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份,一直號稱能夠給全球通信業帶來革命的銥星公司向紐約破產法庭提出了破產清算申請,宣告該公司正式破產。
這個以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為首的幾家國際公司組建的銥星公司是經過近十年的策劃於1999年1月開始的正式運營。據統計這個覆蓋了全球的低軌道衛星網絡,為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衛星電話服務的銥星公司總共投入了50億美元該公司的銥星電話價格高達三幹美元,通話費用高達每分鍾七美元,一般用戶是很難承擔的。就連美國國防部這樣的為數不多的大客戶,也不過隻購買了八百部銥星電話而已。同時由於公司的設備和運營費用過高,致使公司負債累累,終於因債務過多而不得不宣告破產倒閉。
在我們的現實企業管理中,總是那樣一環緊扣一環,形成一個有機有序的生產流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含量不足”的。由此可見合力的形成是缺一不可的,我們要重視其中任何一項的作用。要自信,自強。要有自我,但不能過分突出自我。
企業生產經營有如人體內部的生命生理活動,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生化反應。上述對應比喻的“8種氨基酸”是基礎的“必需氨基酸”,隻有紮紮實實的攝取、吸收、完善這“8種氨基酸”,才會進而轉化成更多的十幾種“非必需氨基酸”,來完成企業生命的正常活動。那些企業的願景、策劃、文化、信息庫、溝通、品牌、實力等等……都是基於這“8種基本的氨基酸”的。可見,企業與人體生理活動一樣,“組成人體蛋白的八種氨基酸,隻要有一種含量不足,,其他七種就無法合成蛋白質。”如何係統的一個不漏的做好這八大基礎工作,就是保持一個健全企業生命活力的關鍵。
對於現在的企業而言,技術和市場是缺一不可的,隻看事物的一個方麵,而沒有看到另外一方麵必然導致失敗。有了協調,就有良好的發展。各自為陣,各持己見,必定產生內耗,損害組織或企業的根本利益。在係統管理與決策時,要做到:
(1)當在即將作出決定之前,要重新再重點分析一下薄弱環節的影響力,設法先除去隱患,保證原有計劃順利實施。
(2)要進行全盤統籌規劃,要認識到各項要素都將起到應有的重要作用。
(3)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要人為地忽略某一環節,更不能在思想上否定其作用,要讓它們各盡其職,在整體效應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來。
蟻群效應——簡潔高效,應對環境的變化
“蟻群效應”是人們從螞蟻群體的組織和分工中總結出來的靈活的組織建設和運轉方式。螞蟻有嚴格的組織分工,但它們的分工能夠迅速根據環境作出調整。蟻群效應之所以成為 “高效”的代名詞,正是在於通過組織結構和崗位設置發揮了團隊成員的組織能力。
充滿彈性、以“效率”為中心的組織和分工就是“蟻群效應”。
螞蟻是有著嚴格的組織分工的,但它們的分工能夠迅速根據環境作出調整。比如,螞蟻發現食物後,如果有兩隻螞蟻,它們會分別走兩條路線回到巢穴,邊走邊釋放出一種它們自己才能識別的激素做記號,先回到巢穴者會釋放更重的氣味,這樣同伴就會走最近的路線去搬運食物。一隻螞蟻搬食物往回走時碰到下一隻螞蟻,會把食物交給它,自己再回頭;碰到上遊的螞蟻時,將食物接過來,再交給下一隻螞蟻。
蟻群效應之所以成為了“高效”的代名詞,正是在於通過組織結構和崗位設置發揮了團隊成員的自我組織能力。
第一,在內部分工中,建立彈性運作的工作鏈。過於細化的分工,雖然有助於每一個環節上的成員專心於自己手頭的工作,卻常常會由於上下遊互不相通而造成工作鏈的孤立、脫節或延遲。而在蟻群中我們可以看到,螞蟻搬食物的具體分工是每隻螞蟻根據上下遊夥伴的工作需求作出調整。在企業管理中,這就需要實現不同崗位之間的替補與支持,從而使整體效率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第二,在對外界信息的傳遞過程中,蟻群的每個成員都是信息源,同時也是接受、篩選信息的處理方,由此構成一個以組織成員為節點的信息網。這種信息傳遞方式放在企業組織中,也就意味著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和多維的信息溝通渠道,而不是在寶塔式管理結構中,單向命令式的信息傳遞方式。這樣,不同層麵的決策者可以從信息源直接獲取決策數據,從而建立一種以外界市場環境和顧客需求為導向的決策方式。
例如,在北京有一家大型零售連鎖店就運用了彈性運作的工作鏈來調整其物流倉儲中心的工作流程。以前,該倉儲中心用區域方式撿貨,如果上一手沒有完成,下一手隻能等著。由於每個人的工作速度有差異,而且因為倉儲中心的商品品種很多,即便同一個人對不同商品的工作撿貨速率也存在差異,這種區域方式撿貨容易造成老是有人在等待別人完成工作以便接手的情況。螞蟻模式則是,一個人不斷撿出商品,一直到下遊有空兒來接手工作後才再回過頭去接手上遊的工作。為了提高這一工作鏈的整體效率,他們把速度最快的員工放在最末端,速度最慢的放在最上遊,運用螞蟻模式,使生產效率比以前提高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