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時候,企業家見麵可能會關注下麵這些問題。
張總問王總:最近產品賣得怎麼樣?收款付款壓力大嗎?現金流還順暢嗎?
王總除了與張總交流上述問題,還可能問張總:你最近在借款方麵還順暢嗎?國家在銀行信貸政策上的調整對你們有影響嗎?
請大家注意:更多的時候,企業家會關注市場、現金流以及融資問題。當然,這裏麵包含了豐富的國家政策和競爭環境等方麵的信息。
這種場景式的交流對我們的啟發是:企業家在短時間內關心的,一是利潤表的表現(市場上的業績所形成的財務數據,直觀看是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二是現金流量表的狀況(無論是經營活動的收款和付款,還是債務融資,都涉及現金流量表)。
下一個問題:企業賬上錢多就好嗎?
如果你看幾家上市公司的報表,可能會發現,一些企業的貨幣資金規模很大。當然,像康美藥業那樣虛增報表中貨幣資金的情況並不普遍,更多的時候,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貨幣資金對應的就是可以用於支付的錢。
有的企業在貨幣資金項目上長期保持了較高的數額,而且是自身的利潤創造的。
問題來了:企業貨幣資金規模過大,好嗎?
你可能聽說過:現金為王!錢多當然好了!過日子踏實!
但從企業來講,貨幣資金規模長期過大未必是好事。就算貨幣資金既不是股東給的,也不是借的,而是自己賺的,長期過大的貨幣資金規模也並不好。
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企業要想獲得利潤,就需要不斷變換資產的形態。而處於貨幣資金狀態的資產,除產生很低的利息收入外,不會帶來大的財務貢獻。
相反,由於貨幣資金既不參與經營也不參與投資,在計算總資產報酬率的時候,它隻能增加分母,不能為分子做貢獻—企業總資產報酬率會因此而惡化。
更重要的是,貨幣資金規模長期過大,可能意味著企業處於戰略困惑期—不知道把錢投到哪裏去。
所以說,企業賬上錢太多未必是好事。
怎樣係統看待企業的貨幣資金規模問題,學完本書大家就會有答案了。
5.為什麼股市中有的投資者經常會踩到“雷”
自2002年國內各大高校開始舉辦EMBA教育項目以來,我除了給本校EMBA學生講授“財務報表分析與經營決策”,還曾為三十餘家高校的EMBA學生講授過“會計學”“管理會計”“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戰略”“領導者的財務智慧”等課程。我授課的學校,既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也包括長江商學院及一些中外合作項目。
EMBA學生來自各個行業、不同的管理崗位,普遍特點是管理經驗豐富,在自我的管理上很成功。在這些學生中,有很多是在資本市場裏做投資的人。有意思的是,把自己在資本市場裏的投資活動與特定企業的財報數據結合起來的人並不太多。有的在資本市場上搞投資的EMBA學生確實不懂財報,但在資本市場的投資上卻賺到了錢,隻不過這樣的人不多。更多的學生不懂或者不太懂財報,在資本市場裏的投資虧的時候多,賺的時候少。
曾經有一個學生問我:張老師,我在股市裏做投資,最怕的不是我買的股票不漲,而是怕踩到“雷”。從報表裏能看到企業可能“爆雷”的地方嗎?
我說:當然能看到了。企業的很多“雷”,就在報表的數據中。企業大量的“雷區”,通過看財報就能識別出來。
在後麵的章節,我將向大家介紹企業“雷區”的識別方法。
一些學生在我的課堂上看到財報數據與投資決策的關係後,體會到了投資者懂財報與不懂財報在對投資對象理解上的顯著差異。
有人問:同樣是業績不錯的企業,為什麼涪陵榨菜的股價表現不如貴州茅台?
有人問:某某公司最近傳聞不斷,它會“爆雷”嗎?
有人問:您幫我看看,這家企業未來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這些問題,都是我在給有關高校EMBA學生講授課程中被問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以及更多的與財報數據和投資決策有關的問題,在學習完本書後,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6.本書結構及將帶給你的收獲
本書是專門給那些沒有係統財會背景知識的讀者準備的。
沒有財會背景知識的讀者在麵對財務數據的時候,經常會被財報數據中的概念、公式以及財報中各個項目之間的關係搞得稀裏糊塗。
我將向零財會基礎的讀者提供一部通俗而專業的讀物。書中的內容雖是財報分析,但與讀者的日常生活聯係密切。隻要具備一定的生活閱曆和企業常識,即使沒有係統的財會知識,本書的學習也將十分順利。
本書將分四部分展開。
第一部分是對利潤表的學習。這部分將向讀者展示利潤表的結構和分析方法。讀者將能夠迅速地從利潤表的結構入手,讀懂企業在產品或者服務方麵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部分是對資產負債表的學習。這部分將向讀者展示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和分析方法。讀者將能夠從資產規模的過度關注中走出來,讀懂企業的成長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區域。
第三部分是對現金流量表的學習。這部分將向讀者展示企業有錢與盈利的差異以及特定時期內企業“輸血”與“造血”的情況。
第四部分向讀者展示的是通過財報來洞悉企業優劣的方法。這部分內容學習完以後,讀者將具備利用財報數據甄別企業內在質量的能力。
概括來說,學習完本書後,你將會有四大收獲。
第一個收獲,你對三張財務報表的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你會知道看企業的財務報表先從哪張報表看起,還會知道在看財報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哪些重要的內容,並關注三張報表之間內在的聯係。
第二個收獲,你將掌握實用性極強的快速讀懂財報的方法。本書所展示的分析方法是我從1994年以來研究中國企業財報分析所形成的“戰略視角財報分析框架”裏提煉出來的,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第三個收獲,你將有能力對一家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基本的判斷。你能夠識別這家企業是好還是不好,是處於從好往壞的發展之中還是從壞往好的轉化之中,企業的“雷區”在哪裏,等等。
第四個收獲最重要,就是你在財報數據麵前充滿了自信。不懂財報的人,堪稱商業盲人。學完本書後,你就變成一個懂財報分析的人了!
今後,在麵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時,你不會再認為自己是外行,你將自信地向他人展示你對一個特定企業財務狀況的分析結論。自信不是來自你學過財報分析,而是你通過本書學習了財報分析!你通過本書的學習所掌握的方法不再是單純聚焦於財務比率,而是透過數據洞悉企業競爭力、風險、價值和前景的分析利器。
請準備好,我們開始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