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大河有水,小河滿,讓下屬與自己各得其所——在競爭與合作中達到雙贏(1)(1 / 3)

如龍舟競賽,要想在競爭中獲勝,所有的船員不僅需要朝一個方向用力並且還應當講究步調統一。對於管理者來說,無論其手下有多少傑出的員工,如果無法讓他們團結協助,那麼就很難讓他們的才能真正的發揮出來。因此管理者應當懂得怎麼去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使內部達到和諧統一,這樣,才能規避人才的劣勢,形成強強聯手。

成就動機效應——強烈的成功欲望將會是領導者的動力

“成就動機效應”是指一個人在完成某種任務時,力圖取得成功的動機。

成就動機在人的動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類適應社會的動力源泉,是人類的抱負、雄心和獲得成功的強烈衝動,甚至決定著人們在人生的攀登中最終達到的高度。成就動機對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作用。它像一架強大的發動機,激勵人們努力向上,在前進道路上克服各種困難,取得一個個成就。

成就動機效應就如我們的肚子餓了時,需要吃東西,便產生了尋找食物行為的動力般。它是個人為自己所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去學習、努力的動機。

很多成功的領導者,之所以能夠在自己的領域拓開一片天空,除了他們自身超群的工作能力和豐富經驗以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具備強烈的成就動機,從而具備追求成功的堅強意誌,滿懷豪情不斷地去追求成功。成就動機使他們無論在多麼撲朔迷離的環境裏,總能夠遊刃有餘,明辨真偽,使形勢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他們知道,一定要前進,不管是進了一寸還是一尺,最重要的是每天都在進步。他們從不認為生活是可以得過且過的,對他們來說,每一天都是新的。

美國希爾頓飯店的創始人希爾頓,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強烈成就動機的領導者。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時候,美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希爾頓連同他的飯店也陷入了困境,債主不斷向他催債。有一天,希爾頓偶爾看到了沃爾多夫飯店的照片:6個廚房、200名廚師、500位服務生、2000間客房,還有附屬私人醫院與位於地下室旁的私人鐵路。他把這張照片剪下來,在上麵寫上“世界之最”,走到哪裏,就把這張照片帶到哪裏——開始時放在皮夾裏,後來有了書桌後,就放在玻璃板下。18年後,即1949年10月,希爾頓終於買下了沃爾多夫飯店。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一定要擁有沃爾多夫飯店”的強烈的成就動機,希爾頓恐怕很難在多年的奮鬥之後,達到這樣偉大的目標。

通常而言,一個具有很高成就動機的領導者,往往具有以下一些行為特征:

1.在挫折和困難麵前表現出極強的韌性和毅力。他們深知,通向成功的道路從來就不會很平坦,他們對於各種困難和挫折都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許多卓越領導者在挫折麵前表現出來的冷靜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執著精神令人歎服,令人感動。

2.具有很強的事業心和進取心,他們大多將事業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放在生命的第一位,將事業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

3.很強的自主性是他們的又一共同特征,不需要太多的大道理,也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刺激,他們都會自主、自發地向著目標前進。而且,他們還會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機會做好各種準備。對他們來說,成就動機就是最大的驅動力。

4.期望能力得到充分展現,因此他們總是尋求那種能使其才華得以充分發揮的工作環境,而將物質上的回報放在次要地位。

他們總是眼睛盯著前麵,盡管他們會比常人獲得更多的榮譽和成就,但他們從不留戀過去取得的成績。在他們心裏,拿下手頭的任務,取得新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5.不喜歡憑運氣獲得的成功,成敗機會基本對等的工作任務對他們最具吸引力。他們不喜歡風險太大的工作,因為這種工作受控性比較弱,運氣的成分很大,這種帶有太多偶然性的工作無法滿足他們的成就需要。他們也不喜歡沒有風險的工作,這種工作誰都可以做,無需太多努力就能取得的成功無法對他們的能力構成挑戰。他們務實,不虛妄,大多都是積極進取的現實主義者。

6. 他們追求可以看得見的進步,因此他們總是想辦法得到有關工作成果的及時、明確的反饋信息和評價,從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進步,還需要在哪些方麵加倍努力。

一個沒有成就動機,或者成就動機不強烈的領導者,在工作中常會不思進取,陷於被動,事事由環境、他人來推動自己,常會陷於因循守舊的局麵,最終使自己的事業不適應形勢,也會導致下屬人心渙散,使整個組織彌漫著萎靡不振的氣氛,最終導致失敗。

可以說,成就動機效應是每個成功的領導者首要的心理素質。

作為一個組織中的靈魂,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事業會勝利,那麼誰還會信心十足地跟著他呢?領導者不但自己要信心十足,同時還要鼓勵下屬和員工,讓他們像自己一樣幹勁十足。他必須是一個宣傳鼓動家,而這宣傳鼓動的源泉,就在於自己那強烈的成就動機。就像項羽碰到秦始皇時說的那句話:“彼可取而代之!”如果沒有這樣的胸懷和欲望,就不要指望成就大事業了。有了強烈的成就動機,領導者才會不斷地去尋找新的目標;有了強烈的成就動機,領導者在工作中才會激情飛揚,樂觀向上,才會感染和激勵同事和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