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1 / 3)

在生活中女性糖尿病患往往會出現抑鬱、肥胖、絕經、陰道感染等情況,那麼就需要從小細上去避免,如每天可以用溫水清洗陰道,以保持陰道的衛生避免發生感染。

糖尿病與女性青春期

青春期是從性未成熟到具有潛在性生育力的過渡時期。在此期間,第二性征開始發育,激素及代謝變化亦隨之發生。糖尿病對女性患者的生長發育、月經、生殖功能有明顯影響。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係統的疾病,它必然也影響到卵巢的分泌功能,這就會出現性激素分泌異常及相應的月經失調等各種症狀。如果性腺還未開始發育時就已患上糖尿病,那麼,糖尿病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卵巢發育,導致性激素水平下降,還會相對延遲乳房初發育、陰毛初現和月經初潮的年齡。

女性青春期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的影響。發生於青春期人體內分泌的變化會導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青春期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比青春期前明顯升高且波動較大,過了青春期後,會有所改善。研究發現,在血糖水平一樣的情況下,青春期或青春期後高血糖所引起的微血管病變比青春期前要嚴重得多,如視網膜病變,事實上,青春期前的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極為罕見。所以,在此期間,一定要嚴格控製血糖。

對於血糖的控製,主要是青春期患者及時對降糖藥物(主要是胰島素)的用量進行調整。研究表明,青春期血糖難以控製主要是患者所承受的社會、心理壓力增加所致,因此,青春期糖尿病患者應增加胰島素的劑量,否則會導致血糖居高不下。處於青春期階段的Ⅰ型糖尿病女孩比男孩需要更多的胰島素。另外,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還與月經周期有關,臨床上常見育齡患者月經來潮前數天(黃體期)病情控製較差,即在同樣的治療條件下,血糖水平還會升高,因此,常須臨時加大降糖藥物的用量。還有,在青春期,患者的黎明現象比較明顯,黎明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午夜過後體內生長激素增多(垂體前葉分泌生長激素是有時間節律的),生長激素促使血糖升高,患者從淩晨3時左右開始,至上午8~9時,這段時間的血糖會逐漸升高,故青春期糖尿病患者應增加胰島素的用量,尤其是增加睡前的中效胰島素用量,以控製黎明現象。

除了及時對降糖藥物的用量進行調整外,青春期糖尿病患者還應加大血糖檢測的頻度、注意學習關於糖尿病的知識、規律地生活、保持心情愉快、多做運動、合理地安排飲食,盡可能減少影響到血糖的因素,從而達到控製血糖的目的。在控製血糖的過程中,青春期糖尿病患者要謹遵醫囑,還需要家長的好好配合。

女性患者特殊時期的保健要訣

因女性生理的特殊性,一生中要經曆妊娠、哺乳、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階段,此時體內的激素會發生變化,這些都會對血糖產生影響。而血糖升高或明顯波動會對女性糖尿病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特殊時期做好自我保健尤為重要。

·月經期時,血糖易升高,注意勤監測。女性在月經期間釋放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加重胰島素抵抗,所以血糖在月經期易升高。不同患者的血糖變化幅度不盡相同,如果想了解月經期對其血糖有多大影響,可在月經前、中、後各一周進行血糖監測,每天測2~4次,連測2~3個月。為減少血糖波動,女性患者在月經期應格外注意控製飲食、堅持運動,並酌情調整用藥量。

·性生活時,血糖會下降,預先作準備。高血糖會使體力受損,進而影響性生活的和諧。由於性生活也是一種體力活動,血糖會伴隨著體力的消耗而下降,所以,女性糖尿病患者,特別是應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房事時應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如準備行房,患者應酌情減少胰島素用量。如已經注射過胰島素,可在房事前適當吃些食物。

·避孕時,勿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中所含的雌激素和黃體酮不但會引起血糖波動,還會導致血栓形成,增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育齡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不宜采用口服避孕藥來避孕,也不宜選擇宮內節育環避孕,避孕套、陰道隔膜避孕是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選擇。

◎在懷孕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控製血糖,這對胎兒非常重要。

·妊娠期時,須用胰島素。女性糖尿病孕婦隻要能夠在妊娠期間將血糖嚴格控製在正常水平,同樣可以生育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一般來說,患者最好提前3~6個月為懷孕做好準備,放棄其他治療方法,改用胰島素治療。懷孕後的頭3個月,應嚴格控製血糖,這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十分重要。妊娠期間,患者每日應自測血糖至少4次,經常監測尿酮體,並定期接受營養師、糖尿病醫師及婦產科醫師的指導,科學安排飲食,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以保持血糖穩定。

·哺乳期時,容易低血糖,酌減用藥量。女性糖尿病患者若選擇母乳喂養,嬰兒吸奶時,會使母親體內的血糖水平下降,此時應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糖尿病乳母應經常吃些小點心、多喝些富含維生素、鈣及蛋白質的湯水,酌減胰島素用量,並注意監測血糖。

·更年期時,血糖易波動,心態要調整。更年期婦女因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會相應增強,此時若不及時調整藥量,女性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低血糖,特別是夜間低血糖。女性糖尿病患者在更年期除一般保健以外,還應盡量消除影響血糖水平的各種心理因素,如心煩易怒、喜怒無常、失眠多夢等,同時注意飲食、放鬆精神、保持心態平和。另外,更年期常見的潮熱、出汗、抑鬱及短期記憶喪失等症狀容易與低血糖症狀混淆,所以當懷疑自己發生低血糖時,最好先用血糖儀測一下,不要貿然吃下太多高糖食物。

糖尿病女性是否可以生育

許多糖尿病婦女都對懷孕心存恐懼,原因就在於,如果血糖控製不好,孕婦及胎兒將麵臨各種並發症的高風險。但是,糖尿病並非妊娠的絕對禁忌證,隻要糖尿病婦女在妊娠前和妊娠期間控製好血糖,且無心、腦、腎、眼及其他嚴重的並發症,多谘詢一些專業的醫師,是完全可以生一個健康的寶寶的。

◎女性糖尿病患者隻要控製好血糖,並通過一些必要的檢查,無嚴重並發病,是可以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對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來說,選擇最佳的妊娠時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胎兒的主要器官都是在孕期前8周形成的,如果在此期間血糖水平沒有控製好,就會增加胎兒發育缺陷和流產的風險。糖尿病婦女至少應在受孕前3~6個月控製好血糖,以防受孕時高血糖影響胚胎正常發育。

糖尿病婦女計劃妊娠前一定要谘詢內分泌科和產科醫師,並進行一次全麵的體檢和血糖控製評估,符合條件才可懷孕。具體的檢查項目有:檢查糖化血紅蛋白(以了解近段時間血糖控製情況)、檢查腎功能(如果有腎髒疾病史,或者血糖控製得不好,腎功能在妊娠期間會惡化,可導致水腫和高血壓等)、眼科檢查(未經治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妊娠期會惡化)、需查空腹及餐後血糖(以便確定患者糖尿病病情的輕重)、檢查有無神經病變(神經病變會影響心髒與血壓對妊娠生理需求的反應能力)。此外,患糖尿病10年以上,或者有心髒病某些症狀的患者,建議做心電圖檢查;1型糖尿病患者還應評價甲狀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