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月定價
與統合定價類似的是,很多服務業企業經常采取包月定價來吸引消費者,特別是電信業、健身館等等。美國的移動運營商就經常推出“無限分鍾”的計劃來吸引顧客。例如,美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之一AT&T公司針對個人用戶推出了如下三種計劃:
A計劃:價格39.99美元/月,含任意時間撥打450分鍾,以及周末和晚上5000分鍾。
B計劃:價格59.99美元/月,含任意時間撥打900分鍾,以及周末和晚上無限分鍾。
C計劃:價格69.99美元/月,含任意時間撥打無限分鍾。
考慮到C計劃僅比B計劃多10美元/月,因此有大量消費者受到“任意時間撥打無限分鍾”的吸引,紛紛選擇了C計劃。然而,事實上,對於很多選擇該計劃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每個月根本都用不完900分鍾,B計劃所包含的分鍾數已經太多。
年票定價
2012年夏天,我帶孩子去北京工人體育館的富國海底世界玩。在售票處,我發現價格不菲,每張票的價格是110元。正在考慮時,我發現也有年票發售,而年票價格僅僅是380元,才是普通票的3倍多。於是我決定購買年票,因為這樣我一年隻要來4次就賺了。領到寫有我姓名的臨時年票之後,工作人員告訴我,下次來玩時要帶上臨時年票、本人身份證和照片,來換取正式年票。於是,我痛快地玩了大半天,感覺似乎這次沒花門票錢,因為我想,以後這一年裏,我隨時都可以來!
然而,在此之後的一年裏,我發現我高估了自己再去海底世界玩的可能性。大半年過去了,我都沒有再去一次,因為畢竟去過了,覺得再去一次也沒什麼意思。而且海底世界所處的工體附近又正好是北京鬧市中心,交通堵,停車不方便。最後,直到臨時年票過期了,我居然都沒有再去過一次,連正式年票都沒有去換。不是我忘記了,而是覺得單單為了把年票錢賺回來而再去一次海底世界,也許並不值得。
每日定價
與年票定價相反,當一個產品或者服務的總價太高,企業可以將其除以時間,從而得到比總價低得多的每日價格,以降低消費者的感知價格和負麵交易效用。例如,對於晚報公司來說,“隻需5毛錢,每天報紙送到家”,顯然就會比“180元一年”顯得有吸引力得多,從而提高消費者的訂報率。又如,對於兒童醫療保險公司來說,“每天不到一杯星巴克咖啡的錢,給自己的孩子買一個健康保障”,顯然也比“6000元一年”顯得有吸引力得多,從而提高消費者購買該兒童醫療保險計劃的可能性。
豪華汽車公司也深諳此道。對很多人來說,豪華車不菲的價格總是讓消費者感覺離自己很遙遠。為了讓消費者覺得豪華車的價格並不是那麼高,很多豪華車公司也推出了分離定價。例如,奧迪公司對其新近推出的奧迪A1,就曾用“日供低至99元”的廣告來吸引顧客。類似地,凱迪拉克公司對其豪華SUV,也曾用“首付15萬元後,日供僅需88元”的廣告來吸引顧客。想想看,每天88元,你就可以擁有作為美國總統官方座駕的凱迪拉克豪華汽車,你會不會動心?
定價策略對聯通iPhone手機銷量的影響
2009年1月7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國內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發放給重組後的中國三大運營商,其中中國移動獲得TD-SCDMA牌照,中國電信獲得CDMA 2000牌照,而中國聯通則獲得WCDMA牌照。
這對中國聯通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WCDMA是全球最主流的3G模式。眾所周知,在第二代移動通信(2G)領域,中國移動一直掌握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因此,3G牌照的發放,為中國聯通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