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v?�$4中國古代有很多很多殘酷的刑罰,讓人聞之膽寒,這些酷刑,到底為何而存在呢?他的存在到底有什麼意義呢?而對於今日的刑罰又有什麼借鑒的意義呢?
我前邊講過紂王和妲己,他們兩個人就發明了很多的酷刑。但是,這些酷刑並不隻屬於商王朝,在中國第一個奴隸製王朝夏朝時就有諸如砍頭、烹煮、醢刑(把人剁成肉醬)、車裂、腰斬、絞殺、燒死、棄市、滅族等各類殘酷的刑罰。
以上這些都是屬於死刑的範疇,但是別看都屬於死刑,死刑和死刑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比如說最為優等的死刑,就是賜死!就像和珅一樣,嘉慶皇帝賜給他一條白綾,上吊,這叫留全屍!賜死還有很多種,比如賜毒酒等等!如果你看過電視劇的話,原來皇宮中賜死一些犯了規矩的宮女或者太監的,他們用油紙沾上水,然後一層層的貼在臉上,最後人窒息而死。這都屬於賜死。
很多人就要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殘酷的刑罰呢?難道是過去掌管司法的人都是變態?喜歡看犯人受到折磨?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刑罰初衷,為的是讓受刑人感受到最大的痛苦,而讓觀看行刑的人膽戰心驚,不敢再犯法,從而起到震懾作用。這種恐怖感越強,人們越不敢輕易地犯罪,從而達到一種有效的司法秩序中。
但是,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他們後來把很多刑罰,作為了欺壓百姓的工具,發明了更多的酷刑,從而讓百姓們即便受到了壓迫也不敢反抗!
當然,無論目的是什麼,刑罰都是帶有震懾力的,它更是一種藝術!發明各種折磨人的刑罰的人,絕對是很聰明的,因為最優秀的刑罰,比如死刑中,並不是像砍頭一樣,讓你一下子就死了,那樣的刑罰就顯得太粗糙了,最巧妙的刑法會故意把行刑時間拉的越長,死亡的過程越長,犯人是越痛苦的,反之刑罰的能夠達到的震懾效果也就越高。比如,流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流放!
有人又要問了,流刑也是死刑嗎?
所謂的流放就是把你放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什麼都沒有,想想吧!多痛苦,那是一種精神加肉體折磨。你會慢慢的餓死!渴死!然後你的身體會腐爛,身上爬滿了禿鷹啃著你的肉,最後變為一堆白骨!聽著就恐怖吧?
這還不是最難受的死刑!
比如淩遲處死,據說要剮人一千多刀,人才死。明末的名將袁崇煥,就是被崇禎皇帝用這種酷刑整死的!
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著名作家莫言,他有很多代表作,比如《紅高粱家族》,比如《生死疲勞》,但是我最愛看的是他的一本小說,叫《檀香刑》!
這部小說表現得是清末山東半島發生的一起反殖民的鬥爭事件,帶頭領導反殖民鬥爭的民間藝人孫丙最終被施以“檀香刑”!
什麼叫檀香刑?說白了就是用一根光滑的檀香木從人的嘴裏插入,再從肛門插出,受刑人要在幾個小時內才能死去,這樣的死亡過程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