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多替別人著想,寬容也需升級(1 / 1)

我不願別人加到我身上的事,我也不加到別人的身上。一個人能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有時我們發現,那些經曆過貧賤、困難、挫折、痛苦的人,因為自己對這些感受深有體會,所以能夠為別人著想。而一帆風順的人、條件優越的人、有名望有地位、才高力大的人,辦起事來碰釘子時少,走起路來抬轎子的多,自己達到目的很容易,為別人著想就不那麼容易了。甚至,隻要有一點點權力的人,在運用這點權力時,為別人著想都不太容易做到。坐辦公室的人,想不到前來辦事的人的困難;超市站櫃台的人,不願體會購物者的心情;醫院做醫生的人,總忘記體貼病人……當然,相反的情況也有,不過前者更普遍些罷了。

替別人著想也是一種美德。如果人們心中都隻有自己,完全不顧他人,那也就談不上寬容了。

社會生活愈發展,人與人的關係愈密切,對文明的要求也就愈高,就愈要求人們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社會中,想到自己言行的社會影響,想到社會和他人。

有一個年輕人應邀去參加一個盛大的舞會,可是年輕人卻顯得心事重重。一位年長的女士邀請他共舞一曲,隨著歡快的舞曲,年輕人也變得開朗起來。

一曲結束,年輕人對年長的女士給予由衷的讚美,對她的舞技大加讚賞。年長的女士聽到有人這麼欣賞她的長處,顯得很開心。出於好奇,女士忍不住詢問年輕人剛開始時,為何愁眉不展。

年輕人講出了緣由,原來年輕人是一家運輸公司的老板,可是由於自然災害的原因,他的公司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已經接近破產的邊緣。年輕人已經沒有多餘的資金維持公司的運轉了,即使想翻身也沒有機會。

事有湊巧,年長女士的丈夫是當地一家大銀行的行長,女士很爽快地把年輕人介紹給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隨即找人對年輕人的公司進行了分析和調查,給他貸款100萬美元,幫助年輕人渡過了難關,解了燃眉之急。

在現代世界已經越來越成為地球村的情況下,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與社會、與他人有著密切的聯係。從這一點上看,將心比心的做人準則在生活中也就有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智慧點撥

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人大多是利己主義者,心裏裝不下別人;具有寬大胸懷、豁達性情的人很少為自己爭得蠅頭小利,而是為別人想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