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釋義三:謀略――借力使力(1 / 3)

——條件也是創造出來的

因糧於敵。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亂而取之。

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

勝敵而益強。

取用於國,因糧於敵。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孫子

多算勝少算

孫子曰: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始計篇》

凡是還沒有出兵交戰就在廟算上已經先獲勝,是由於得到的“算”較多;沒有出兵交戰就在廟算上已經先失敗,是由於得到的“算”較少。得到“算”多的一方勝過得到“算”少的一方,更何況是那沒有得到“算”的呢。

給老板的啟示:戰略決定成敗。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秦朝被各地起義軍推翻後,項羽由於最有實力,兵力達四十萬,遂自立為西楚霸王,並撕毀與劉邦誰先人關誰為王的約定,封劉邦為漢王,管轄巴、蜀和漢中,卻將關中地區一分為三,封給秦朝的三個降將,用以防止劉邦東進。當時,項羽分封了十八個諸侯國。連他自己在內,當時的中國被分成了十九個小國。

項羽和劉邦及其領導的軍隊在推翻暴秦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們二人也都是胸有大誌的,都希望天下聽命於自己。項羽做了天下的霸主,自然意氣風發。劉邦也自然對封自己為漢王心有不甘,隻是鑒於實力不及項羽,無奈地暫時聽命於項羽罷了。

但是,劉邦並沒有消極地聽從命運的安排。劉邦在進入漢中的路上,拜被蕭何追回並極力推薦的用以爭取天下的人才韓信為大將軍。拜將之後,劉邦就向韓信問取天下的計策:“丞相多次在我麵前提到將軍您,將軍有什麼高明的計策教導我?”韓信敬謝不敢,並反問劉邦:“大王您要東向爭權於天下,對手難道不是項羽嗎?”劉邦說:“正是他。”韓信又問:“大王您自己考慮一下,您在勇敢、強悍、仁慈、實力等方麵,比得上項王嗎?”劉邦沉默思考了好久說:“我那一方麵也不如他。”韓信聽後,又一次拜賀說:“就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不如他。然而我曾經在項王手下做過事,我就說說項王的為人情況吧。項王發怒大喊,千人皆伏,那是勇猛到了極點,卻不能任用賢能的部將,這隻不過是匹夫之勇。他對人恭敬慈愛,說話體貼,他人若生病,他就痛哭流涕,親自端藥喂飯,至於有人立功而應當封爵,而官印在他手裏都嚴重磨損了,他還強忍不封,不肯將印授予人,這是所謂的婦人之仁。現在項王雖然稱霸天下、臣服了諸侯,卻不在關中建立都城,而建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王背棄了與楚義帝的誓約,而將自己親信的人封王,因此諸侯們對此都深感不公正。各路諸侯見項王放逐義帝並將他安置在江南,各路諸侯也紛紛效仿,驅逐他們原來的君主而自立為王。項王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殘敗滅絕的,天下百姓對此多有抱怨,因此,百姓也就不親服他,隻不過都害怕他的威猛和實力罷了。項羽在名義上雖稱霸天下,實際上卻失去了天下的人心。所以說項王的強盛容易變得脆弱。現在大王您確實能反其道而實行如下的措施:任用天下的勇武之士,用攻下的城邑分封給功臣,況且關中的那三個封王本是秦朝的降將,他們帶領關中子弟多年了,死在他們手裏的子弟是不可勝數,他們又欺騙部下從而投降了諸侯軍,在新安那個地方,項王不信任秦人,遂坑殺了二十多萬投降的秦朝子弟,惟獨章邯、司馬欣、董翳他們三個人保住了性命,秦朝的父老對這三人怨恨到了極點,可以說是恨入骨髓。項王強大以威勢封了這三人為關中的王,關中的秦人是沒有喜愛他們的。大王您進人武關後,秋毫不犯,廢除秦朝的嚴苛法令,並與秦人約定法律。雖隻有那簡單的三章,但關中的秦人沒有不希望大王您來關中為王的。您入關之前,義帝與您及諸侯誓約:誰先入關誰就為關中的王。大王您第一個人關,您應當被封為關中的王,這一點,關中的民眾是都知道的。後來的結果卻是,大王您失職不能王關中,而去漢中為王,關中的秦民對此沒有不痛心疾首的。現在大王您舉起義旗揮師東下,關中地區僅僅發布一個檄文就輕易地解決下來。”劉邦聽後,十分高興,自認為得到韓信太晚了,並且馬上聽從韓信的計劃,部署各個將領向東進發,擊滅項羽的軍隊、拉開了持續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最終奪取天下,建立了漢朝。

