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江.蘇(2)(2 / 2)

當然,在日新月異的背後,也有種種不如意的地方,或者說令人遺憾的地方。譬如微山湖的水不如以前清了碧了,再難尋覓到野鴨的影子了;當年一二毛錢一斤的魚蝦,隻能到曆史的檔案中去查找了;當年一大鍋一大鍋煮著吃的螃蟹,如今身價百倍,那種放肆的口福恐怕很難再享受了。

微山湖畔狗肉香

微山湖畔是個較寬泛的地域概念,我說的微山湖畔主要是指今沛縣一帶,亦即史書說的“古沛”、“小沛”那個範圍。

沛縣的狗肉乃地方特產,相傳秦漢之際沛縣的樊噲就是賣狗肉的,當時潦倒無成的劉邦常到樊噲處吃白食。後來劉邦做了皇帝,樊噲也官拜高位,這沛縣狗肉自然身價百增。於是無聊文人杜撰出種種有關狗肉的故事,這自然不是信史,但沛縣狗肉名聲漸隆,卻是事實,竟然傳兩千多年而不衰,堪稱中國食文化的奇葩。

我是七十年代初去微山湖畔的,是去那裏的煤礦摔打人生的。當時對沛縣唯一的認識是:沛縣出過漢皇帝劉邦,沛縣的狗肉很有名。那年月,皇帝被批得如一堆臭狗屎,不吃香,隻有狗肉依然香味不絕。

微山湖一帶,幾乎家家養狗。夜來,一犬吠影,百犬吠聲,沒有一夜不聞狗叫的。

當時,煤礦路幾乎都是二十上下的小青年,嘴饞著呢。不知誰想出了打狗打打牙祭的點子,竟博得一片叫好聲。

隻是如何打法呢?

當地的狗不懼怕人,我們曾見當地老鄉利用那些狗不懼怕人的特點,挨近狗時,突然用雙手掐住狗脖子,不消幾分鍾就幹淨利索解決問題。但我們沒這個膽量,萬一那狗發起威來,你一慌一急一失手,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辦法很快有了——單位的宿舍都是五層樓,因執行上級邊建設邊生產的指示,宿舍樓是造了,圍牆還未來得及造,每晚都有不少覓食的狗在宿舍樓下轉悠。於是,有人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吊狗。

具體的操作方法說出來也極簡單,在底樓的窗口處用磚壘一個尺把寬的豁口,靠牆處放上一塊肉骨頭,或食堂裏兩毛錢買塊大肉放那兒,再用細麻繩或鉛絲拴一個活套,放在那豁口處。那些貪嘴的狗見有紅燒肉吃,自然樂顛顛、傻乎乎地把頭伸到豁口裏來了,也就是說狗頭伸到了活套中來了,在五樓窗口的青工,正在守窗待狗,說時遲,那時快,隻要用力一提,十有八九,那狗就被提了上來,連叫也叫不出,篤篤悠悠提到五樓窗口,再壯實的狗也大都氣絕身亡了。

接下來隻需開膛剖肚,大卸八塊,盡享口福,這不去細說,隻是我沒有這膽量,也就看看熱鬧,增加點素材而已。

再說這狗,到底是有靈性的動物,幾次當一上,其它的狗學乖了,不敢輕易造次,圍著那肉轉呀轉呀,既不敢吃,又不肯走。總有饞嘴的,總有膽大的,總有擋不住誘惑的,於是小心翼翼地伸一隻狗爪進來,把那肉勾出去。狗的伎倆或者說狗的智慧竟然使吊狗者接連失敗,還損失多塊大肉。

狗與人鬥智總歸是鬥不過的。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吊狗者,改吊狗為電狗,用電線拴住肉骨頭,很隨便地扔在窗下,等狗一咬住肉骨頭,隻需要一拉開關,那220伏的電流,刹那時就把饞嘴的狗擊倒。這電狗比吊狗更行之有效,可說是屢試不爽。

那些狗也許不少是野狗,打了就打了,竟平安無事,並無村民來罵街來索賠。但後來發生了瘋狗咬人事件。據說誤食了瘋狗之肉也會患狂犬病,就此嚇得大家直伸舌頭,再不敢吊狗電狗了。好在我沒有參與吊狗、電狗,也沒有吃過自宰自燒的狗肉,也就沒有提心吊膽,害怕自己有朝一天突發狂犬病。

微山湖畔吊狗電狗,隻能算是煤礦青工當年的荒唐事之一。但那一幕幕至今難忘,有些細節已融到了我的文學作品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