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人看月亮,有人喜歡月圓的時候,也許是因為象征圓滿;也有人喜歡弦月,可能是因為富有詩意。不一樣的人看月亮,就會對月亮有著不一樣的想法。但是,不管人們對於月亮是什麼樣的想法或觀感,月亮終究還是得循著自己的軌跡前進,反正它永遠也無法滿足所有的期盼。更何況,人要怎樣看月亮,對月亮有怎樣的想法、觀感,反映的是人們自己的狀態或需求,未必是因為月亮才這樣想的。至於別人看我們的眼光,常常反映的也是他們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人就是憤世嫉俗、怨天尤人,看誰都是一樣不滿,對我們當然也不會例外;有人過於主觀,常是以偏概全,認識我們沒有三分鍾,就已經對我們抱有成見了;還有人根本不在乎別人,對這樣的人而言,你怎樣表現都好,也怎樣都不好,反正他是看自己心情說話的人。如果我們過於在乎這些人的想法,隻會顯示出對自己太沒有自信,更是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些人,比如我們的父母、長輩或是朋友,他們是真心關愛、在乎我們的人。如果用心聆聽他們的想法或建議,對我們自己會有很大的助益,因為他們是真心為我們著想的人。不過,即使是做父母的也未必能夠完全了解自己小孩的需要,有時候父母也常會因為自己的局限,而對小孩有著某種過度期待,更別說是其他人了。所以,即使是那些愛我們的人,我們雖然能夠了解、體會他們的心情,但是對於他們所做的建議、分析,還是得要經過我們自己的檢討、過濾才行。畢竟,要對自己負責,最了解自己的,往往還是自己。
這倒不是說,那些不是為我們著想的人,我們就不必在乎他們的想法了,隻是說我們得清楚地知道別用情緒來回應別人個性、習慣上的不圓滿,才能平心靜氣去接受那些對我們有益的建議。至於對那些關心我們的人,彼此的關係應該是分享與聆聽,並不是遵從對方的期待而改變。對於那些真是不能接受或是無法達成的期待,還是得要適時地拒絕才行,否則就容易成為關係中造成決裂的隱藏炸彈。也有些時候,我們的理想與那些關愛我們的人相抵觸,或許自己非常清楚為什麼要作出這樣的選擇,清楚地知道將來的發展,但是別人並不知道,如果我們要堅持自己的選擇,也得要盡力溝通清楚才好。
總而言之,與他人的互動中,別人對於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會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在我們聆聽別人意見時,先要了解他們對我們的心情是什麼,然後再仔細考量他們的建議是否適合。
智慧點撥
我們總是應該要聽聽別人對自己的想法或建議是什麼,然後再選擇自己的態度,而不應該提出一個想法和觀點,讓別人強行接受和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