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
一碑兩文,菲國政府這樣處理,既維護了國家體麵,又尊重了曆史公道,頗具匠心。當然,如果是西班牙政府為麥哲倫記功,碑文恐怕不會這樣寫吧。
書桌抽屜深處,翻出一枚海貝,是1987年1月遊麥哲倫海灘拾得的。這枚海貝形色皆差,不美也不值錢,深藏之隻為了紀念偉大的航海家麥哲倫。是他,葡萄牙人裴迪南·麥哲倫,16世紀西班牙派遣的一位船長,在人類的航海史上,揚帆首次環航地球一圈,從而證實了大地是圓球,此後才有地球一詞,拓寬人類眼界,功莫大焉。不過,一圈之說欠妥。準確地說,麥哲倫他本人隻轉了地球大半圈,中途登陸菲律賓的馬克坦島,不幸死於土著人蠻刀之下。多虧他麾下的船員們繼續揚帆,穿越南太平洋,西渡印度洋,繞南非好望角而北上,返回西班牙,才完成他未竟之業。他死難所在的那段海灘就在馬克坦島,後人憑吊,叫做麥哲倫海灘。考證起來,馬克坦其實是麥哲倫的讀音訛誤。馬克坦島就是麥哲倫島。
這個小島,今有路橋連接菲律賓的第二大城市宿務,遂成半島。我隨菲國作家從宿務乘小車去島上,竟無渡登島之感。車到終點,下來一看,我好迷惑。眼前一尊銅像,矗立高台,舉盾提刀,昂頭猛進。這半裸的勇士難道是麥哲倫?觀其麵目,蟹臉高顴,鼻不凸梁,眼不凹窩,膚色深棕油亮,哪裏像“紅毛國”的船長,明明就是菲律賓土著的泰加羅人。“哦!對了,是他蠻刀一砍殺了麥哲倫呀!”我才醒悟了,覺得莫名其妙。原先說是來憑吊麥哲倫遺蹤的啊!
銅像一側,有碑亭焉。入亭讀碑,知道這位提刀勇士名叫拉浦拉浦,或譯那不那不,乃土著酋長也。碑麵黑石白字,書以英文,題曰:拉浦拉浦。我將碑文恭譯如下,以饗讀者:
公元1521年4月27日,拉浦拉浦其丁眾,於此擊潰西班牙侵略者,殪其帥魁裴迪南·麥哲倫。菲律賓人抵抗歐洲人之入侵,拉浦拉浦乃首倡其義者,以此故也。
看見我崇拜的航海家麥哲倫被人家泐碑記罪,用洋話便是“釘在恥辱柱上”,鄙人心頭非常不是滋味,就像左臉挨了一摑。抬頭又見亭壁有畫,畫的正是當年海灘之戰橫幅全景,近百人的兩兩拚刀,殺聲可聞。雙方戰士水中亂砍,你死我活。戰陣中心,仔細辨認,總算瞻仰到了英雄酋長拉浦拉浦同誌,見他半裸,雙手高舉蠻刀,即將猛砍下去。在他刀下,一個全副戎裝老賊,狗頭豹眼,一瞥便知是大壞蛋。老賊此時手忙腳亂,進退兩難,正欲抽刀出鞘。抽你媽個鳥刀,老賊,你這侵略頭子,一刹那就要劈你狗頭開花了!
我的天,那老賊居然是麥哲倫!
能這樣醜化嗎?鄙人心頭火冒三寸,蠢蠢想同不在場的菲國畫家爭辯,奈何另一個我悄悄提醒:“注意立場!”於是自我消防滅火,趕快與拉同誌保持一致,免得又犯錯誤。
菲國作家笑笑說:“請看石碑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