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國的領袖是這樣誕生的(上)(3 / 3)

史嘉倫格,你覺得我去箏取郡政府的社會福利部亞裔事務處處長之職可能嗎?李琬若把自己的重要決定首先告訴自己在醫院的上司史嘉倫格女士,並望得到她的支持。

史嘉倫格聽完她心愛的得力部屬這番話,那雙美麗的藍眼腈閃閃發光:太好了Lily,我完全支持你的選擇。說實話,像你這樣有能力又年輕的人,不該一直在我這兒,因為即使等到我退休你也隻能在我這個崗位上施展才能,那也太有限,你應該去勇敢地肩負更光榮的使命!

得到上司的首肯,讓李琬若感到心裏非常寬慰。但在美國謀官,有太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比如李琬若此次競爭的完全是一個政府官職,但她必須去拜會華人杜區的領袖,否則你想出頭露麵擔當華埠領袖人物?門兒都沒有!

李琬若早就知道,時任華資銀行副總裁胡國棟先生是洛杉磯華人圈裏的領袖。這位胡氏在唐人街最大的華人團體——中華會館和同源會裏麵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曆屆洛杉磯政府官員誰都得另眼看待這位華人領袖,這不,時下的洛杉磯郡長德柏斯先生就與他關係非同一般。

胡國棟是非見不可的人物。

李琬若競爭的決心定下後,頭件事就是細細琢磨了如何拜會這位華裔頭麵人物,那天,李琬若特意上美容店修飾r一下自己的頭發,又買了一套新衣穿著,渾身上下一副莊重的藍色套裝。說實話,李琬若在這之前見的世麵也不算少,但跟地頭蛇打交道還是頭一次,而且此次目的非常清楚,且成敗在此一舉。

在進入唐人街的那一刻,她心裏確實忐忑不安。因為李琬若心裏明白,她今天要在這位洛杉磯的華人幫主麵前通不過,以後再想在當地社會工作方麵有大的作為也等於在自己麵前設了一道永遠跨不過的門檻。

關於胡國棟此人,李琬若以往並非一無所知,她和他彼此都算當地的名人了,應該說在媒體上相互認識,不過李琬若想,人家是華人的掌門人,背景根深蒂固,自己僅僅是嶄露頭角的晚輩而已。她邊走邊想,轉眼間李琬若便進了胡國棟的辦公室。

長輩在上,晚輩李琬若向胡大人問候了。見了麵,李琬若用的一口中國話,行的一溜中國舊式劄。

聽說你第一次到美國至令算來也有十多年了,看來你一點也沒有忘記中國的傳統和規矩呀?坐在一把紅術太師椅上的胡國棟對造訪者的第一感覺十分良好。

李琬若謙和地接過話頭:父親與胡長輩年齡相仿,從小教琬若我熟記《四書五經》、孔盂和道家學說,所以琬若現今雖人了美國籍,但心底一直牢記自己的根在中國。

胡國棟聽後大喜:難得難得。現在一些華人才到美國幾天,就不知自己的祖宗是誰了。真讓人痛心不已啊!

是啊,魂若正是看到這一點,才冒昧前來造訪長輩。晚輩之見,現在整個加州特別是我們洛杉磯地區的華人移民越來越多,但大家隻管各做各的事,很少有人想到應該在政府裏謀個職,並通過政府機構,吃透美國相關政策,為廣大華人服務。所以前陣子洛杉礬政府決定增設一個亞裔事務處。琬若想,這麼個重要職務,總不能讓白人來擔當吧!日裔韓裔也不是理想人選,因為亞裔中我們華人是最多的,理當由我們華人來擔當最為合理也合情。晚輩這麼認為不知對否?

說下去說下去!胡國棟顯然來了興趣。

李琬若一看有戲,趕忙又把由華人掌握這個職位的好處和作用深入淺出地重複了一遍。之後鄭重其事地說:晚輩琬若是學社會學專業,比較了解美國社區工作的性質與任務,又有幾年實踐經驗,加上懂得漢語和移民疾苦,所以想聽聽長輩的意見,假如琬若有意想競爭這個職位,特別想聽長輩的意見……

