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交易效用:網購為什麼瘋狂(3)(2 / 3)

因此,從2009年這個中國3G元年開始,中國聯通就開始了和中國移動的差異化競爭,大力吸引對3G上網有較大需求的高端用戶。其中,中國聯通最主要的策略之一便是和蘋果公司進行合作談判,計劃引進全球最暢銷的蘋果iPhone智能手機(當時,蘋果iPhone手機隻支持WCDMA 3G模式)。

很明顯,中國聯通意欲在3G這個新的起點上,借助蘋果iPhone手機打一場翻身仗。事實上,在美國市場,2007年無線網絡運營商AT&T成為蘋果公司的獨家合作夥伴後,蘋果iPhone手機已為AT&T帶來超過500萬的新用戶和超過100億美元的收入,甚至有人說,是蘋果iPhone拯救了AT&T。

2009年10月,中國聯通正式作為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唯一合作夥伴,開始引進銷售蘋果iPhone 3GS智能手機。為了吸引高端用戶,特別是將中國移動的高端客戶吸引過來,中國聯通花了大量的預算進行宣傳和推廣。在北京,幾乎是一夜之間,所有的公共汽車站的廣告都換成了中國聯通推廣蘋果iPhone 3GS智能手機的廣告——聞名,不如見麵。在公共汽車車身、機場、電視等其他媒體上,中國聯通推廣蘋果iPhone 3GS智能手機的廣告也是鋪天蓋地。

然而,盡管中國聯通對蘋果iPhone 3GS智能手機進行了大量的廣告推廣,中國聯通的iPhone 3GS手機一推出卻隻有5000人左右預約,根本達不到蘋果iPhone 3GS手機在美國市場一推出就有幾十萬人預約的火爆銷售程度。在此後的半年多時間裏,聯通版的iPhone 3GS手機銷量始終平平。

是中國人不喜歡蘋果iPhone 3GS手機嗎?當然不是。事實上,問題出在中國聯通對iPhone 3GS智能手機的高定價上。當時,聯通版的16G蘋果iPhone 3GS裸機價高達5880元,遠遠高於水貨蘋果手機5000元左右的價格;而聯通版蘋果iPhone 3GS手機的質量卻比水貨蘋果手機差,因為當時聯通版的行貨iPhone 3GS智能手機沒有WiFi無線上網功能(因此,聯通版iPhone 3GS被全國網友們戲稱為“閹割版的iPhone手機”)。

結果可想而知:中國聯通花大價錢對蘋果手機進行市場教育和推廣,結果消費者卻大都選擇購買水貨蘋果手機,而不是購買聯通版蘋果手機。據中國聯通內部人士透露,到2010年4月底,雖然中國聯通辛辛苦苦推廣了大半年時間,中國聯通的蘋果iPhone 3GS智能手機銷量卻不足30萬部。要知道,2009年10月,中國聯通可是和蘋果公司簽訂了銷售200萬部iPhone 3GS的協議,大量的庫存積壓了中國聯通巨額的資金。

體會到定價策略的重要性後,中國聯通終於吸取了教訓。2010年9月,中國聯通再次和蘋果公司合作,開始引進銷售最新的蘋果iPhone 4智能手機。這一次,中國聯通在定價策略上學聰明了:如果顧客選擇286元/月的套餐,隻要顧客預存5880元,就可以0元購機,而預存的5880元將作為通信服務費分24個月返還給顧客。

試想,如果中國聯通換一種定價策略,將iPhone 4手機定價為5880元,然後24個月的通信服務費免費,效果會相同嗎?

從數學、經濟學、會計學、金融學等學科的角度來說,二者沒有任何區別。難道不是嗎?數學上,我們都知道下麵的等式是成立的:

0元(手機)+ 5880元(通信服務費)= 5880元(手機)+ 0元(通信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