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善報與惡報(1 / 1)

要增強戰鬥力量,擴大革命影響,必須發展文化戰線上的生力軍。為了尋求新生力量,魯迅在青年身上情願花費時間和精力。

有一個青年叫宋紫佩,從前在紹興中學念書的時候反對過魯迅。那時候,魯迅在紹興中學當教員兼任監學,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辦事又十分認真,學生都有些懼他。大概是做監學太嚴峻或要求太嚴格,引起一部分學生不滿意。宋紫佩就是其中一個。宋紫佩是一名最優秀的學生,不知為什麼激烈地反對魯迅。宋紫佩後來加入了“南社”,對魯迅的認識發生了轉變,倒成了魯迅的親密知己的朋友。宋紫佩還請魯迅也加入他們的“南社”,不過,魯迅對“南社”的作風不大讚同,始終隻是一個掛名的社員。

不久,魯迅和宋紫佩都到了北京。兩人是同鄉,是師生關係,魯迅在教育部工作,對宋紫佩的處境很關心,介紹他到圖書館去工作,從此來往十分密切,成為極可信賴的朋友。許多事情,魯迅都得到他的幫忙。那次,1924年5月,魯迅買北京西三條胡同住宅,原有的房屋已經破舊不堪,非要重新修建不可。事前難以做出準確預算,隻好先多籌措一些資金,魯迅便從許壽裳等幾個朋友那裏借了一些錢。在籌措資金時,宋紫佩也借給魯迅一百元錢。房子買下也裝修好了之後,魯迅決定把多餘的錢先盡快還給人家。在移居西三條胡同新屋的前一天,魯迅上午去圖書館找宋紫佩還錢,宋紫佩不在,下午又去圖書館找他,將一百元錢還給了宋紫佩。照說,一百元錢,他也不見得急用,過幾天還也無妨的,魯迅卻一天跑去兩次親自送還,何況搬家是一件繁瑣的事。當晚,魯迅又忙於收拾東西,次日一早,魯迅便從磚塔胡同移居到西三條胡同。後來,魯迅離開北京,宋紫佩一直關照魯迅的老母親。

魯迅說:“我覺得先同我鬧過,後來再認識的朋友,是一直好下去;而先是要好,一鬧之後,是不大會再好起來的。”對於魯迅給予的關心愛護,卻也有以惡相報之人。

有一個青年叫韓侍桁,以前在日本留學時給《語絲》投來一篇稿子,從那時起他便和魯迅書信來往。一次,不知他從哪裏得到魯迅將要回北京探親的消息,給魯迅寄來一張當票,請魯迅回北京時替他把東西贖出來送到他家去。對於年輕人有困難相求,魯迅是很樂意幫忙的。魯迅回到北京,便按照他的要求把這件事給辦妥了。後來,他又寫信來,請魯迅在北京設法給他找個工作。魯迅對文化教育界比較熟,便托馬幼漁代為找一份教書的工作。當時,胡適和周作人在北京文化教育界很得勢,得知是魯迅代人找工作就硬給攪黃了。

不久,韓侍桁回到了上海。他看到馮雪峰、柔石等人都住在景雲裏,便也擠進來,以利於和魯迅接近,又看到大家都是“左聯”的,便也要求加入“左聯”。然而,看到柔石借債辦刊物,靠“左聯”並不能升官發財,於是,他馬上來個急轉彎向右,跑到南京去,投入到國民黨反動派懷抱裏去,想到魯迅雖然不能幫他升官發財,但通過罵魯迅還是會得到主子賞識的,便躲在陰暗的角落裏,和他的兩三個狐朋狗友一起寫文章大罵魯迅。魯迅豈能置之不理?魯迅在《〈偽自由書〉後記·新儒林外史》一文中捎帶斥責韓侍桁一句:“時代的巨輪,真是能夠這麼冷酷地將人們輾碎的。但也幸而有這一輾,因為韓侍桁先生倒因此從這位‘小將’(楊邨人)的腔子裏看見了‘良心’了。”

魯迅在和廣大青年打交道中,自然是什麼樣的人都遇到過,有的因為稿子寫得太幼稚不能采用,有的因為翻譯文章錯誤太多不能發表,有的因為請魯迅找工作未能如願以償,有的以為魯迅是富翁而來求援未能滿足私欲,有的因為不求長進受到魯迅的嚴厲批評,因而怨恨不滿,甚至謾罵攻擊,這樣的青年大有人在。但是,魯迅說:“我不能因為一個人做了賊,就疑心一切的人!”

魯迅為他人服務常有費力不討好的時候。有一次,收到一個青年寄來的稿子,字寫得很小,用鉛筆寫的,字跡很模糊,魯迅校閱每一頁時都要在稿紙底下襯上一張硬白紙,好不容易把整本稿子看完了,可是,作者看到修改後的稿子很不滿意。還有一次,接受一位作者委托編選書稿,幾十篇稿子質量參差不齊,魯迅辛辛苦苦將這些稿子逐篇仔細看過,從中挑選出一部分好的編成一輯推薦出版,然而,作者卻認為把好文章淘汰下來因而很不滿意。最後一次,魯迅重病稍有好轉就替一位作者修改書稿,魯迅去世後,許廣平通知作者書稿已經修改好了,但是,作者卻不屑一顧地說:“讓他去吧,我不打算印了。”

魯迅做事總是盡心盡力,從不計較他所服務對象的態度,他認為,他的工作不是對個人而是為社會服務。辛勤的農夫,會因為孺子棄飯滿地而不耕作的嗎?這就是魯迅的精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