韓信與劉邦的一席話,周密地分析了劉邦和項羽各自的優劣長短,以及天下形勢,計算他們的得失勝負,作出了東進的戰略決策,可謂是一個卓越的廟算,體現了多算勝少算的預先籌謀。

孫子曰:

因糧於敵。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作戰篇》

善於用兵的人,徭役不要多次征發,糧食也不要多次輸送,先從國內征糧,後從敵方那裏得到糧食補充,所以軍需用糧就可以滿足。俗話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古代交通基本依靠人力畜力的情況下,運輸量是有限的,自己運糧本身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因此,孫子在後文中又說:

聰明的將領一定設法奪取敵人的糧食,吃掉敵方糧食一鍾,相當於自己的二十鍾;豆秸、草料一石,相當於自己的二十石。

因糧於敵,不僅解決了自己的軍糧,減輕了國內的壓力,而且重要的是,奪取了敵方的糧食,能給敵方造成巨大的經濟、軍事壓力,為奪取勝利創造有利條件。

在古代社會中,軍隊的行軍速度在數千年間幾乎沒有變化。早在春秋甚至春秋以前,行軍速度即已確定,即每日正常行軍三十裏,然後安營紮寨休息,這叫一舍。長距離的征戰,往往費時費力。例如,魏明帝派遣司馬懿出兵征遼西,當時從洛陽出兵到遼西,不足三千裏。明帝問出兵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回答說:“從洛陽出發到遼西需一百天,在遼西打仗一百天,回來需一百天,還需拿出六十天休整軍隊,這樣一年的時間就足夠了。”日行三十裏的行軍進度,到清代還仍被兵家奉為法寶。

在如此的速度下的行軍,軍需物資的供應就是個大問題。宋代的著名的科學家沈括曾經在《夢溪筆談》卷十一中有過如下的計算:

每個民夫可以背負六鬥米,士兵自己可以攜帶五天的口糧,一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十八天(六鬥米,每人每天吃二升,二人吃十八天)。如果計算回程的話,隻能前進九天的行程。兩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的話,一次可以維持二十六天(一石二鬥米,三個人每天吃六升,八天後,其中一個民夫所背的米已經吃完,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以後的十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計算回程的話,隻能前進十三天的路程。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三十一天。如果要計算回程的話,隻可以前進十六天的路程。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如果要出動十萬軍隊,輜重占去三分之一的兵力,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隻有七萬,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再要擴大規模就很困難了。每人背六鬥米的數量也是根據民夫的總數推算出來的。因為其中的隊長自己不能背,負責打水、砍柴的人隻能背一半,他們所減少的要分攤在眾人頭上。另外還會有死亡及生病的人,他們所背的也要由眾人分擔,實際上每人背的不止六鬥。所以軍隊中不容許有吃閑飯的,一個吃閑飯的人要二三個人供應他還不夠用。如果用牲畜運糧,駱駝可以馱三石,馬或騾可以馱一石五鬥,驢子可以馱一石。與人工相比,牲畜雖然馱得多,花費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時放牧或喂養,牲口就會瘦弱而死。一頭牲口死了,隻能連它馱的糧食也一同拋棄。所以與人工相比,各有得失。沈括的這個計算太理論化了,我們還是看一個曆史上的實際的記錄更能說明問題。

秦始皇時,發兵守衛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一帶),從今山東省的福山、龍口、膠南等沿海地區向北河輸送軍糧,大致是運送三十鍾糧食而能送到一石。鍾是古代的一種計量單位,一鍾為六石四鬥,即六十四鬥,三十鍾即為一百九十二石糧食,僅有一石被送到。這與孫子所說的吃敵一石相當於自己的二十石比,幾乎有十倍的差距,千裏饋糧的代價不能不說相當大。

