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研究,當蟋蟀發出舒緩而悠長的普通叫聲的時候,表示很孤單,好像是在召喚附近的同伴。當雄性蟋蟀發出輕柔、短促、柔情綿綿的叫聲的時候,是在表示找到配偶。但是這隻能代表愛情的初級階段,還不能交配。當雄性接著發出一種酷似六弦琴與三角鈴的旋律的時候,是表示雄蟋蟀在求愛。聽起來讓人感覺是在質訴衷腸,好來打動雌蟋蟀。等到雌蟋蟀終於被打動的時候,它們的聲音會越來越緊促,也會變得越來越柔和,到了最後它們終於“洞房花燭”了,這個時候再仔細聽聽它們的聲音會感覺逐漸緩和。
蟋蟀在進行生殖活動時發出的鳴聲,能使其準確地找到配偶,並進行成功的交配。奇怪的是,這種在鳴聲引導之下的交配總是隻限於在同族中進行,不至於弄錯對象。有人曾經觀察到有兩種外形和大小極為相似的蟋蟀,粗看起來很難辨別,但仔細聞聽它們的鳴聲,卻有相當大的區別。看來,雌蟋蟀隻對同族的雄蟋蟀的鳴聲起反應。
然而,目前還不能說已經完全了解蟋蟀的各種低吟淺唱的含義,這還有待於進一步地研究。另外,還使科學家感興趣的是,雄蟋蟀振翅歌唱時,雌蟋蟀就會循聲追蹤而至,雌蟋蟀為什麼會成為雄蟋蟀的“知音”呢?
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蟋蟀的鳴聲可以當溫度計使用。這些問題雖然都有了一些或多或少的解釋。但是,要想完全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地研究。
澳大利亞夜蝴蝶
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有一座蝴蝶雕塑紀念碑,並建有一座蝴蝶紀念館。這是因為當地人將一種夜蝴蝶視為“澳大利亞的救星”,特意為它修建的。
1860年,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從美國、墨西哥引進了兩種仙人掌,人們想用它作為牧場四周的綠籬柵。可萬萬沒有想到,生命力極強的仙人掌一遇到澳洲極為適宜的溫度和肥沃的土壤,便以驚人的速度繁殖開來,幾棵仙人掌不用多久便成為一大片“帶剌的叢林”。隻20年時間,3000多萬公頃的土地全被這些多剌植物占領,並且以每年50萬公頃的驚人速度向外擴展它的地盤,大片的沃土成牧和用的。
當地政府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展開了與仙人掌的大規模鬥爭。人們用刀砍,用火燒,連根拔,但都收效甚微。沒等老的除盡,新的又生長起來。用盡了各種方法之後,陷人困境的人們將眼光轉向專吃仙人掌的昆蟲。一位昆蟲學家發現阿根廷有一種專門在夜間活動的蝴蝶,它翅長4厘米左右,灰褐色,它隻以仙人掌為食,而且胃口很大。於是他將幾千粒這種夜蝴蝶蟲卵帶回澳大利亞繁殖、放養。果然,夜蝴蝶成為仙人掌克星,所到之處,成片的仙人掌被吞噬、消滅。到了1935年,3000萬公頃的土地又重新成為豐沃的農耕地和牧場。
如今澳大利亞雖還可常見仙人掌的蹤影,但夜蝴蝶絕不會給它們大量繁衍的機會。雖然這種夜蝴蝶其貌不揚,遠不如其他蝴蝶漂亮、惹人喜愛,但是人們對它懷有崇敬和感激之情。大家知道,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夜蝴蝶在20世紀初仙人掌的毀滅性災害中拯救了澳洲大陸。
火蟻北伐
你可別小瞧螞蟻這小小的東西,它可是動物中最具有攻擊性的好戰的物種,而能將這種侵略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要數歹毒的火蟻了。
在美國每年約有500萬人被火蟻咬傷,在這其中有2.5萬人傷勢比較嚴重,因而不得不上醫院。如果你不4、心在它們的占領區行走,那被蜇咬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因為人被蜇咬後會有一種火燒火燎的感覺,火蟻也因此而得名。最可怕的是,還有的人會被火蟻咬死。在美國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如果對火蟻的毒素過敏的人,還會出現惡心、頭暈眼花、全身發抖等症狀。
為了抵製火蟻的威肋、,美國南部的人們采取了一些耗費人力、物力的辦法企圖根除它們,但是這絕不是的事情。因為它們不僅要扼殺火蟻,還要阻止火蟻北伐。幸好美國的自然條件一北部的嚴寒天氣成為它們北伐的絆腳石,使得火蟻“望北興歎”不敢輕易邁步。
可是,有些研究結果令人十分恐懼,外來的黑火蟻與紅火蟻的混血兒似乎比它們父母更具有耐寒能力。如果這個結果被證實的話,那麼保護北美洲的天然屏障就會完全崩潰,火蟻家族將會大舉北上,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專家們曾認為,田納西州的嚴冬可以把那些可惡的家夥拒之門外。但是在一次昆蟲討論會上,來自田納西大學的幾位研究人員卻對這一論斷提出了異議。因為在野外,火蟻可以在它們的地下宮殿中取暖以防禦寒冷。所以那些用零度以下的氣溫來限製火蟻的想法是站不住腳的。在科學家的努力研究下,發現那些雜交的火蟻在寒冷中存活的時間比它們的父母都要長。這種雜交的火蟻禦寒能力的增強無疑將會讓它們的家族大舉北上,但是有一部分的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火蟻在短期內好像已經達到了殖民王國的北部邊界了,這是由它們的行為習慣決定的。如果真的向北部擴張,還得需要調整它們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