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慎重地提出批評,是對對方過錯的寬容。寬容不等於縱容,當人們犯下過錯時,就要通過指導、指責或批評的方式幫助其改正。然而,每個人都不喜歡被批評,所以,為了讓他人虛心地接受批評,就要講究批評的方式。用寬容的態度批評他人,和用寬容的態度接受來自他人的批評,是最容易取得成效的。
慎重的批評,是委婉而具體地指出別人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管理者帶著部下到顧客那裏去訪問,當管理者發現部下在言談舉止上存在問題時,就不能當著顧客的麵提出批評。這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用高明的談話技巧,把部下的缺點掩飾過去。當沒有旁人的時候,在車上或回程的路上對部下提出批評,是絕妙的時機。
有人批評人時總是說:“從你做的這件事就能看出你這個人怎樣。”這是批評之大忌。批評時,隻能針對事情,而不能針對個人的人格、品性,拿事來說人。
比如可以這樣說:“小薑,根據往常的經驗我知道,你不至於犯這種錯誤,是否有什麼原因使你這次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這種氣氛有助於使對方認識到你不是在攻擊他的人品,不是批評他這個人,而是批評他的某項工作或某件事情。你把批評指向他具體的工作,就無損於他的整個自我形象。這種批評建立在友好的氣氛中,使對方感到無拘無束,欣然接受。用這種方法,在指出他人錯誤的同時實際上誇獎了他,使他得以重新樹立自我形象。
批評的最終目的不是要把對方壓垮,不是整人,而是為了幫助他成長;不是去傷害他的感情,而是幫他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的成功人士之所以善於運用批評,就是他們能采取先揚後抑的方式。比如:“小張,你的調查報告寫得不錯,你肯定下了不少工夫。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你要注意涉及……”;“小李,自從你調到這個單位來之後,你表現不錯,對你取得的成績,我非常讚賞。就是有一點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我也相信你一定願意改正的……”如果對方需要得到忠告批評,要從讚揚其優點開始。這種方式就好像外科醫生手術前用麻醉藥一樣,病人雖然有不舒服的感覺,但麻醉藥卻能消除痛苦。
從讚揚開始,以忠告結束批評,問題也解決了,感情也沒受到傷害,真是奇妙的方法。
人們犯錯時,受不了的是大家對他群起而攻之,因為這傷害了他的自尊,他也許會承認錯誤,但無法接受這種批評方式,這將使他對領導、對同事充滿敵意,一旦有機會,將以牙還牙。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批評取得效果,就絕不能使別人反對自己。我們的目標是取得一些好的效果,或者使對方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而不是去貶低他的人格。即使你的動機是高尚的,是真心誠意的,也要記住,對方的感覺也在起作用。當其他人在場時,哪怕是最溫和的方式也可能引起被批評者的怨恨,不論是否辯解,他已感到他在同事或朋友麵前丟了麵子。對於一些過失,隻要他認識到錯了,就沒有必要當著眾人的麵要求他作出公開檢討,而隻要在你的辦公室裏麵對麵跟他談,就足以使他反省了。任何具有上進心的人都不願犯錯誤,從他個人角度來說也是如此,何況我們的目的隻是為了讓他改進工作,而不是貶低他的人格。
要想對一個已知的過錯引起注意,一次提醒就足夠了,批評兩次完全沒有必要,而三次就成了糾纏。如果你被引發提起過去不愉快的事,或改頭換麵地重談過去已犯的錯誤——揭人瘡疤,會令人不舒服。除非他又重犯類似的錯誤,否則,無緣無故地挑刺兒,他就會認為你對他抱有成見,或者別有用心。要記住批評目標:使這方麵的工作得以改進,順利地完成任務。一旦這種錯誤得到糾正和解決,就忘掉它。一次批評,一次提高。當對方接受批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時,他就已經在新的起跑線上。
批評不是存款,時間越久,利息越多。總是翻閱別人的老賬,嘮叨個沒完,於做事沒有絲毫的幫助。批評別人時,宜“就事論事”,不要新賬舊賬一起算。在交談結束時,說幾句“我相信你會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的”諸如此類勉勵的話,就會讓人覺得這不是有意打擊,而是變失敗為成功之母,不失為一次有益的經驗。這樣想過之後,他會鼓起精神,更加踏實地投入工作。
對接受批評的一方來說,且不要對別人的批評耿耿於懷、念念不忘。
智慧點撥
我們應該養成虛心接納別人批評的習慣,因為批評你的人的用意都是好的,他們隻想防止錯誤發生罷了。這種指責的確是你該接受的,因此即使對方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提出的批評是錯的,你也不要跟他作對,下次他或許就能告訴你一件被你忽視的重要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