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原則(3 / 3)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間要有規律。糖尿病人運動的目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鍛煉身體,而是一種治療手段。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運動,會使生活規律打亂,也會使血糖波動。今天運動了,血糖會有下降,明天不運動,血糖又會升高,這樣血糖就很難調節好。所以患者要製定一份合理的運動計劃,患者應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飯後運動最佳。

糖尿病患者製定好作息時間後應告知家人、朋友,以便配合和監督執行。有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因此,開始的21天應當盡可能堅持按照作息時間表執行,以便利用生理節奏的規律,促進形成“生物鍾”,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做到科學睡眠

中醫認為,睡眠是人體一種規律性的自我保護性機製,對於人體糖代謝等多種生理機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科學的睡眠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睡眠可以調解人體內髒功能。睡眠是一種相對平靜的人體活動狀態,在睡眠時機體對於血液的需要量減少,人體各個髒器的生理功能在夜間得到了較好的修複。血糖是人體各個髒腑器官正常工作的原動力,髒腑的功能狀態與血糖濃度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髒腑功能良好是血糖順利分解、利用的保證。睡眠還可幫助個體調整心理。不良的心理情緒及過分興奮的心理狀態是血糖增高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人們情緒波動時,機體會分泌大量抵抗胰島素的激素,使得血糖升高。因此,保證心理平和、情緒穩定是控製血糖增高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睡眠是血糖的鎮靜劑,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因此,每一位患者都應做到科學的睡眠。情緒穩定是良好睡眠的首要前提。睡前情緒激動會造成神經係統興奮,進而造成入睡困難;安靜的環境是良好睡眠的保證。環境中的聲音強度對於睡眠質量也有著較大的影響,相對安靜的環境有利於人們較快地入眠,也能夠促進人們的睡眠深度;光線和溫度是睡眠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適宜的光線強度、溫度也是人們獲得良好睡眠的必要條件;健康的身體也是良好睡眠的保證。一些疾病(包括糖尿病和糖耐量低減)會造成髒器損害,進而影響個體睡眠,甚至並發各種睡眠障礙;充足的睡眠是良好睡眠的必備條件。良好的睡眠需要質的保證,也需要量的保證;適宜的體育鍛煉能夠促進睡眠。研究證明,下午6點人體體力和耐力達到最高峰,希望增加活動量。因此,很好地利用這一時間稍做運動,可以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適宜的臥具也能夠很好地促進睡眠。床、被褥、枕頭等臥具是人類進行睡眠的必備之物,床鋪的大小、高低、軟硬及被褥、枕頭是否舒適,對於個體的睡眠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

有關睡眠研究發現,在白天人體也會出現以4小時為間隔的睡眠節律,且以中午1點的睡眠最高峰最為明顯。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每天應盡量保證1小時的午睡。有研究指出,午睡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恢複體力,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血糖的相對穩定。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患者喜歡睡前吃東西、喝酒、吸煙、與人爭辯,這些不良習慣會使大腦神經興奮,不利於順利入睡。因此糖尿病患者睡前應盡量避免這些不良的習慣。還有一些患者使用安眠藥等助睡眠措施,這很容易使個體產生睡眠依賴,使得患者脫離這些助眠措施後,出現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安眠藥等助眠措施。

糖尿病患者在睡眠時要盡量為自己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做到科學睡眠,並最終促進血糖的穩定。

糖尿病患者應嚴格遵從“七戒”

糖尿病患者要想有效地預防各種糖尿病急慢性並發症,改善生活質量,應該對自身疾病高度重視、積極治療,但對於糖尿病的治療應該把握好一個度,不能矯枉過正,否則,將會引發新的問題。在此,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以下“七戒”。

戒運動過度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益處是多方麵的,如可增加機體熱量消耗,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等。但運動要循序漸進,掌握好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否則,也會適得其反。劇烈的運動,可興奮交感神經,導致兒茶酚胺等胰島素拮抗激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此外,運動時間過久、運動量過大(特別是在空腹狀態下),會顯著增加低血糖的危險。還要指出的是,並非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適合運動,如,合並腎功能損害患者、嚴重高血糖者、活動期眼底出血者等,都不適合運動。

戒降糖過度

糖尿病患者往往比較擔心高血糖,但低血糖也有很大的危害,輕者表現為心慌、出汗、頭暈、癱軟無力,重者會嚴重損害中樞神經,導致意識障礙、昏迷,乃至死亡。而且,低血糖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導致如心梗、腦血栓等心腦血管意外。

戒節食過度

有些患者認為吃得越少越好,但過度節食或者偏食,將會引起營養不良、貧血、饑餓性酮症,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和修複力。過度節食還會引起低血糖後血糖反跳性升高,不利於血糖的平穩控製。飲食治療是要在保證病人基本生理活動所需的前提下,適當限製食物的總熱量,同時保持營養平衡。

戒思慮過度

許多糖尿病患者整日憂心忡忡、焦慮不安,導致血糖升高或波動,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正確對待疾病,既不能不重視,也不能被它嚇倒,應力求保持心理平衡,以助血糖的平穩控製。

戒依賴過度

糖尿病患者不要過分依賴藥物,藥物治療隻是糖尿病治療的一部分,同時還需要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的配合;患者也不要過於依賴醫生,糖尿病的治療不單要靠醫生,還要靠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而不是被動地接受。

戒瘦身過度

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超重者減肥,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降糖藥物的療效。但是,也並非越瘦越好,過於消瘦會導致營養狀況惡化,機體免疫功能以及抗感染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減肥的程度應當以符合標準體重為宜。

戒大意過度

有些糖尿病患者覺得糖尿病對身體並無大礙,采取不以為然的態度,既不按時用藥,也不注意飲食;有些患者開始時很重視,時間一久就逐漸放鬆了警惕和要求。糖尿病的治療要長期堅持,如果大意將會延誤病情,並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