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委婉是“危機公關”的好幫手 (1)(2 / 3)

在講究禮儀的國家中,有一些不能直說的話,就需要用委婉的方式來表達。最常見的三種情況是:避開忌諱、保持禮貌和掩飾修飾。

“忌諱”這個詞在各個民族的語言中都存在,而且人們忌諱的詞彙也大致相同。

中國、日本、英國等很多國家的人都覺得死亡是可怕又神秘的事情,而且令人感到痛苦,所以都忌諱說“死”。講到“死”的時候往往會有意用委婉的說法做“避諱”處理。把“死”說成“不在了”、“去天國了”、“駕鶴西歸”、“離開我們了”等等。

有一些話不能在餐桌上或者眾人麵前講,比如上廁所、特殊生理期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委婉的詞語來幫忙了。要表示去廁所,女孩子可以說“去洗手間”、“去補補妝”,男士則可以說“方便一下”,美國還有一種比較幽默的說法是“我想往我的鼻子上擦點兒粉”。表示正處於月經中,可以說“正是不方便的時候”“虛弱期”。要表示某人是懷孕中,可以說“她有寶寶了”“她是準媽媽”,現在網絡中很流行的“好孕”的叫法也很俏皮親切。

還有一些話被人認為“不吉利”,所以能不說就不要說出口,非要說的時候也要進行修飾和遮掩。比如說,中國人過年的時候忌諱說“死”,煮餃子忌諱說“破了”。運動選手麵前不要說“失敗”,股民麵前不要說“跌”,考生麵前不要說“落榜”、“重讀”,司機麵前不要說“車禍”、“撞車”,病人麵前不要說“惡化”、“病危”,老人麵前不要說“虛弱”、“衰老”。

我們對這些話進行委婉的避諱並不是“矯情”,而是要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同時也體現出你的個人修養。

來講兩個丈夫給妻子買禮物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

秦薇和建軍是一對親密愛人,兩人相濡以沫走過多年。

秦薇是勤儉持家的一把好手,把全家照顧得井井有條。建軍總是覺得自己沒什麼錢,虧待了妻子,於是就偷偷存了一筆錢打算買點禮物給她。

在結婚十周年的時候,建軍花光了自己的積蓄為妻子買了一枚鑽石戒指,並在結婚紀念日當天送到了妻子手裏。

秦薇看到戒指,問:“這戒指多少錢?”

建軍回答:“一萬五。”

秦薇聽了這個價格,臉色都變了,連珠炮一樣說起來:“你偷偷存了那麼多錢就是為了買這個?這個有什麼用啊?你知不知道一萬五能換一套新家具了?你知不知道一萬五夠兒子一年上特長班的錢了?你知不知道我省吃儉用多久才能存一萬五啊?你卻拿著這麼多錢去買不能吃不能穿的東西!你也太不體諒人了!太浪費錢了!”

一頓抱怨過後,秦薇大哭起來,覺得丈夫不理解維持一個家庭運轉需要多少付出。而建軍也滿腹委屈,覺得秦薇不解風情,蠻不講理。

為了一件禮物,夫妻倆陷入了冷戰。

第二個故事:

這也是一對恩愛夫妻,妻子是居裏夫人,丈夫是皮埃爾。

居裏夫人過生日,丈夫彼埃爾用一年的積蓄買了一件名貴的大衣,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愛妻。

當居裏夫人看到丈夫手中的大衣時,真是愛怨交集。她感激丈夫對自己的愛與關懷,又覺得丈夫不該買這樣貴重的禮物,因為此時正是實驗資金不足的時候。

接過這件大衣,居裏夫人想了想,說:“親愛的,謝謝你!這件大衣確實是誰見了都會無比喜歡的。但是我要說,幸福是來自內心的。如果今天你送我一束鮮花來祝賀生日,對我們來說就會好得多,至少不需要花費這麼多錢。隻要我們永遠一起生活、戰鬥,這比你送我任何貴重禮物都要珍貴。”

皮埃爾聽了,立即明白了自己不應該花費那麼多錢買禮物。於是第二天就把大衣退掉了,用這筆錢來彌補試驗資金的缺口。

居裏夫人覺得丈夫既細心又明理,內心對他更為敬佩。皮埃爾則覺得居裏深明大義,內心對她更為尊敬。

兩個故事,起因相同、情節相似,結果卻截然不同。隻是因為兩位妻子講話的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