲說:“喝這個藥要用未落地的雨露調引,三十天就會洞察事物啦。”於是長桑君拿出自己全部的秘方書都交給了扁鵲。忽然間長桑君不見了,大概他不是凡人。
【原文】
其後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1]:“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於眾事[2]?”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3]。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蹷而死[4]。”扁鵲曰:“其死何如時[5]?”曰:“雞鳴至今。”曰:“收乎[6]?”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齊勃海秦越人也,家在於鄭,未嚐得望精光侍謁於前也[7]。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8]。”中庶子曰:“先生得無誕之乎[9]?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10],治病不以湯液醴灑,石撟引[11],案扤毒熨[12],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13],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14],搦髓腦[15],揲荒爪幕[16],湔浣腸胃[17],漱滌五藏,練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終日,扁鵲仰天歎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郤視文[18]。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於大表,不出千裏。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為不誠,試入診太子,當聞其耳鳴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於陰,當尚溫也。”
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19],舌撟然而不下[20],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21],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嚐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噓唏服臆[22],魂精泄橫,流涕長潸,忽忽承[23],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扁鵲曰:“若太子病,所謂‘屍蹷’者也[24]。夫以陽入陰中[25],動胃緣[26],中經維絡[27],別下於三焦、膀胱[28],是以陽脈下遂[29],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30],陰上而陽內行[31],下內鼓而不起[32],上外絕而不為使[33],上有絕陽之絡[34],下有破陰之紐[35],破陰絕陽,色廢脈亂[36],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37]。凡此數事[38],皆五藏蹷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之[39],拙者疑殆[40]。”
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41],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42],以八減之齊和煮之[43],以更熨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但服湯二旬而複故。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注釋】
[1]中庶子:古代官名,為太子的屬官,負責對太子進行教育以及管理等。喜方:愛好醫方。[2]國:國都,京城。治穰:舉辦祈禱的事情。穰,通“禳”。向鬼神祈禱消災免難。[3]則為中害:卻是內髒受傷害引起。[4]蹷(jué):忽然昏暈,不知人事,四肢厥冷。蹷,通“厥”。[5]何如時:在什麼時候。[6]收:收殮。[7]精光:神采光澤,引申為尊容。侍謁:侍奉拜見。[8]臣能生之:我能使他複生。生,意為使……生,使動用法。[9]先生得無誕之乎:先生莫不是哄騙我吧?[10]俞跗:古代醫家。[11](chān)石:針和砭石。撟(jiǎo)引:即導引,古代的一種醫療體操。撟,舉起,翹起,指舉手活動身體。引,引伸身體。[12]案扤(wú):按摩。案,通“按”。扤,撼動。毒熨(yùn):用烈性藥物在患處熨貼。[13]輸:同“腧”,指五髒六腑的腧穴。[14]訣脈:疏導血脈和經脈。訣,同“決”。結筋,結紮筋腱。[15]搦(nuò)髓腦:按治髓腦。搦,按。髓腦,脊髓和腦。[16]揲(shé):觸動,取。荒:同“肓”,心髒與橫隔膜之間的部位。中醫認為這是藥力達不到的部位。爪:同“抓”,用手指疏理。幕:同“膜”,指橫隔膜。[17]湔(jián)浣(huàn):洗滌。[18]郤:同“隙”。[19]瞚:同“瞬”,眨眼。[20]舌撟(jiǎo)然而不下:舌頭翹起來而且不能放下。形容說不出話的樣子。撟,舉手,此處指舌頭抬起來。[21]闕:皇宮前麵對稱的樓台,中間有道路。[22]噓(xū)唏(xī)服(bì)臆(yì):噓唏,指哭泣時抽咽的聲音。服臆,指氣滿鬱結而屏住了呼吸。[23]忽忽:淚珠流動很快的樣子。承?(jié):淚珠掛在睫毛上。?,同“睫”。[24]屍蹷:病名。昏迷假死,體態像死屍。[25]以陽入陰中:是由於陽氣下陷入陰。[26]動胃繵緣:胃受繞動。繵,通“纏”。緣,繞。[27]中經維絡:經脈受損傷,絡脈被阻塞。中,傷害。經,經脈。維,結,阻塞。絡,絡脈,是由經脈分出來的呈網狀的大小分支。[28]別下於三焦、膀胱:身體的陽氣下陷,分別下於三焦、膀胱。三焦,一般認為它是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的總稱。橫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肺等髒器,主呼吸、血脈,輸布精氣,溫養全身肌膚、筋骨等。脘腹部相當於中焦,包括脾、胃等髒器,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肚臍以下為下焦,包括肝、腎、大腸、小腸、膀胱等髒器,主要功能是分別清濁,排泄糟粕、水液等。三焦總司人體的氣化,主諸氣。本文所指的三焦,看來不是指三焦的整個部位和所包括的髒器及其功能,而是指下焦,即第三焦。[29]遂:通“墜”。[30]會氣閉而不通:指陰氣與陽氣交會的地方閉塞不通。會,俞會,廣義指髒、腑、筋、髓、血、骨、脈、氣等八會,本文主要指氣會等。[31]陰上而陽內行:下、內為陰,陰氣反而上逆;上、外為陽,陽氣卻向內運行。這都是氣會不通而出現的逆亂症狀。[32]下內鼓而不起:陽氣在身體的下部和內部鼓動,也不能夠外達和上升。[33]上外絕而不為使:在上在外的陽氣被隔絕,不能被陰所遣使。指陰陽失調,陽不能與陰平衡的情況。[34]上有絕陽之絡:身體上部有隔絕陽氣的絡脈。[35]下有破陰之紐:身體下部有破壞陰氣的筋紐。[36]色廢脈亂:容顏失去正常氣色,經脈和血脈發生紊亂。[37]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因陰氣侵入陽分而隔阻髒氣的病人,是死症,難以救治。[38]凡此數事:凡是這幾種情況。[39]良工:醫術精良的醫生。古人有時稱醫生為工。[40]拙者疑殆:醫術拙劣的人疑惑不決。疑,懷疑,疑惑,猶豫不決。殆,與“疑”意思相同。[41]厲針砥石:磨利針石。厲,通“礪”,磨。針,是金屬針。石,石針,又稱砭石或砭針。[42]五分之熨(yùn):五分劑量的熨藥。[43]齊(jì):通“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