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術
1
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奠定長期交往的基礎..
交際場合中,讓人人都滿意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不管在哪種場合,注重
自己形象的人,一定不會惹人討厭。萬事開頭難,人際交往也一樣,為了積累人脈
財富,我們一定要做好開頭功課,也就是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奠定長期交往的基礎。
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通過言行舉止獲得。我們不僅僅要注重穿著打扮,更
重要的是內在素質。這就需要有優雅的舉止和文明的談吐。
飯局中,我們麵對很多不熟悉的人,初次交往,別人會從我們的行為表現上
來推斷我們對他的態度、認可程度,我們的性格以及為人處事方式等。如果他認可
我們,這座人脈橋梁就搭成了。
在飯局這個特殊的場合,因為酒精的作用,很多人喝了點酒就忘記自己是誰了,
一掃之前文雅的形象,變得粗俗無禮。那些無意之中“不入流”的言行舉止,真是
毀你沒商量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細節上下工夫,更為敏銳、殷勤或體貼,從而贏得
對方的好感。
陳翔是一家建築公司的老板,他白手起家打下了一片天地,在業內小有名氣。
一次,陳翔在酒樓約見一位客戶談生意,還帶上了助理。他們邊喝酒邊聊天,
氣氛還算不錯。
他們點的菜中有一道是糖醋魚,有湯汁的。服務員可能有點緊張,上菜的時
候一不小心把湯汁灑出來了,恰好灑在了客戶身上。服務員趕忙道歉,幫他擦衣服。
客戶勃然大怒,一邊拍桌子一邊罵人,把那個年輕的服務員嚇得除了連聲道歉再也
說不出別的話來。
酒樓經理來了,客戶還罵罵咧咧。陳翔打了圓場,對酒樓經理說:不要緊的,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
術
客人喝醉了。然後勸了一下客戶,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之後那客戶打電話想再次洽談生意的事,陳翔卻禮貌地拒絕了。助理不理解:
到手的肥羊怎麼不要了?陳翔說:“他遇事太衝動,不像是能穩住大局的人,如果
我們與他合作,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磨合不好而節外生枝。”
人際交往無小事,任何細節都會決定你辦事情是否能夠成功。尤其是在商務
飯局中,你的穿衣打扮、舉止談吐,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一個事業成功的人,如果在飯局中不注意細節,給他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那麼路隻會越走越窄。相反,一個事業不是很成功的人,如果能夠在細節上下工夫,
處處遵守禮儀,舉止談吐非常文明,給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那麼他的路會越走越
寬闊。
參加什麼類型的飯局,就要準備什麼類型的衣服。一般的同學同事聚會,最
好簡單隨意,才不會讓人產生距離感;如果是嚴肅的商務宴會,最好穿上正裝,顯
得正式。男士打領帶,女士拎提包、噴香水、戴首飾等,都要符合身份和場合。
做服裝外貿生意的冰冰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對一些女士應該注意的細
節毫不在意。
一次,冰冰應邀參加服裝協會舉辦的一個酒會。她穿著簡單的牛仔褲和
T恤,
隨意拎了個布包,就來到了酒會上。
酒會上人挺多,都是業界小有名氣的企業家或設計師。酒會在一個知名的大
酒樓舉行,酒樓金碧輝煌,客人們一個個光鮮靚麗。冰冰頓時感覺自己像隻醜小鴨。
趁著酒會人多,她偷偷跑回家了。從那以後,她慢慢改變了自己隨意的性格。
除了外表的衣著裝扮,體現良好形象的最好方式就是禮儀形象。每當看到那
些小有成就卻形象猥瑣或乖戾的人時,我們都免不了替他們覺得惋惜。形象不佳的
人隻會惹人厭煩,擁有美好形象的人才會受人擁戴。
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實用藝術、交際方式或
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任何場合都有特定的禮儀需要遵守。這些禮儀並不是繁文縟節,不是客套作秀,
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則。一個懂禮儀的人,能夠讓大家從外在形象上看出他的內
在修養。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受大眾歡迎的人,要想在某一個圈子裏如魚得水,我們
就必須遵守相關禮儀,從細節上打造自己,給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
比如禮節方麵的修養。與陌生人初次見麵,要懂得寒暄。“請”“謝謝”“您”“對
不起”、“不要緊”等禮貌性用語是絕對不能少的。
比如語言方麵的修養。這就要求我們語言得體、禮貌。平時要多加強自己的
