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填補市場空白。
無論多麼完善、多麼成熟的市場都不可能長期不變。實踐證明,隻要廣開思路,尋找差異,將差異市場培育成型,完全可以在成熟市場中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市場是由形式多樣、需求各異的客戶群體所組成的,並且這種消費需求將會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著。因此,市場差異始終存在,商機隨處可見,即使是傳統產品,企業領導者也大可不必顯得無所適從,關鍵在於你如何填補市場空白,或是市場中的空白區域。
填補市場空白也是有方法可尋的。可以采用市場細分的方法。市場細分就是依據客戶需求的差異性,把某個產品的整體市場劃分為若幹個客戶群體的行為或過程。具有獨特性的產品才能更好的填補市場空白,但是,產品的獨特性必須是對客戶有特殊價值的,否則就不會帶來差異化的價值。一個成功的具有差異化的企業擁有為其客戶創造價值的特殊方式,這些方式能帶來超出所增成本的溢價,在當前買方市場的情況下,企業必須注意這一點。
毛毛蟲效應——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及習慣
“毛毛蟲效應”是指因喜歡跟著別人前麵的路線走而導致失敗的現象。
“毛毛蟲效應”是一些科學家根據法國心理學家家約翰·法伯曾經做過的一個稱之為“毛毛蟲實驗”總結而來的。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將許多的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並讓這些毛毛蟲首尾相接,圍成一圈,與此同時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鬆葉。不一會兒,毛毛蟲便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就這樣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在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這些毛毛蟲最終因為饑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
這些毛毛蟲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如果我們憑空想象的話,會認為這些毛毛蟲會跟我們人類一樣,會很快厭倦這種毫無意義的繞圈而轉向它們比較愛吃的食物的,但讓人遺憾的是毛毛蟲並沒有這樣做。為此這些毛毛蟲也付出了生命,但沒有任何成果。其實,當我們看到這種景象的時候多麼的希望哪怕是有一個毛毛蟲能夠破除尾隨的習慣而轉向去覓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在工作,我們也會經常犯毛毛蟲似的錯誤,思維存在惰性,目光短淺,害怕風險,缺乏膽識和魄力,缺乏創新的思想,對於那些“輕車熟路”的問題,會下意識地重複一些現成的思考過程和行為方式,因此很容易產生思想上的慣性,也就是不由自主地依靠既有的經驗,按固定思路去考慮問題,不願意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
現在想想,做生意賺錢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有一年,由於蘋果長勢喜人,因此市場預測表明,該年度的蘋果將供大於求。這就使眾多的蘋果供應商和營銷商暗暗叫苦連天,他們似乎都已做好了蒙受損失的心理準備了!可就在大家為即將降臨的損失長籲短歎時,聰明的某甲卻想出了一個絕招!他想:如果能在蘋果上增加一個“祝福”的功能,就準能賣個好價錢!隻要能讓蘋果上出現表示喜慶與祝福的字樣兒,如“喜”字、“福”字。
於是,當蘋果還長在樹上時,他就把早已剪好的紙樣貼在了蘋果朝陽的一麵,如“喜”、“福”、“吉”、“壽”等。果然,由於貼了紙的地方陽光無法照到,蘋果上也就留下了一個個福”字,“喜”字、“吉”、“壽”等由於他的別出心裁,當這樣少見這樣有創意的蘋果一問世,就供不應求。正因為他的蘋果有了別人所沒有的這種全新的祝福功能,最終使他在該年度的蘋果大戰中獨領風騷,賺了一筆大錢!
轉眼間到了第二年,他的這一手很多的果農都學會了。但仍然是他的蘋果賣得最火,為什麼呢?因為他的點子想得更加絕妙,他的蘋果上不僅僅仍然有各種“字”,而且還能鼓勵青睞者“成係列地購買”。原來,聰明的他早已將他的蘋果一袋袋裝好,且袋子裏那幾個有字的蘋果總能組成一句句“祝你壽比南山”,“祝你們愛情甜美”,“祝您中秋愉快”,“永遠懷念你”,等等甜美的祝詞,人們再度慕名而至,紛紛買他的蘋果作為禮品送人!
對於任何問題的解決要不斷地創新和與時俱進,而不能禁錮於以往的僵化模式中,這樣才能夠適應時代變化及自身發展的需求。時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著,我們每個人也是在不斷地成長和發展著,惟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創造,擺脫自己頭腦中的思維定勢,不再因循前人的足跡,而是另辟一條屬於自己的蹊徑,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