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聽了媽媽說的話,笑著點點頭,和媽媽約定以後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
一個學期過去了,再開家長會的時候,這位班主任又把這位母親留下來談話,但這一次不是給她的兒子“告狀”,而是向她討教教育心得了。
為什麼這樣說?
我們泡茶用的茶壺、茶杯都會有一個過濾網,這是為了擋住茶渣,不讓茶渣影響茶本身的口感。聽到了別人講的話,也應該過濾一下,攔住語言垃圾,不然負麵信息容易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心情。
把聽來的嚴厲批評變成溫和教育,把聽來的挑釁爭執變成促進動力,把負麵的信息過濾掉,把正麵的信息提出來。把聽來的話處理好,就能讓陽光灑進心田,把烏雲擋在門外。
轉移捕風捉影的話題,讓流言止於智者。
王嬸和小安在樓下一邊乘涼,一邊閑話家常。
王嬸說:“你聽說沒有?703的鄭太太前幾天生了一個兒子。”
小安說:“知道。”
“你知不知道鄭先生的年紀啊?”王嬸一臉神秘,“鄭先生已經67歲了!”
小安大概已經聽明白王嬸要說什麼了,於是就說:“鄭先生和您家王叔叔年紀差不多啊。我看王叔叔籃球打得很好呢!我家的小表弟每次來都吵著要和王叔叔去打籃球。”
小安故意把話題轉移了,王嬸也就沒有再講鄭先生的事情,也順著小安的話題開始講社區內打籃球的事情了。
為什麼這樣說?
鄰裏之間難免會通過各種渠道“聽說”一些別人家的私事,這些私事往往不是“花邊新聞”就是捕風捉影的謠傳。聽到這種話題的開頭時,可以不必采取全心全意的傾聽,試著插嘴、岔開話題,這樣既能避免自己聽到留言,又能維護鄰裏關係。當然,這種方法放在辦公室中也是一樣的。
《口才投資速成秘籍》之九:傾聽。
傾聽過程中最實用的小技巧:
傾聽的過程中,時刻關注講述者的情緒和敘述的節奏非常重要,這可以幫你判斷是否該有回應,以及該如何回應。
1.講述者講到某事的時候眉飛色舞、手舞足蹈,那麼傾聽者也應盡量報以笑容,表示能夠理解對方的興奮。
2.講述者講到某事的時候情緒激動、悲傷流淚,那麼傾聽者應該靠近講述者,輕輕用手拍講述者的背部,表示安慰,並根據情況示意講述者繼續講述或停止講述。
3.講述者所說的事情你聽不明白,不妨直說:“我對這方麵不太了解”,也可以說:“你可以舉個例子麼?”
4.講述者在講述中有所停頓,並將目光轉向你,給你表態的機會,你應快速給予反應,不論你對所講的內容是否清楚,都要給予回應。
5.講述者欲言又止,顯出有些為難的神色,這時你不要繼續逼問,而應以點頭回應,如果講述者短時間內不能恢複狀態或繼續話題,那麼你可以試著岔開話題。
傾聽過程中最實用的回應短句:
傾聽過程中,回應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記住回應的句子一定要短,反應一定要快。
1.表示認可和同意:是啊,的確有這種情況。我同意你的看法。
2.表示感興趣: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那麼後來呢?後來怎麼樣了呢?
3.表示理解:我能明白你的意思。我能感受的到。
4.表示對事情的評述:那真是太好了/太幸運了/太不幸了。
5.表示感情交流:我真替你高興。你如果總是這樣,我會擔心你的。
6.表示讚美:你做的真棒。這件事處理得真有魄力。
7.表示總結:由此看來,你的成功與性格有關。你能與她結婚,看來是上天注定的。
8.表示聽過這個故事:我對此事印象很深刻。
9.表示很願意繼續聽:好啊。再和我說說吧!
10.表示不解:不好意思,我沒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