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傾聽算不上溝通上非常重要的命題,頂多算是溝通時為了表示尊重而刻意勉強為之的輔助工作。殊不知,傾聽的過程中會讓你得到吸收信息、了解情勢、提升人際關係的諸多好處,而且隻要你肯拿出真心來認真傾聽每個人的每一句話,也許就會獲得更多的回報。
美國的一家報社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報社實習,被分到了發短消息的部分。他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接電話,然後記錄下諸如征婚、訃告、更正一類的短消息,並把它們整理好後發到報紙最不起眼的版縫位置。
看著同事們每天衝鋒陷陣地報道著重大新聞,年輕人很羨慕,但這並沒有使他變得不安於現狀,而是更為用心地去傾聽每一通電話,做好每一則看似無關緊要的短消息。
有一天,年輕人接到一通訃告電話。對方似乎是個口齒不伶俐的人,隻聽到在電話那頭傳來磕磕巴巴的聲音:“您好,我……我……要……發一則訃……訃告。”
年輕人聽了,立即拿出紙筆,回答道:“您別著急,慢慢說。請報出逝者的姓名。”
“喬爾?安德森。”
年輕人聽出對方的聲音並不悲痛,反而有一絲絲的迷茫,心裏便有了一絲懷疑。於是,繼續追問:“逝者死因是什麼?”
“一氧化碳中毒。”
年輕人更加覺得迷惑,又追問:“死亡時間呢?”
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含混模糊的聲音:“我想……快了吧……應該……”
年輕的記者突然明白過來了,於是馬上對同事打手勢,並趕快寫了一張字條遞給同事。他自己還在故作鎮靜地對著電話說:“先生,請您再重複一下逝者的名字。”
同事一邊疑惑一邊接過字條,看到上麵寫著一個電話號碼,下麵寫著:“快!這個電話的主人正在開煤氣自殺!”
同事衝出去報警,而這個年輕的實習生還在對著電話不停地說話,詢問著對方的情況,並重複著一句話:“先生,您繼續說,我在聽。”
一分一秒都變得格外重要,年輕實習生非常緊張地拿著電話,聽著對方含混不清的語言,直到他聽到救護車和警車的聲音,聽到一個男人在電話裏說:“謝謝你報警,安德森先生已經獲救。”
因為這一次傾聽,這個從來沒有報道過大事的年輕人得到了這家報社頒發的“年度最佳記者獎”。頒獎晚會上,主編親自把獎杯放到他手上,拍著他的肩膀說:“年輕人,這個獎你當之無愧,即便是有多年經驗的老記者也未必會注意到電話中透露出的危機。”
多年後,這個年輕人成為另一家報社的主編,他的編輯部裏貼著安德森先生寫給他的感謝信,上麵隻有一句話:傾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
去傾聽吧!去真誠地傾聽,你將獲得的不僅是消息,是尊重,更是喜人的回報,因為傾聽比傾訴更令人傾心。而樂意去傾聽你講話的人,也很值得你深交。
漂亮女孩子的身邊總會圍繞著不少追求者,空中小姐小佳身邊也是如此。
有一天,小佳向朋友們宣布:我要訂婚了!
大家紛紛問她幸運的人到底是誰?
朋友小雪問:“是不是那個常常給你打電話的Mike?”小佳搖搖頭。
朋友小黃問:“是不是那個天天送你玫瑰花兒的飛行員王海?”小佳又搖搖頭。
朋友小劉問:“是不是那個有好幾家公司的李總?”小佳還是搖搖頭。
大家都猜不到,小佳終於一臉甜蜜的公布答案,說:“是地勤的蘇明。”
“論才論貌,那個蘇明都很一般啊。他是怎麼獲得你的芳心的?”所有人不解地問。
小佳略帶羞澀地說:“因為他特別願意聽我說話,每次我跟他講話,哪怕隻是講一點小事兒,他都會真誠地看著我,聽得特別認真。蘇明真是個好聽眾!我覺得他比其他人更有教養、更尊重我,也更愛我!”
原來是傾聽,讓蘇明贏得了小佳的芳心!
著名作家餘光中先生曾經說過:“善言,能贏得聽眾;善聽,才能贏得朋友。”如果你是處於戀愛中或者已經處於婚姻中的人,一定會讚同這位小佳的觀點。懂得傾聽的男人最有魅力,懂得傾聽的女人最溫柔。你的伴侶如果是一位好聽眾,那麼你一定會倍感幸福,因為你能從他傾聽的態度中感受到更多也更具體的理解、尊重與愛。
歌德曾說:“對別人訴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認真對待別人的傾訴,這是一種教養。”學會傾聽,在溝通中拿出傾聽的姿態,你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才有可能聽到對方的傾訴。學會傾聽,你將獲得更多、更真實的信息,你將擁有更多、更交心的朋友,你將得到更多、更有份量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