哈哈哈,你多慮了,多慮了。這是件好事嘛!既然是我們亞裔自己的事,能夠由我們華人來擔當是最好不過了。難得有你這樣有遠見的同胞出來挑重任,我胡某雙手讚成。

謝謝長輩。不過這事要成還非您出麵不可呀!可以這麼說,離開了您,我就是再想進這道門還是沒戲。李琬若一看火候巳到,馬上接過話頭,切到問題要害處。

為什麼?胡國棟非常認真地傾聽起來。

您想,憑資格日裔的官野先生遠在我之上,沒有您和非常關心我們亞裔社區工作的洛杉磯郡長德柏斯先生的支持,我再有心想為華人做事也恐怕隻能想想而已。

德柏斯郡長與我關係可是菲同一般啊!胡國棟有些得意地說。

是啊,晚輩也同長輩想的一樣,這個職位能讓華人擔當,非您向德柏斯先生推薦人選才行……

言之有理。胡國棟點點頭,隨即招呼秘書:你馬上給我起草一份向德柏斯郡長的推薦信。馬上就寫。

你稍等。胡國棟又示意李琬若再喝點茶水,等他另一個安排。隻見他操起桌上的電話。喂,是德柏斯先生嗎?怎麼樣,聽說你閣下又為我們亞裔做了一件大好事,在社會福利都要設立一個亞裔事務處?太好了,閣下永遠是我們最真誠的朋友!不過我有個建議,這個亞裔事務處處長,應該由亞裔人當才比較合適呀!你問我有沒有理想人選?有啊,太有了,我可以向閣下鄭重推薦一位叫Lily Lee Chen.她非常傑出,一定能勝任。你可以見見她?好的好的,我轉告她盡快去拜見閣下……

太謝謝長輩的提攜!琬若我一定不辜負您和全體華人及亞裔們的重托。李琬若走出唐人街時,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那就是:在海外華人社區工作,千萬不可忽視某種人為的力量。

胡國棟果真有著特殊的影響力.在他的那個電話打出不幾天,洛杉磯郡郡長德柏斯先生馬上命令他的屬下社會福利部部長莫斐先生,讓其在挑選亞裔事務處處長時務必考慮李琬若女士。既然郡長發話,莫斐部長便親自出麵約李琬若進行了一次麵談。結果這位主管非常滿意。出於程序需要,莫斐又給李琬若所在工作的郡立醫院的史嘉倫格女士打電話詢問李琬若的情況。因為李琬若在決定競爭亞膏事務處長一職時頭一個就征求過這位上司的意見,所以史嘉倫格女士聽郡政府來電話調查李琬若的表現情況,用故意為難的口氣告訴對方:Lily可真是你們社會福利部的最佳人選,但我們醫院也少不了她呀!史嘉倫格後麵半句話,說得莫斐部長更是非要李瑰若不可。

事情就這麼痛快地確定了下來。

1970年4月,李琬若正式出任洛杉磯郡政府社會福利部亞裔事務處處長。這是當時美國第一個專門從事亞裔移民事務的官員,故而李琬若上任後也有全美第一處長之稱。

可別小看洛杉磯郡(Loa Angeles County).它在美國第二大州(State)的加州占有重要地位,人口占整個加州的三分之一,也是全美第二大郡。洛杉磯郡包括88個城市(City),主要有洛杉磯、長堤、好萊塢、比華利山、帕沙迪那、蒙特利公園等市。洛杉磯郡政府組織龐大,除了社會福利部等幾個部外,還有七所公立醫院,長堤醫院即是其中之一,每年預算超過30億美元。從一名普通中國留學生到美國政府專門處理亞裔事務的全美第一處長,李琬若完成了邁向美國主流社會的關鍵性一步。而這對她個人無疑是一個重大轉折,對整個在美的亞裔們來說,也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

李處長第一天到洛杉磯郡政府上任,一到門口,就被把門的警衛擋住了:對不起,你找誰?如果找人,請問事先有約嗎?

對不起,我不是來找人的。我是這兒新上任的處長Lily LeeChen。李琬若不卑不亢地微笑著告訴那位警衛。

噢,對不起,對不起。警衛十分尷尬。

門是進了,但上班的第一個小插曲似乎就讓李琬若心裏有一種必須提前準備的意識。這就是她要時刻記住的一件事:因為我是一個中國出生的美國人。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國家概念對一般公民而言,其體現在最突出和相關的隻有兩大方麵,一是需要向國家交納的稅,二是國家和社會應該給予自己的各種福利。所以聯邦政府和下屬州、郡、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便是社會福利工作。美國的福利包括了所有的為公民服務的全部內容,比如城市建設,道路建設,文化與教育建設,醫療衛生,兒童與婦女問題,老年與失業保障等等,全都在這範圍之內,所以政府的福利部門是一個權力與工作人員特別龐大的機構,而且也是最繁忙的工作部門。比如在李琬若上任後所看到的與自己職能部門屬於同類的非裔、拉丁裔事務處的工作人員們,整天像撲火的消防員,天天忙得像火燒眉毛。而讓李琬若奇怪萬分的是她的工作對象及其目標卻正好相反。

社會福利部給李琬若配了個助理,那位白人助理tAneer小姐年輕漂亮又活躍,她半開玩笑地對李琬若說:Lily處座,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亞裔為什麼是模範族裔了。他們那麼安分守己連政府給予他們的基本福利都分文不取,即使送到其手裏他們也會千方百計退還給政府!可據找所知他們中間很多人卻有病得不到治療,生活也十分艱難。這太叫人感到不可思議。Lily,這是怎麼回事,我一直弄不清楚……

