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度氣與氣度(1 / 1)

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第八章

給老板的啟示:必須學會掌握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具備完善德行的人就要像水一樣,水的特性是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居於眾人所厭惡的底下地方,所以它最接近於道。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總統那裏,怒氣衝衝地抱怨有一位少將在公開場合用侮辱的話指責他。林肯認真地聽斯坦頓說完,建議他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他說:“你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

得到總統的支持,斯坦頓十分高興,立刻寫出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到林肯的辦公室,一句句地讀給他聽。

林肯一邊聽,一邊高聲叫好:“對了,對了,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折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攔住他,問道:“你幹什麼?”

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直接回答:“寄出去呀。”

林肯聽了以後有些不悅地大聲說:“我親愛的部長先生,你千萬不要胡鬧。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你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在中國曆史上也有很多大人物也和林肯一樣,把那些既無謂又不解決問題的“氣”置之度外,不去理會。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說的就是這種氣度。

人是情緒的動物,主管也不例外,總會對某些事有強烈的看法:喜歡這個人,討厭那件事。在合理的範圍內,我們可以在辦公室裏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不能流於不當的宣泄,將自己的好惡硬加在其他人身上,或強迫他人接受我們的看法。這樣不但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會四處樹敵。

但是主管必須學會掌握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可以適度表達,但不能隨便發泄。如果我們能接納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行為及原因,就會更清楚以後該怎麼做?每個人都有情緒,正麵情緒繞梁三日,負麵情緒餘波蕩漾?要注意生氣?憤怒或挫折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傷及他人尊嚴或利益;更要注意高興?快樂的情緒,不要得意忘形,傷害到他人的自尊。

很多現代主管由於掌握著一定的權力,如果不注意個人修養,很容易放縱心頭無名之火,像火柴頭似的一擦就著,觸物即燒,在與員工相處的時候,不分是非曲直動輒發火。再遇到員工頂撞或者冒犯,就更加大發雷霆。

這類主管應該注意忍氣和製怒,在任何場合都要克製自己,盡量去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怒氣?這樣做非常不容易,可是如果這樣做了,對方必然會報以善意的響應,甚至會嚐試來理解主管的問題。

實際上有些氣和怒本來就是一種無謂的東西。有人說: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雖然有些脫離實際,但確實反映了一種智慧。隻要主管有了包容對手,避免衝突的修養,不僅可以化解矛盾和衝突,避免兩敗俱傷,更能贏得周圍人的尊重與佩服,對於樹立自己的形象作用不可低估。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詩人。他的詩大多富有禪理,令人回味無窮。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有人辱罵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

這首詩所表達的內容,充滿了為人處世的機智。平白無故地被人辱罵,當然很不樂意。但應該知道,這種張口就罵的人,一般都沒有修養,沒有風度,有什麼必要與他們一般見識,爭論不休呢?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種管理方法,也顯出自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