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企業也是同樣的道理,誰能拿一副雜牌去打敗對手的同花順呢?當然不能。作為一個公司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時下達明確的命令,部門就會各自為政,公司處於混亂狀態,企業離破產也就不遠了。這種情況通常不是員工的過錯,而是決策層的問題。而作為決策層,想要得到一副同花順,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要給員工發出明確的指令。
第二,思路必須是非常清晰的;這個是可以從定律同花順實驗中看出來的。
明確的指令,必須要包括做該事項的目的、內容、有關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建議的處理方法,這些不能出現類似於“可能”、“應當”等字眼,都是不能模棱兩可的。否則,員工們將會感到茫然失措,要麼就會各行其是。
組織行為的效率總是與清晰的目標和明確的指令分不開的。而領導者作為發令者,必須保證指令的明確和相對穩定性,才能使下級正確理解領導的意圖,並且製訂出詳細的計劃去完成任務。
然而有的領導在發布指令時含糊不清,甚至用“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也沒有想好該怎麼辦”這樣模棱兩可的詞語來指示部下,除了別有用心,就是沒有主見,這樣的領導永遠也不能讓組織成員拿到同花順。
另外,明確的指令還必須要包括保持命令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朝令夕改的領導作風不僅會讓下屬無所適從,也會顯露你決策能力的草率,久而久之會讓下屬對你的能力和命令都產生嚴重懷疑,公司的管理和控製都會變得非常被動。
吉格勒定理——隻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要設立遠大的目標
“吉格勒定理”是由美國行為學家J·吉格勒提出來的,指的是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
著名的管理大師杜拉克曾經在《管理實踐》一書中指出了管理的五大基礎之一是製定目標。他認為:管理者要完成的任務必須來源於公司的目標。所有組織都會因目標和獲取目標成果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沒有一個願景目標,企業就不會有長久的市場競爭力。
許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們缺少雄心勃勃、排除萬難、邁向成功的動力,不敢為自己製定一個高遠的奮鬥目標。很多人認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但是,世上被稱為天才的人,肯定比實際上成就天才事業的人要多得多。這是為什麼呢?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個認定的高遠目標,他最終也將一事無成。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
在他18歲那年,齊瓦勃便來到了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當他一踏進這個建築工地,在齊瓦勃的心裏麵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
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的建立者齊瓦勃出生在美國的一個鄉村,他也隻受過很短的學校教育。盡管如此,齊瓦勃卻雄心勃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大事。
一天晚上,同伴們都躺在自己的床上,由於還早大家都沒有困意,便閑聊了起來,唯獨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這恰巧被到工地檢查工作的公司經理看到了,問道:“你跟他們做一樣的工作,你學那些東西有什麼用啊?”齊瓦勃說:“是的,我是在同他們做著一樣的工作,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不是嗎?”那些同伴們聽到了他的一番話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有些人便諷刺挖苦齊瓦勃,他回答說:“人各有誌,我現在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一直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的升到了總工程師、總經理,最後被卡內基任命為了鋼鐵公司的董事長。
多年以後,憑著自己對成功的長久夢想和實踐,齊瓦勃終於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鋼鐵公司,並創下了非凡業績。齊瓦勃完成了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
我們都應該向齊瓦勃那樣,一開始心中就懷有一個高的目標,這樣就意味著從一開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裏,以及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的前進,至少可以肯定,你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
在一家公司中,每個員工會有自己的目標,企業也會有一係列的目標。既然一般人對成功都懷有期盼,那麼由個人組成的企業則更是如此。一旦個人和企業兩者都沒有同時獲得成功時,為了提高企業的工作績效,企業就有必要對所有的目標有統一清醒的認識了。那麼具體的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