李琬若聽完Ginger小姐的話,笑笑,她完全明白這位白人助手的話中之話。於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有句諺語,叫做險惡的暗礁,常常在最平和的流段,亞裔社區對政府福利的麻木不仁,並不說明他們沒有問題可求政府,而是東方人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意識使他們與政府的福利政策產生了隔閡,假如一旦這個隔閡消除,Ginger小姐,你會看到我們兩人會忙得整天像跑龍套似的。

Ginger眼睛眨巴眨巴地看著李琬若:跑龍套?跑龍套是什麼?

李琬若大笑:跑龍套是我們中國舞台工作中那些專門為台上的主角幫忙的人。

與同事和屬下的和諧是幹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在這基礎上,李琬若向上司提出了兩個重要建議:既然是亞裔事務處,其對象主要是亞裔,那麼郡政府下屬分布在各個社區的工作人員應當錄取那些了解或者懂得自己對象的族裔的文化背景與道德行為的人,所以最好招聘那些本人就是同一族裔的人擔當政府的公職人員。李琬若的這個意見得到了郡政府的同意,他們認為用族裔人管理同族膏人會收到政府不可能收到的效果。而李琬若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後,便根據亞裔社區中、日、韓三大族裔的情況,公開在洛杉磯地區進行了公務員雙語人才的招聘活動。這在當時又一次引起轟動,因為在美國曆史上也可能是第一次,即政府招聘公務員除考查英語能力,還要考查中、日、韓語能力。廣播電視和報紙的招聘廣告整版整版地登了出來,那些有亞裔背景和懂中、日、韓語的公民紛紛踴躍報名,成為當時洛杉磯一景。李琬若這一招後來被美國聯邦政府的錄用人才專家稱之為用亞裔人解決亞裔人問題的做法,在其他各州市推廣,同樣收到怠好效果,因而被稱之李琬若用人法而載人美國聯邦人事經典著作之中。

而李琬若的第二個建議並投有一下獲得上司的批準,因為這個建議是她提出要為招聘錄用後進入政府機關的那些會雙語的公務員加15%的獎金。

不行,聯邦政府和加州曆史上都沒有這樣的先例。上司回答非常堅決,並且說出了依據。

可是李琬若並投有放棄,她拿出在華盛頓大學學習美國社會學專業時所掌握的美國社會勞動人事製度中有關同一項工作承擔著額外工作負擔而所付出的勞動及其時間可以獲得相應報酬的條款,到郡政府和郡議會的決策人物及部門一個一個地登門拜訪和做說服工作。就是在她這樣不懈努力下,加州洛杉磯郡的人事製度上又作出了一個曆史性的改革:崗位需要而招聘進入政府機構的雙語公務員,可以每月獲得額外的15%獎金。

這項被人尊稱的雙語獎金沿至今日。

李琬若第一步把管理亞裔事務的一線公務員整頓好後,整個亞裔社區的工作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情形。過去由那些不懂東方文化背景也不懂族裔語言的白人公務員管理來自東南亞各國僑民的亞裔福利工作,往往不是雙方達不到共識,就是由於理念上統一不了而最終導致亞裔不願與政府福利部門的官員打交道的局麵,現在同族形象用同族語言的公務員出現在僑民們麵前時,亞裔們頓時有種親近感和親切感。當公務員們前去洽談相關福利情況和申請手續時,因此也變得順利和主動得多。特別是日裔、韓裔和越裔們非常配合李琬若他們福利部門的工作。

為了向亞裔社區宣傳並推廣政府在福利方麵的服務,協助更多需要政府援助的亞裔居民,李琬若必須深人亞裔社區進行調查,做親身的體驗。她要走出去,不能坐在衙門裏等人上門。於是她請了兩位在唐人街居住的大學學長張玉池和張成勳一起去了洛杉磯市的唐人街(China Lown)。

一天,張成勳對李琥若說:我先帶你去我鄰居家看看。

他們把車停在一個小院前,進了院門,聽到樓上有人咳嗽。通過一個非常窄的樓道,然後進到一個小門閣樓。

劉伯伯,政府官員來看你了。張成勳親切地打著招呼。

我沒有犯錯。我沒有。這位被叫做劉伯伯的人,黑黑的,瘦得皮包骨頭,一聽說政府官員來,馬上顯出緊張。

李琬若上前安慰他道:劉伯伯,別怕,我是政府福利部的工作人員。看你咳得這麼厲害,你吃藥了嗎?