南北朝時期,南陳與北周展開了一場對湘州(今湖南長沙)的爭奪戰鬥。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陳朝將領侯填、侯安都等率領大軍包圍了湘州,並阻斷了去湘州運送糧食的道路。周派賀若敦率領步兵、騎兵六千人,渡過湘江救援湘州。侯填等人見援軍孤軍深入,就計劃消滅它。但是,賀若敦每次布設奇兵,每戰一定擊敗前來想消滅自己的侯填部隊,一路上乘勝前進,遂到達了湘州附近。因此賀若敦孳生了輕敵之心,也就不再將侯填看在眼裏。不久,大雨不止,秋水泛濫,江路中斷,糧路再次被阻,周軍中人心畏懼不安。賀若敦於是派兵到處搶奪糧食物資,用以補充軍用。賀若敦又恐怕侯慎知道他已經缺糧,遂在軍營中築起許多土堆,外麵覆蓋上糧米,召集來各營的士兵,每人都拿著布袋,有主管人員分派,好似真的分糧一樣。同時,賀又召來附近的村民,假裝詢問情況,並使軍營外的敵軍能遠遠地看見,隨後把村民送出去。

侯慎等人聽到這一情況後,便相信了賀若敦的糧食確實充足,遂占據險要地方,想與賀若敦作曠日持久戰。賀若敦也增修營壘,建造房舍,顯示他要作長期固守的樣子。這樣一來,從湘州到羅州之間的農民,因為害怕打仗都無心思種田,從而使當地的農業生產遭到廢棄。

起初,當地人經常駕著小船,裝載糧食及成籠的雞鴨送給侯慎軍隊做軍餉。賀若敦對此極為優慮,遂派士兵偽裝成當地人,在船中埋伏武裝的士兵,駛向侯填駐地。侯填的士兵看見有船駛來,以為又是饋送餉糧的當地船隻,遂逆水而上爭著來接取東西,埋伏在船中的武士就乘機將他們全部擒獲過來。這樣多次襲擊之後,即使有真正饋送糧餉的,侯填也害怕又是賀若敦的人在設詐用謀,就派人攻擊,再也不敢接受了,也沒有人敢送糧了。就這樣,雙方相持了一年多,侯填等人始終不能取勝賀若敦。

賀若敦在衛守湘州之戰中,軍中乏糧之際,他采取了“因糧於敵”的策略,派兵到處搶掠糧食,穩定了軍心。又迷惑敵人,使對方誤認為他糧食真的充足,不敢對他發起強攻,爭取了固守的時間。同時,他又打擊對方的糧食補充線路,使對方再也不敢接受當地人的饋送。

相反相成

孫子曰:

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火攻篇》

用火來輔助進攻,效果顯著;用水來輔助進攻,威勢強大。

“水攻”和“火攻”又是相反相成的輔助進攻手段,它啟迪我們在老板中要靈活運用相反的方式和策略,達到“水攻”能取勝,“火攻”亦能取勝,“正”能取勝,“反”亦能取勝的結果。

給老板的啟示:策略決定成敗。

美國對進口的貨物限製得十分嚴格,其中措施之一是,凡進口高級手套,須交納重稅。

麵對這一嚴厲措施,進口商想出了一條妙計:進口商將從國外購買的1萬雙高級皮毛手套按左、右手分別包裝,先把1萬隻左手套海運回國。海關要收以重稅,進口商據理力爭,說這1萬隻手套不能做為“手套”來使用,而是“它用”的,因此收重稅不合理。海關人員理屈詞窮,隻好收了一般貨物的進口稅。

但是,海關人員不是一群傻瓜,他們預計那1萬隻右手套早晚也會來到,因此密切注視進入海關的貨物——不久,另外1萬隻右手套運至海關,海關人員正襟危坐,專等進口商來提貨。

日子一天天過去,進口商就是不出現。

眼看超過了保管期限,進口商還是無動於衷。海關人員沉不住氣了,他們認為進口商可能是意識到了什麼,情願放棄那批貨也不願意遭重罰而受到更大的損失,於是隻好將1萬隻“無人認領”的“蹩腳貨”當做廢物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