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呂不韋的背影(2)(1 / 2)

呂不韋陰笑道:“是的,我是該走了。太後請多保重,老臣千裏之外,也將是無日不掛念太後的。”

呂不韋告退,趙姬撲地大哭,哭了一會兒,又朝外喊道:“別藏了,出來吧。”

一侍女神色驚慌地出來,跪倒在地。

趙姬道:“你都聽到了?”

侍女道:“奴婢不敢。”

趙姬閉上眼睛,道:“你職責所在,我也不來怪你。你聽到了些什麼,就向大王如實告訴吧。”趙姬揮揮手,侍女退下。趙姬斜斜躺下,臉上猶殘存著淚痕,麵容枯寂,沒有人知道她在想些什麼。鏡頭越拉越遠,趙姬那動人而憂傷的體態,慢慢消失在陰影當中。風吹動宮殿房梁上的蟲洞,發出既像歎息又像嗚咽的聲音。

2.風暴即將席卷

呂不韋向趙姬辭行之後沒幾天,將軍桓齮入鹹陽述職,大軍駐於鹹陽城外。桓齮乃是前任將軍蒙驁的得力部下,因為蒙驁的關係,桓齮和呂不韋的交往也一度十分密切。桓齮此番來鹹陽,卻並沒有像往常一樣來相國府拜訪呂不韋,經過相國府時也選擇繞道而走。有呂府舍人名為司空馬者,直罵桓齮忘本無禮。呂不韋卻不以為意,隻是吩咐收拾行裝。司空馬問是何故,呂不韋道:“桓齮,仁厚君子也,必不欺我。大王欲遣我就國,故令桓齮帶兵入見,畏我作亂也。桓齮不登我門,先公後私之義也。”

到了十月,嬴政果然頒下詔書,以呂不韋牽連嫪毐謀反一案,依律當誅,念其年老,又素有功勳,姑免相國之職,遣出都城鹹陽,往河南本國居住,即日起程,不得延誤。

黃昏時分,向來是鹹陽最為喧鬧之時。然而由於全城戒嚴,市肆不許開張,百姓不準出門,整個城市一下子顯得空曠起來。城門大開,一支規模浩大的車隊正在秩序井然地向城外開動。呂不韋雖然已經提前半個月便開始作起了搬家準備,但他在鹹陽經營多年,家大業大,半個月的準備時間還是顯得倉促,有太多的物品都來不及收拾,隻能丟棄不顧,要不然,這車隊的規模還將大上一倍有餘。

呂不韋出得城來,回頭張望身後的鹹陽,目光中有些不舍、有些憂傷。鹹陽,這座壯麗宏偉的秦國國都,被夕陽鍍上一層金光,沉默地回應著它前任主宰的凝望。而在城頭之上,呂不韋看見了嬴政,也看見了百官。讓呂不韋傷感的是,他沒有看見趙姬。她並沒有來為他送行,來見他最後一麵,哪怕是僅僅躲藏在人群之中。

嬴政俯視著龐大而冗長的車隊,一直不曾說話。呂不韋終於離開了,嬴政卻並無喜悅,相反,他臉上的憂慮越來越重。百官們陪侍著嬴政,也各想著各的心事。他們要麵對並習慣這樣一個事實:這座偉大都城曾經的主宰已經不在,而且不會再回來,秦國的政壇,將從此步入“後呂不韋時代”。

嬴政忽然開口說了一個字:“聽!”

於是百官們側耳而聽。嬴政再道:“你們聽到了嗎?”

昌平君、昌文君、王綰等人茫然對望,不知該如何回答。他們努力傾聽,卻隻聽到一片夜色將至的寧靜,別無特異的聲音,隻有李斯接口道:“臣聽到了。”

嬴政看著李斯,眼露欣賞之色,道:“客卿聽到了什麼?”

李斯道:“臣什麼都沒有聽到。”

嬴政點點頭,道:“客卿知我。”

嬴政和李斯的對答,讓百官們陷入雲霧之中,不知兩人在打什麼啞謎。幸好嬴政很快便為百官們給出了答案。嬴政指著城下的車隊,歎道:“呂不韋果然是呂不韋,遠非嫪毐所能比。嫪毐所養,食客也;呂不韋所養,死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