老人搖搖頭說:看病太貴了,咳幾天就會好的,不要緊。

你為什麼不參加醫療保險呢?李琬若問。

說實話,辛辛苦苦在美國幹了二十幾年,也沒有多少積蓄。現在老了,連交醫療保險的錢也投有了。

你過去做什麼工作?李琬若聞。

餐館工。我來美國後就在餐館幹,一千就是二十多年。

你為什麼不申請杜會福利呢?李琬若開始進入申請社會福利的話題。

我怎麼可以申請?他不解地問。

你想想,你工作要繳稅,你去商店買東西也要繳稅。繳稅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不過,有上稅的義務,就有享受福利的權利。就是你的權利,政府有責任照顧你。李琬若向他解釋道。

老人家無奈地搖了搖頭說:到哪裏去申請呢?我可沒錢找律師。

你放心,劉伯伯,我們是政府福利部門的,是專門解決像你這樣的老人的福利問題的。這是一張表格,我現在就幫你填了。你就可以拿到政府給你補助的糧食券和醫療保險。李琬若邊拿出表格邊說。

嗬,我不填!劉伯伯像害怕似的縮了縮身子說。我剛到美國時,就有老移民告訴我,你不懂英文,一些表格千萬不能亂填。你不知道裏邊寫了些什麼,引起法律問題就不得了啦。

李琬若一聽老人家這麼說,真不知該如何向他表白。他說的並非完全投有道理,像劉伯伯那樣的人,憑借自己狹隘的生活經驗,是很難相信真會有政府工作人員主動將好處送上門這種事的。他們不懂英文,長期與外界隔絕,不知道政府的福利設施。所以,他們連自己應該得到的權利也不敢要,隻是默默忍受著自己的苦難。那是多麼可悲啊!

李琬若又問:劉伯伯,你有兒女嗎?

別提了,我有一個兒子。我帶他來美國,真想讓他成就一點事業。誰知道,找來後,天天在餐館打工,沒有時間參加學校的家長會,就是去了也聽不懂。談子在學校不好好上學,我也不知道。後來才曉得,他幾乎投去過學校。高中沒畢業就參加幫會到處打架,現在他們一家跑得連人影子也不見了。老人說著,難過而又無奈地搖著頭。

這個小閣樓,悶熱悶熱的,隻能放下一張小床和一張桌子。看到這種情景,不由得令人心酸起來,淚水忍不住顧著麵頰流了下來。李琬若拿著表格,用中文一祭一條向他解釋,然後再三對他說,社會之所以給窮人一些福利,是因為這些窮人需要幫助,同時他們也是納稅人,應該享有獲得福利的權利。最後,老人終於回答了問題,在表格上簽了字。

經過一段時期的深入了解,琬若證實,唐人街有不少像劉伯伯那樣一輩子守著唐人街,與外界隔絕,無依無靠的老人;還有一些華裔新移民,通常也是語言不道,不會開車,沒法在唐人街以外的地方找到工作。這些新移民大多在車衣廠打工,這種車衣廠被外界稱作血汗工廠,整天像奴隸般地工作著,根本投有時間學習英語或其他謀生技能,也無暇教育子女。許多孩子的教育被忽略了,有的青少年流落街頭,或者加入幫派組織,結果是問題叢生。那些華裔家長因為忙於生計,很少出席家長會,所以,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一無所知。這樣的惡性循環,使得問題更加嚴重,因此,血汗工廠既是新移民的生計,也可以說是新移民的陷阱。因為整天不見天日地工作,役有學習英文的機會,就很難跳出這個圈子。

目睹了模範族裔背後的這一切,琬若愈發覺得自己的擔子沉重。顯然,這些人沒有申請社會福利的原因,一是出於語言不通,根本不了解現行的美國社會福利製度;二是出於老觀念,對政府懷有恐懼感,壓根沒想到政府會有種種扶貧濟困的計劃,他們之中像劉伯伯那樣的人很多,不相信會有天上掉下餡餅來那樣的好事!其實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每天都在社會做著貢獻!

一天,Ginger發現自己的上司在上班的休息時間裏總拿著一個錄音機,並且重複一句又一句她根本聽不懂的中國話。

Lily,你不是中國話說得很棒很棒的嗎?為什麼還要這麼認真地學中國話發音呢?在Cinger眼裏,越來越弄不懂中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琬若隻得告訴她:我這是在學一種特別的中國話,它是中國的方言之一,叫廣東話。因為在美國的庸人街華人社區裏,多數人隻會講廣東話,尤其是具有很大優勢的幾個華人組織,像影響最大的中華會館你一定聽說過吧,他們可都是講的中國廣東話,要想跟他們打交道,你就得會他們的語吉才行,否則就會像對牛彈琴……

對牛彈琴——就是我在牛麵前彈吉他,它什麼也不會聽懂?!Cinger頑皮地做了個彈吉他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