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僉載》裏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伯樂讓他兒子帶著《馬經》出去尋找良馬。一年過去而一無所獲,伯樂再次讓兒子外出按圖索驥,兒子一肚子不高興,出門看見一隻癩蛤蟆,便返回家中鄭重其事地對伯樂說:“孩兒尋找到一匹良馬,跟《馬經》上畫的大致一樣,但是不能將它買回來。”伯樂問:“為什麼呢?”伯樂兒子繪形繪色地說:“這匹馬,頭顱高隆,雙目突出,脊背直而有紋理,隻是蹄子不能像良馬那樣奔馳。”伯樂聽了說:“原來它好蹦跳,不能勝任良馬的美稱啊!”二人相顧大笑,伯樂兒子遂免了找良馬的苦差。這個故事實是諷刺那些吹得自己如良馬、實則癩蛤蟆的人物,就如三國之馬謖,自覺才氣過人,平日就好論軍計,吹牛皮。劉備臨死前囑咐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惜諸葛亮沒當回事,最後,落得損兵折將,自己也差點被司馬懿活捉了去。
但是,我們也該認識到,吹牛作為一種包裝自己的手段,不管古今,效果還是很好的。而且吹牛者並非都無真才,隻是求官無門,隻得吹牛以搏上位了。有人曾說過:“吹牛者,以其實不副所其言,定知羞而後勇,發憤以及其辭。複吹之,則複發憤之。成年累月,才學既增者難估量也。”依此足見,世俗之人口中的“吹牛”其實就有人敢於大膽並且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目標。這會讓更多的人監督你,給你更大的動力,豈不比沉默中的孤軍奮鬥勝強數倍?另外,從醫學角度講,“吹牛”更是一項刺激腦中樞,激活大腦的絕佳運動呢。
幾千年來,中國人曆來以能夠“內斂”為衡量一個人德行的標準,更以能夠培養出具有“內斂”性格的人為教育的最高目標,可是顛覆傳統的厚黑學卻要提倡張揚地吹牛。你不吹人家就不知道你有本事,你不吹別人也要吹,到時候人家得了官、進了階,你想想,我有哪方麵不如他呢?隻是因為他吹牛上位了。因此,吹牛對於求官升職來說,實在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當然,“吹牛”決不等同於瞞天過海、脫離現實、鋪天蓋地的胡說。“吹牛”要吹得有“技巧”,有效果,有時有晌,有分有寸。隻有做到了“好吹牛”、“吹好牛”,我們才能說“吹牛好”。
所以,請義無反顧地“吹”出自己來吧!用“吹牛”代替曾經的膽怯和羞赧,借“吹牛”告別過去的黯淡與平凡。你會發現,“吹牛”的確能夠使人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