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迂回戰術助你當“常勝將軍”(1)(1 / 2)

這是個發生在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的愛情故事:

這段愛情並非發生在大作家順風順水的時候。前妻去世,負債累累,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幾乎逼上了絕境。大作家隻得每天拚命地寫作,期望盡快掙到還債的錢。

為了提高效率,陀思妥耶夫斯基雇了一個速記員,年僅20歲的安娜就這樣走進了大作家的工作室。

陀思妥耶夫斯基每天寫作,安娜幫助他做速記並整理稿件,就在這樣日複一日的工作中,安娜對大作家越來越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對這個活潑善良的安娜產生了好感。

作家愛上了安娜,但卻覺得以自己的處境與年齡,直接對安娜提出追求是無法成功的,於是便用了一個迂回的戰術。

這一天,作家把安娜叫過來,對她說:“我現在在構思一部小說,你來幫我參謀一下。”

安娜很感興趣,說:“又是一部有趣的小說吧?”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是很有趣,但結尾還沒有安排好,因為我不太懂得年輕姑娘的心理,所以才向你求助。”

安娜表示願意幫助他,作家就繼續講:“小說的主人公是個藝術家,他已經不再年輕,也不富有,他的妻子去世了,他的處境相當窘困……”

聽到這裏安娜已經明白作家就是在說他自己,就忍不住打斷他,說:“您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您的主人公呢?”

“看來我的這位主人公得到了你的同情。”作家說。

安娜說:“是啊,我同情他的境遇,敬佩他的才華,覺得他不該遭受這樣的不幸,覺得他有能力挽回局麵。”

陀思妥耶夫斯基繼續說:“後麵的情節裏,我安排主人公與一位善良的少女相識。這位姑娘不是大美人,卻非常善良、聰慧、溫柔……”

安娜急著問:“後麵的情節中,他們獲得幸福了麼?”

作家說:“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但這很難。因為這位少女年輕、聰明、活潑,但這個藝術家卻比她大很多,而且生活窘困、性格靦腆。你覺得情節進展到這一步,少女還可能會愛上這位藝術家麼?”

“可能!”安娜激動地說,“隻要兩人情投意合,那年齡和性格上的差距都不成問題!”

“那少女可能會愛他一輩子麼?會答應嫁給他麼?”作家步步緊逼。

安娜看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真誠的目光,想著作家刻意訴說的那些情節,突然想到:這些不就是已經發生在他們之間的事情麼?安娜意識到他並不是在和自己探討文學,而是在用迂回的方式向自己求愛。

安娜又斟酌了一下,便用同樣真誠的目光回應作家,說:“如果我是那位少女,我將對藝術家說:我愛你,一輩子愛你!”

就這樣,這對年齡、地位、性格都很懸殊的男女結為了伴侶。在安娜的幫助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後半生寫出了許多不朽的名作,而他向安娜求愛的過程也成為了被人廣為傳誦的佳話。

在不能“直奔主題”的時候,不妨試試“曲徑通幽”的迂回說法。迂回的方式,會令你繞開尷尬、繞開冷漠、繞開繁瑣、繞開僵硬,讓你說出的話更加有效、更加有力。迂回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確實是一套非常有效的戰術,善於使用“迂回”,你必定能成為征服別人的“常勝將軍”。

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各投擲了一枚原子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緊接著,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負責對日軍事占領和重建工作。

同年9月7日,麥克阿瑟突然接到情報:在橫濱登陸的美軍受阻,日軍幾支敢死隊官兵誓死不降,準備決一死戰。敢死隊的後盾是日軍25萬全副武裝的精銳軍隊,而在日本本土的美軍人數不足1萬。

一場局部戰爭一觸即發,形勢十分嚴峻。在緊要關頭,麥克阿瑟不顧秘書“這是往地獄裏跳”的勸阻,決定第二天親自到橫濱日軍軍營走一趟。

9月8日,麥克阿瑟身著便服,隻帶一名文職秘書,來到了橫濱的日軍司令部。在兩名日本軍官的陪同下,麥克阿瑟沉穩的走上講台。台下是250多名日軍軍官,個個腰掛軍刀集中在司令部禮堂,荷槍實彈的敢死隊也準備向這個美國人開槍。

台上的麥克阿瑟首先簡要論述了戰局,接著充滿感情地說:

“戰爭的主要角色是軍人,是你們,還有我。但是我們應該是最先反對戰爭的人,因為戰爭的創傷總是最先落在和留在我們身上。因此,停止戰爭得益最大的就是軍人。不再讓戰爭繼續下去,就是不再讓戰爭對軍人的傷害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