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薇的直接除了刺傷丈夫、引起爭吵外起不到任何作用,而居裏夫人一番委婉的說辭,卻帶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
鮑斯威爾曾經說:“即使是和最親密的朋友在一起,也要有禮貌;不然相互之間就會不知不覺地出現無禮的行為,相互之間也會發現存在某種程度的歧視。”
越是親密的人,越是受不了直刺心田的話。委婉含蓄的話,不論是提出自己的看法還是向對方勸說,都能比較適應對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對方容易讚同、接受你的說法。
用軟詞彙代替硬語言。
一個媒婆去說媒,要把村裏最潑辣的姑娘說給最木訥的小夥子。
小夥子的父母見媒婆說的是這個姑娘,就問:“聽說她很潑辣?”
“她並不是潑辣,是直性子,對人最是真心,從不藏著掖著。”媒婆解釋。
“聽說她性子刁鑽?”
“那可不是刁鑽,是聰明、心眼兒多。你家兒子要是娶了她,家裏的大小事務,她能幫助拿主意。”
“聽說她個子很矮?”
“您糊塗啊,女孩子就要小巧玲瓏才秀氣。”
“聽說她沒怎麼念書?”
“和一般女孩子差不多。”媒婆說,“您家是娶兒媳,又不是聘經理,學問大了也沒用啊。”
媒婆幾句話把小夥子父母說動了心,媒婆便又去女方家說和。
說了小夥子的名字以後,姑娘的父母便問:“聽說那小夥子很木訥?”
“人家孩子是老實,不多話,姑娘跟著他不會受委屈。”
“聽說他呆頭呆腦老被人欺負?”
“不張揚才是真君子,那出門惹是生非的怎麼能依靠終身?”
“聽說他長得挺黑?”
“男子無醜相,黑點顯得精神,黑才有個男子漢樣兒。小白臉的男人您姑娘也看不上。”
“聽說他沒什麼錢?”
“年輕人不懂儲蓄,好在有份不錯的工作,以後姑娘過門了,有人幫著儲蓄,日子自然就越過越好了。”
這一男一女都在性格和相貌上有“硬傷”,但在媒婆的巧嘴之下,卻瞬間都變成了“理想對象”。這是因為媒婆用了“軟化語言”的招數。
把“潑辣”說成“直性子”,把“個子矮”說成“小巧玲瓏”,學曆上糊弄不過去就說“和一般女孩子差不多”;把“木訥”說成“老實”,把“黑”說成“男子漢樣兒”,財力上糊弄不過去就說“年輕人不懂儲蓄”。
媒婆沒有推翻任何一個缺點,卻把每一個缺點都用“軟語言”美化了一番。美化過後的缺點,幾乎都變成了優點。
在人際交往中,多用一些這樣委婉的軟語言,你的人緣一定會變好。在工作中,多用一些這樣委婉的軟語言,你的業績也一定會得到提升。
趙國大將廉頗一生戰功赫赫,官拜相國,為趙國的興盛立下的戰功車載鬥量。
但到了趙悼襄王繼位,奸臣郭開屢進讒言,終於使襄王動搖了,廉頗受到排擠在怒恨交加中,離開趙國投奔了魏國。
在魏王眼中這個年老又來自他國的廉頗,雖然廣有威名,卻不能輕信和重用,廉頗也就隻得渾渾噩噩度日。
趙國屢遭秦國進犯,趙王終於想到了廉頗,於是就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帶著一副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到去慰問廉頗,用意就是看看廉頗是不是還有上戰場的能力。
唐玖見到廉頗以後,廉頗在他麵前一頓飯吃了一鬥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完全可以上戰場殺敵。但廉頗並不知道,郭開早已暗中賄賂了唐玖,讓他說廉頗的壞話。
唐玖見過廉頗後回來了,趙王並不直接問廉頗的狀況,而是問:“廉頗雖然老了,不知道他的飯量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好?”
唐玖回答:“廉將軍雖然老了,但是飯量依然很好,吃得比年輕人還多,不過他和我一起吃飯的功夫就拉了三次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