知識素養,知道遇到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談話中要注意不能追問別人的隱私,
不能直接指責對方。言語文雅,尊重和諒解別人,這是有教養的表現。
比如學識方麵的修養。尤其是在商務飯局中,一個見多識廣,又懂得恰當談
話方式的人,一定會獲得大家的尊重。而無知無畏、不學無術的粗淺之人將會受到
社會和他人的鄙視。
2
適度自我暴露,
有利於贏得他人好感..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
術
有些人以為擅長交際就是巧舌如簧,就是能說會道。當然,說話是人際交往
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但隻有說到點子上,我們才能贏得對方的好感,從而與對方
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在飯局中,為了達到宴請的目的,有的人想方設法與對方套近乎、拉關係,
但對方始終不鹹不淡,與我們保持距離。原因就在於對方不信任我們,不願意透露
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時我們不妨主動地表露自己的想法,來換取對方的真心相待。
我們不難發現,人緣好的人大多是那些性格坦誠的人。人和人交往,貴在相知。
樂於和別人推心置腹、襟懷坦蕩,的確具有一種強大的人際吸引力。與人坦誠相待
的人會給人這樣的感覺:人品可靠、為人親切。人們喜歡與這樣的人交往,也樂意
把自己的真實想法透露出來,與他們成為好朋友。
這種人際交往的技巧,在心理學上的理論是“自我暴露定律”。自我暴露定律,
171
是指在人際交往中適當地展露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想法,更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理
解和支持。因為你的自我暴露、自我坦白,會讓對方感覺到你是一個真實的人,容
易贏得別人的好感。
有句話說:“山與山之間的距離是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心。”可見,要想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掏心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人際交往中,適度的自我暴露可
以促進心與心的交流,增加親切感。
我們知道,公眾人物非常在意自己的言行,擔心稍有不慎會影響自己的聲譽,
所以他們盡量不暴露自己的弱點。但世界壘球王史蒂夫
.加夫卻不是這樣的。
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史蒂夫
.加夫受到一個記者的采訪。記者問他:“你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
哭過嗎?”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人們素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觀念,何況他是
一個人人敬仰的體育明星呢!怎麼能承認自己哭過,承認自己存在懦弱的一麵呢?
可是,史蒂夫
.加夫非常肯定地回答:“當然,我哭過。”在眾人詫異的眼光
注視下,他繼續說道,“我覺得在情不得已的情況下掉眼淚更像個男子漢,因為這
表現了你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此話一出,史蒂夫
.加夫的粉絲們更加喜歡他了,而以前不是他粉絲的觀眾
也成了他的粉絲。因為他這種坦率,讓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明星,看到他實實在在
的樣子。
能夠適當自我暴露、不掩飾自己缺點的人,給人們以真實、立體、不虛偽、
不造作的印象。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喜歡這樣的人,願意對他們敞開心扉,讓他們
進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與其成為互相信任的朋友。
所以,當你想贏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時,不需要說多少好聽的話,隻需向對
方表露自己的真實感情和想法,就很容易達到目的。
不過,自我暴露要適度。有的人總向別人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己,容易被人當
作適應不良的自我中心主義,這樣不可取。
同時,自我暴露不是指暴露隱私,而是向對方主動展示你的愛好、思想和特點。
何瑤雖然酒量小,但在酒桌上從來都不閑著。她總是能與酒桌上不太熟的人
建立密切聯係,讓陌生人也變成好朋友。所以,她的朋友圈子非常廣。大家給她的
評價都是“坦誠”。
一次,何瑤與同事吃飯,同來的有同事的幾位好友。同事還怕何瑤感覺不自在,
誰知道一頓飯吃下來,何瑤就與他們成了朋友。
隻見何瑤對那位靦腆的朋友笑著說:“等會兒咱們去唱歌吧。我可喜歡蔡琴了,
我喜歡她的大氣。”
那位朋友便接著說:“我也挺喜歡,不過我還是喜歡現在的流行歌曲,比較
明暢。”
“還說呢。我昨天竟然把珍藏好久的蔡琴的
CD給弄丟了,傷心了半天!”
