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4],捷言慶忌[5],勇期賁、育[6]。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險[7],射猛獸,卒然遇軼材之獸[8],駭不存之地[9],犯屬車之清塵[10],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伎[11],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害矣。是胡、越起於轂下[12],而羌、夷接軫也[13],豈不殆哉!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14],猶時有銜橛之變[15],而況涉乎蓬蒿,馳乎丘墳,前有利獸之樂而內無存變之意,其為禍也不亦難矣!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於萬有一危之塗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16]。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17]。此言雖小,可以喻大。臣願陛下之留意幸察。
【注釋】
[1]消渴疾:病名,即今之糖尿病。[2]與:參與。[3]常:通“嚐”,曾經。長楊:
即長楊宮,在今陝西周至東南三十裏。[4]烏獲:戰國時秦國大力士,能舉千鈞重物。[5]捷:敏捷。慶忌:春秋時吳王僚的兒子。[6]期:期望。賁:孟賁,古代勇士,顏師古《漢書注》說孟賁“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豺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育:夏育,古代勇士。[7]陵:登。[8]卒:通“猝”。軼材:指特別強壯有力的野獸。[9]駭:馬受驚。不存:毫無戒備。[10]屬車:隨從帝王出行的車隊。清塵:尊稱天子車駕所泛起的塵土,此指代天子的車駕。[11]逢蒙:夏代善於射箭者。伎:通“技”,技巧。[12]轂下:輦轂之下。舊指京城。[13]羌夷:羌人與夷人,喻野獸。軫:車後橫木,此指車駕。[14]中路:道路中央。[15]銜:勒馬口的鐵具。橛:車軸鉤心。[16]忽:忘記,忽視。[17]垂堂:指房前室靠近屋簷之處。這裏是說家中有錢之人不坐在垂堂之處,以防止屋瓦突然墜落致死。
【譯文】
相如口吃但善於寫文章。經常患有消渴病。與卓文君成婚後,資財豐饒。所以他擔任官職的時候,不肯與公卿一起處理國家大事,而是稱病閑居起來,不貪慕官祿和爵位。曾經跟隨皇上到長楊宮去打獵,這個時候皇上正好喜歡親自擊殺熊和野豬,趕著馬追逐野獸,相如上疏勸諫皇上。上麵寫道:
我聽說有的東西種類相同但才能卻不相同,所以說到力氣大的就數烏獲,說到敏捷的就數慶忌,說到勇猛的就數孟賁和夏育。我愚昧,但是私底下認為人確實有這種情況,獸也應該是這樣吧。現在陛下喜歡登臨險要的地方,射擊猛獸,若是突然遇上特別凶猛的野獸,在意料不到的地方使馬受驚,觸犯您的副車,趁著車子來不及回旋,人顧不上施展技巧,縱然有烏獲的氣力、逢蒙的技藝,能力不能得到施展,那麼枯朽的樹木都能成為禍患。這種情況就好像胡人和越人在京城起事,而羌人和夷人又跟隨輿車而來,這難道不是危險嗎?即使它是絕對安全的,這本來也不是天子應該接近的啊!
況且清除道路,然後再行走,選擇在道路的中央奔馳,依然時常會發生馬的銜口斷裂、車軸的鉤心脫落,更何況是在草叢之中跋涉,在丘墟之上奔馳,前麵有獵取野獸的快樂,而內心卻沒有應變的準備,隻怕災難也不難發生。至於看輕帝王的重位,不以安居其上為樂事,而喜歡在那萬一有危險的道路上娛樂,我私下裏認為陛下不應該這樣做。
大概明察事物的人,都能在事情還沒有萌發的時候就能遠遠地看見;聰明的人也能在危害還沒能形成之時便能躲避災禍。災禍多隱藏在難以察覺的地方,發生在人們疏忽大意的時刻。所以諺語說:“家中積累千金,不坐在屋簷之下。”這話盡管說的是小事,但卻可以曉喻大義。我請求陛下您能留意並細察我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