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表示友好,就先微笑;如果想表示自信,還是要微笑;如果你要表示傾聽,也可以微笑。微笑的魔力就在於它幾乎可以用在任何場合,幾乎可以表達任何正麵情緒,而且都會令人覺得十分得體。
完美的微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請對著鏡子來練習:
1.肩膀放鬆,頭部端正,雙眼真誠地看著對方。
2.眼睛和嘴角一起微笑。
3.有必要時可以配合點頭、慢慢眨眼等動作。
目光該放在哪兒?請對著具體對象來練習:
1.如果你是一位男士,在與女士交談的時候,目光不要低於對方頸部的位置,以免對方誤會你在偷看她的胸部。
2.如果你是一位女士,在與男士交談的時候,不要過多眨眼,不要低頭而目光向上看,也不要斜視對方,以免給人輕佻的感覺,目光最好停留在對方麵部和肩膀的位置。
3.與坐著的人講話,不要直接俯視,要把頭低下來再看著對方講話。
4.與坐輪椅的人、孩子講話時,最好蹲下來,用平視的目光交流。
剛剛升職加薪的郭先生打算買套好一點的西裝犒勞自己,於是走進了一家高檔西裝的專賣店。
因為是休息日,郭先生穿著很普通的運動服和球鞋就進來了。售貨小姐一見他的打扮,便認為他不具備名牌西服的購買力,就說道:“您請隨意看。”說完並沒有迎上來幫助郭先生挑選,而是保持原有的姿勢。
郭先生開始走進展架看衣服,這位售貨小姐突然邁開大步很快地衝過來,一言不發,眼睛卻緊緊盯在郭先生的手上,生怕郭先生摸髒了衣服一樣。郭先生回頭看了一眼,並沒有說話,隻是繼續看衣服。
接下來,郭先生看一件,售貨小姐就伸長脖子關注著;郭先生走一步,售貨小姐就跟一步。郭先生拿起一件西裝外套,想問問價錢,猛一回頭,居然差點撞上了這位售貨小姐。售貨小姐也嚇了一大跳,連連後退。
郭先生再沒說話,隻是皺著眉頭把手裏的外套放回去,掃興地走了。
值班經理把一切都看在了眼裏,把售貨小姐叫過來,問:“你怎麼這樣對待顧客啊?”
售貨小姐很委屈地說:“我什麼話都沒有說啊!”
值班經理說:“你是沒說什麼,但你做的動作完全展示出了你的想法。顧客進門你不上前,你就是怠慢了顧客;顧客想看衣服,你馬上跑過去看著,就是在盯著顧客有沒有偷東西;顧客走到哪你緊跟著,就是在給顧客逼迫感,令人產生反感。你這樣的服務怎麼能配得上我們的品牌?記過一次,下次注意。”
這位值班經理說的沒錯,售貨小姐雖然沒有用語言得罪顧客,卻用身體行動得罪了顧客。
人總會下意識地通過身體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不注意掌控自己的身體語言,就很容易給溝通設置下障礙,甚至會造成對方對你的反感。
去了解和體會最常見的身體語言,並加以掌控和改善,讓你的身體語言成為你更好地表達的輔助工具,讓身體語言使你的表達更加豐滿流暢。
別把壞情緒傳染給別人。
“探路者”是國內知名戶外運動品牌,在全國各地都設有專營店,每年到了年終總結的時候,每個管區的經理和經銷商都會集中在一起彙報一年的銷售業績。
彙報會上,大家發現銀川的經銷商連續第三年蟬聯銷售量冠軍。
董事們看過報表,說:“銀川並不是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地方,咱們品牌的衣服也不算便宜,你是怎麼做到連續三年銷量第一的呢?”
這位經銷商站起來,說:“這很簡單,我不要對咱們產品不自信的員工,我隻用對品牌和產品充滿自豪感的員工!一個員工對產品自信,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動作都會把這種自信傳遞給顧客。而一個喜歡國外品牌、對自己的產品充滿懷疑甚至怨言的員工,隻能把負麵情緒傳給顧客,不但不能賣出商品,還可能不經意間破壞了品牌形象。”
一個人沮喪、緊張或者發怒的時候,他的麵部表情是緊繃的,身體是緊繃的,精神也是緊繃的。通過他的身體表現,你就能感受到他情緒上的不快,甚至可能被這種不快傳染上。
不滿、憤怒等惡劣情緒都有極大的傳染性。這就像是傳染病毒一樣,不但可以使自己生病,還會通過肢體表現和語言表達傳染給別人,使別人也患上一樣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