“不要緊的,我有一個朋友能搞到蔡琴的CD。
”
就這樣,何瑤跟她談到了辦公室的情況,兩人相談甚歡。
自我暴露,適當說出自己的喜好、經曆過的事情,就是為了讓對方感覺你想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
術
跟他深談。而見麵就說“今天天氣不錯”“這酒店裝修真漂亮”此類客套話,讓人
感覺隻是一般的交流,轉過身就會彼此忘記。
美國總統奧巴馬得到民眾好感,很大原因在於他的親民形象。奧巴馬的夫人
米歇爾也深得民眾好感。這是因為民眾感覺米歇爾是一位個性爽朗的女人,她真摯
而誠懇,從不矯揉造作。奧巴馬在民眾心目中也是這樣的形象。他們讓民眾感覺到,
總統與百姓的距離很近,心也貼得很近。
在公眾電視節目中,米歇爾基本不談政策綱領,而是打人性牌,大談奧巴馬
的生活趣事。米歇爾爆料自己的丈夫從來不會整理床鋪,她的語言詼諧幽默,讓觀
眾感覺到他們是一對普通的夫妻,而奧巴馬總統在她的講述中更具有人情味。
奧巴馬也是同樣率真。有記者問他:“當選後,你的太太說了什麼?”奧巴馬
幽默地說:“她說,‘那你明天早上還送女兒上學不?’”米歇爾則大笑:“我沒說,
我可沒這麼說啊!”夫婦倆眼神裏傳遞的都是真摯的感情,默契而有趣。
一般而言,在交談中,我們往往擔心暴露自己的真實情感,並試圖隱瞞自己
的內心,以防對方對自己產生不好的感覺。而自我暴露的奧妙正在於它克服了人們
認生的心理,讓人們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想與我們親近的感覺。
自我暴露能讓我們擁有絕佳的親和力,因此,無論到哪種飯局中,無論有多
少陌生人,我們都能很快就有“熟人”,也會因此而擁有更多的朋友。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
—
3
察言觀色,從賓客的
言談舉止窺視他的心靈..
有句話說:“要想釣到魚,就應該先知道魚兒心裏在想什麼。”與人交往時,
如果想要用最好的辦法最快達成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弄清楚對方的真實想法。正所
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飯局是人際交往的日常場所,中國人很多事情都是在飯局中談成的。飯局交
際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並非人人都能敞開心扉。除了日常的親朋好友聚會,一般
的商務聚會上,都是“利”字當先。隻有利益,才能讓人心動。那麼怎樣做才能迅
速打開他人的心扉,看出他在想什麼呢?這就需要我們主動出擊,從對方的言談舉
止中窺視他的心靈。
察言觀色,這是一種基本的交際能力。個中高手往往能夠從對方的外在形象
推斷他內心的想法,從而抓住談話的主動權。
清光緒年間,周炳記木號鋪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那時清政府不體恤民情,每年都向木號鋪索取幾千兩銀子的稅貼。為了少給
政府繳納稅貼,木號鋪的老板們都想通過給知府送禮來達到目的。可是知府大人自
稱廉政,不接受送禮。周老板感到十分為難。
一次,聽說知府大人要為母親做
80歲大壽,周老板知道知府是位孝子,如果
能打動老夫人,這事準成。於是,周老板通過多方打聽,知道了老夫人喜歡花。可
正值寒冬,哪裏有花呢?周老板靈機一動,想到一個辦法。
當天,周老板帶太太來賀壽。周太太一下轎,丫鬟們就用綠色的綢緞從大門
口一直鋪到後廳,周太太在綢緞上款款而行,每一步都留下一朵梅花印。老夫人驚
