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說,企業的資產中,約60億元是控製性投資—通過控製子公司來實現企業的某些業務的生產和銷售,或為母公司提供配套服務等;約116億元進行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
以更多資產進行自身經營活動,以較少資產進行控製性投資活動—選擇經營主導的發展戰略對我們的啟發是:母公司自身有可能具有相當完善的生產經營係統,已經在某個產品或者服務領域形成較強競爭力和市場規模。而少量的控製性投資則有可能是圍繞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來進行:要麼強化母公司業務的盈利能力和市場規模的競爭力,要麼弱化企業所麵臨的競爭壓力等。
從主要經營資產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項目的規模來看,各個項目的規模均是合並報表數據大於母公司數據,且在整體上合並報表數據大於母公司的金額體量並不大。這驗證了我們前麵的分析:母公司從事了較多的生產經營活動,子公司更多是支持母公司的業務和市場競爭力朝著更大更強的方向發展。
(2)複興醫藥
下麵列示的是上市公司複興醫藥2020年年報中資產負債表的信息(貨幣單位:人民幣元。資料來源:複星醫藥2020年年度財務報告):
從複興醫藥母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資產結構來看,在427億元的資產總額中,貨幣資金約為3億元。同樣,為進行資產結構的戰略屬性分析,我們把這部分資產去掉。這樣,體現企業戰略意圖的資產規模約為424億元。
大家很快就會發現,母公司的資產結構中,典型的經營資產如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收款項融資、預付款項、存貨統統為零—母公司既沒有購買存貨、銷售存貨,也沒有儲存存貨。這就是說,母公司的經營性流動資產為零。
在非流動資產方麵,可能具有經營色彩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規模也是極小—企業不可能依靠這些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形成有競爭力的業務規模。
這樣看來,企業的資產基本上沒有什麼經營資產—企業幾乎不進行經營活動,這就意味著企業主要進行投資活動了。母公司的一些投資資產均有一定規模: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17億元)、長期股權投資(284億元)、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2億元)。
具有投資屬性且“越合並越小”的項目則有其他應收款、其他流動資產、其他非流動資產等。在企業不進行經營活動的情況下,這些項目的發生要麼是母公司進行了一些投資,要麼是提供給子公司的資金。
結論:母公司幾乎以全部資產進行投資尤其是控製性投資活動(請讀者自己計算母公司資產中控製性投資的基本規模:找出合並報表小於母公司報表數據的項目並進行加總)。
選擇投資主導的發展戰略對我們的啟發是:母公司自身幾乎不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而主要從事投資管理活動。企業的對外控製性投資,既可以在聚焦某個業務領域條件下在不同地區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多地化布局),也可以在不同業務領域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多元化布局),還可以直接通過並購來實現新的業務增長(通過並購進入新的領域或強化某領域的業務能力及競爭力)。
從主要經營資產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使用權資產和無形資產等項目的規模來看,各個項目基本上是合並報表有數據,母公司數據要麼是零,要麼極小。這驗證了我們前麵的分析:生產經營活動幾乎全部在子公司,子公司可能在多地化、多元化等方麵執行著母公司的發展戰略。
總結一下:母公司資產結構反映了企業的發展戰略,有的企業在自身已有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對外控製性投資,在專業化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多地化的布局,從而強化自身已有的生產經營活動的規模和競爭力、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有的企業自身根本就不進行任何產品或服務的生產銷售活動,專心進行投資管理尤其是控製性投資管理。
以自身具有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主的企業,往往具有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以對外投資管理為主的企業,往往具有投資管理方麵的競爭力。
本節到此就結束了,下一節我們討論三張報表的內在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