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說:“讚揚對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起著巨大作用,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單純的人際關係中,讚揚和嘉許是必要的,就如油對輪子,可以使輪子轉得快。”人人都會犯錯,不要以為犯了錯的人不值得同情,要知道越是做錯了事的人就越是需要別人的鼓勵。因此,越是這個人做錯了事,就越要給他鼓勵,越要給他信心。
人需要激勵,就像種子想發芽就需要陽光雨露,就像蠟燭想燃燒就需要引燃火種。激勵可以給人向上的力量,激起實現夢想的激情。一句激勵的話,很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句激勵的話,很可能成為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忠言不必逆耳。
歐?亨利寫過一篇名為《最後一片葉子》的短篇小說,記述了一個帶著溫暖色彩的故事:
窮學生瓊西患上了嚴重的肺炎,被醫生判定為“隻有十分之一恢複的可能”。她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呆呆地看著窗外數數。
她是在倒數,倒數常春藤的葉子。葉子一片片被風吹落,她的情緒也就越來越差,她說常春藤上的葉子掉光的時候自己也會死去。
她的朋友無法寬慰她,隻能試圖阻止她去看窗外。
為了讓瓊西鼓起對抗病魔的勇氣,朋友找到了落魄的畫家貝爾曼,請求他幫個忙。
一夜風雨過後,窗簾再次被打開,瓊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住了:“看呀!經過了漫長一夜的風吹雨打,在磚牆上還掛著一片藤葉。它是常春藤上最後的一片葉子了。靠近莖部仍然是深綠色,可是鋸齒形的葉子邊緣已經枯萎發黃,它傲然地掛在一根離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這片葉子讓瓊西獲得了新的希望,她突然意識到“想死是有罪過的”,於是開始要求喝雞湯,要求坐起來看朋友做飯。
瓊西得救了,因為那片堅強的葉子給了她前所未有的鼓舞。
你可能也猜到,這片葉子是朋友找那位畫家畫上去的。沒錯,畫家貝爾曼為了畫這片葉子而淋了一夜的雨,最終患上急性肺炎去世了,給故事畫上了一個悲傷的句號。但這個故事中,你能看到的是一位長者和一位朋友所能給予瓊西的鼓勵,它是正麵的、積極的。
陷入泥沼中的車子,需要的是有人推它一把,給它能夠走出困境的力量;處於困境中的人,需要有人拉他一下,給他能夠繼續向前的力量。
忠言不一定非要說成逆耳的,鼓勵的話就應該是一股正麵的力量,最好是積極的、溫和的,能夠體現你的支持和關懷的。
鼓勵是要給人力量,而不是教訓,話講出來之前要想想對方的感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講一些能溫暖他、促進他恢複元氣的話。
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渴望得到激勵,都渴望獲得新生力量。不要吝惜你的口才,用激勵去鼓舞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吧!讓別人的心靈充滿陽光的時候,你也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雖然《三國演義》整部書都在說計謀,但第四十三回與第四十四回依然很讓人印象深刻,因為這兩回中記錄的計謀都是“激將法”。
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將這兩回中的主要內容合並起來就是著名的“諸葛亮計激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