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商海衝浪,子承父業(2 / 2)

省督林思齊博士為平息民怨,要太平協和保證,在這塊極優惠的地皮上興建的物業,不會隻向海外發售,必須優先向當地人發售。這就意味著,興建的物業,將不可先期在香港賣好價錢。而加國地價樓價低廉,這是公認的事實,就是說,新財團的盈利將被大打折扣。

令人奇怪的是,這麼大的風波,李嘉誠沒有出麵,麥理思、馬世民也未露麵,而全盤托付給坐鎮加國的李澤钜。這表明,李嘉誠立意要考驗兒子隨機決斷、談判交涉的能力和毅力。

李澤钜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從滑雪勝地韋斯拉趕到溫哥華,他語氣溫和但咄咄逼人、鋒芒畢露地問省督林思齊:“如果世博會發展擱淺,你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林思齊是1967年從香港移民加國的,對香港的內情再清楚不過。特別是李嘉誠在香港的號召力,足以使流入加國的地產投資縮減2/3。更會使在香港移民潮中的受益濕—卑詩省,落在其他省後麵!另外,卑詩省是得到香港移民利益最多的省份。如果移民停止投資甚至撤資,該省經濟將受到沉重打擊。這就是省督林思齊及其卑詩省要命的弱點。

於是,省督說服省議會,對李澤钜的要求做出讓步,許可世博會物業,將可同時在香港和溫哥華發售——這實際上是以向港人發售為主。

省議員透過傳媒,向市民說明利弊關係,稱華裔移民是溫市建設的和平使者,要善待他們。同時,李澤钜也在積極配合,以爭取民心,他在溫哥華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6年來我的最大收獲,就是加入了加拿大籍。”

風波平息,工程繼續上馬,這就是後來定名為“萬博豪園”(注:世博會又叫萬國博覽會)的龐大商業住宅群。

李澤钜的處事能力得到乃父的賞識,李嘉誠同意董事的一致要求,吸收李澤钜任長實集團董事。

在這個故事裏,我們首先欽佩李嘉誠的氣魄,在這麼大的投資、這麼大的風波中,也那麼沉得住氣,像一個得道高僧一樣我自巋然不動。也看出李嘉誠為培養接班人不惜冒大風險、下大賭注。

確實,如果接班人能當大任,將李氏商業王國繼續擴張,那麼,多大的風險多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雖然李嘉誠經常告誡公子:“凡事要低調。”但他又深知輿論對一個人事業的巨大推動力。因此,李嘉誠總是選擇最適當的機會,安排讓公子曝光亮相。

早在1985年,李澤钜才及弱冠,香港證券界泰鬥人物馮景德生前為他所持有的最後一間公司“天安中國”舉行開幕酒會,李嘉誠便攜帶李澤钜出席,爭取機會使他認識本埠商界的世叔伯。

1990年,萬博豪國嘉彙苑公寓在港推出前,長實集團公關部就精心安排,讓集團執行董事李澤钜接受兩家雜誌的采訪——連人帶房一並推向社會,反響甚佳。

1992年7月,新任港督彭定康視察葵湧的4號貨櫃碼頭,受到長實集團的隆重歡迎。澤钜、澤楷兩公子站在老爸兩側,李嘉誠特意將兩個兒子介紹給新港督。10月,彭定康宣布“總督商務委員會”名單,李澤钜名列其中。

曆來“商委會”有港府的“商政局”之說,地位權勢聲望,不言而喻。商委會共有18名商界名人和3名議員,惟有李澤钜年僅28歲,這顯然是本當由李嘉誠出任的公職“禪讓”給其子。

1992年4月,李嘉誠突然辭去彙豐銀行非執行副主席職務。眾說紛紕風波未息之際,超人與彙豐大班浦偉士“順水推舟”,讓李澤钜進入彙豐董事局。

如此顯赫的位置,繼“包大人”包玉剛之後,便是“李超人”李嘉誠,怎麼也輪不上後生晚輩李澤钜——眾人自然明白,李澤钜便是李嘉誠,兒子接班,步步變為既成事實。

在商界,靠的是朋友。社會關係是頂頂重要的。李嘉誠自然深諳這一點。

香港,秉承中華民族的傳統,大商家多屬家族性質,講究論資排輩。單憑李澤钜的資曆,是不足以與香港商界老一輩的大商家平等交往的。中國式經商,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前輩晚輩分得很清。

因此,李嘉誠帶著李澤钜認識商界那些世叔伯和政府首腦,人們不看僧麵看佛麵,自然為日後李澤钜主持大政打下牢實的基矗這是他深深熟悉中國式經商風格的精明之舉。

後來李澤钜並沒有接受父親的安排,而是另立門戶,成立了“盈科拓展”,在加拿大開拓出自己的天下,而把香港的家業繼承留給了弟弟李澤楷。李澤楷上任後,也是大刀闊斧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令世人刮目相看。

李嘉誠對兒子的苦心培養,是既符合中國傳統,又結合了西方社會的合理因素,他的兩個兒子終於不負父望,子承父誌。李嘉誠通過自己的努力,避免了中國家族富豪曆史悲劇的重演,使自己的家業得到了繼承發展,他的創業精神也得到了發揚光大。李氏家族企業有望在新世紀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