喜不已,忙請他們入席。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
術
宴席中共上了
24道菜,周太太也換了
24套衣服,每套衣服都繡著一種花,牡丹、
桂花、荷花、杏花……看得老夫人眼花繚亂,眉開眼笑,與周太太拉起了家常,關
係甚為親密。
眼看獲得了老夫人的青睞,周太太不失時機地向老夫人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老夫人聽了,與知府一番言談,少繳稅之事就輕輕鬆鬆地成了。
與人交往,需善於投其所好。這就要求我們多了解對方的喜好,通過向人打
聽或察言觀色,來獲得有用的信息,從而與對方拉近關係。
在飯局中,我們與陌生人打交道時,不可能一下子就看穿對方,都是要在一
步步的交談中觀察出來的。有些人粗心大意,不注意細節,不會看對方臉色說話,
下場往往很慘。
趙宇和劉梅談戀愛三四年了,遲遲未能結婚,因為劉梅的父母不同意。為了
能盡快結婚,趙宇總是盡可能去討好未來的老丈人。
一次,未來老丈人因病住院,趙宇覺得顯示自己孝心的機會到了,就忙前忙後,
端茶送湯,讓未來老丈人感動了,答應了婚事。
未來老丈人出院後,趙宇為慶賀老人康複,特地去酒店訂了桌酒席。一家人
和和氣氣、熱熱鬧鬧地吃開了。
趙宇想到老人病剛好,不能喝酒,就讓服務員先給他上一碗米飯。米飯來了,
劉梅的叔叔就說:“你這幾天辛苦了,我還沒好好敬你一杯,怎麼就先吃上飯了呢?”
趙宇忙說:“不是我,是伯父要飯。”然後把飯恭敬地放在老人麵前。
老人本來還笑著的臉突然就僵住了。趙宇並沒有發覺。175
趙宇酒量不大好,幾杯酒下肚後,就有些醉意了。他看到未來老丈人腳下有
一把鑰匙,就提醒道:“伯父,你鑰匙掉了。”老人的臉色立馬沉了下來,不再說一
句話了。趙宇繼續跟其他人喝酒,也沒有注意到老人的表情。
之後,趙宇滿心期待,等著未來老丈人點頭舉辦婚事,卻等來了劉梅一頓臭罵:
“我爸被你氣倒了,不就是吃了你一餐飯嗎,先是說我爸要飯,然後說我爸要死掉
了(鑰匙掉了),有你這麼講話的嗎!”
好心辦壞事,往往都是因為辦事的人不懂得察言觀色,導致話沒說好,事也
辦不成。
飯局交際有一個好處就是,吃飯喝酒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一點眼力,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
—
多一個心眼,了解對方並不難。
我們知道,人與人性格不同,有很多人麵對不熟悉的人時,都不會說太多的話。
他們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也就不知道他心裏到底在想什麼、我們到
底能否說服他來達到自己的目標。但我們不可能一直等下去,所以必須采取主動,
誘使對方有所行動。察言觀色的能力此時就派上了用場。
《孫子兵法》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大軍事家吳起善於用兵,在戰場上總能洞悉敵軍的想法,所以百戰百勝。
魏武侯向他請教道:“和敵軍對陣之時,如果不明白對方心裏在想什麼,我們
應該采取什麼策略?”
吳起答道:“應該采取誘敵之策。當兩軍交鋒的時候,我們先虛應一下,然後
退下陣來,借此機會觀察敵軍的反應。如果敵軍仍然陣容嚴整,不輕易追趕,那就
表明敵軍將領很有智慧;相反,如果他們沒有紀律地追趕,就表明這名將領是愚笨
無能的。”
試探法是探知對方心裏所想的有效方式。人們在試圖了解他人的想法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