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中有人把某人的過分熱情當作奉承、巴結,而對其嗤之以鼻。
老王人比較忠實,做人本分,他覺得身邊好人多,所以待人非常好。老王恨
不得自己吃點虧,也要幫助別人。尤其在酒桌上,他酒量並不好,卻幫朋友一杯接
一杯地喝。
一次同事聚會上,輪到一位男同事喝酒,他說自己肝不好,讓老王幫忙喝。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
術
老王本來已喝了不少,但想到同事身體不好,不忍心拒絕,也就答應了。
誰知道,其他同事也有樣學樣,都讓老王幫忙喝酒,老王隻好來者不拒。最
後喝得爛醉如泥,要別人架著才能回家。
按說老王這樣幫助同事,應該會贏得他們的真心,從而令彼此成為真正的朋友。
但事實正好相反,他們覺得老王真是個傻瓜,從心底裏看不起他。
在朋友圈子裏,不管哪個朋友有事情需要幫忙,老王都盡量幫。剛開始,朋
友們感激他,但是忽然哪一天老王實在幫不了了,朋友們的態度就變了,他們認為
老王是故意推托。
有人說:“沒有人會感激自己的仆人。”你對別人太好,就像仆人對主子一樣
忠誠、體貼,主子會感覺這是仆人理所應當付出的。那麼你再盡心盡力也難以得到
他人的肯定。
在卡耐基的成功人際交往思想中,有一個原則叫功利原則。也就是說,人際
交往建立在人的各種需求包括精神的、物質的需求的基礎上,即人際交往是為了滿
足人們需要的活動。維持一種人際關係是為了相互滿足需要的,而不是單方麵付出。
這也就是互惠互利。就如在市場上買東西,我需要你的東西,你需要我的錢,那麼
我們交換之後,就能得到彼此想要的東西了。
交換需要平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需要平等。如果付出大於回報,會讓人
覺得委屈;如果回報大於付出,也會讓人們心理失衡,認為對方有特別的企圖而不
自覺地在心理上疏遠他。不僅如此,總是對別人付出太多,久而久之,肯定會有一
些人被你的“過度投資”寵壞而開始利用你,占你的便宜或者不夠尊重你,覺得你
百依百順而不征求你的意見。187
為什麼在飯局中有些人很容易犯“過度投資”的錯誤?一方麵是其本身做人
就有這樣的缺點;另一方麵,很多人是被飯局中酒濃情濃的氣氛搞得失去了自我。
在飯局中,不管是為了擴大交際麵,還是為了達成目的,都千萬不要犯“投
資過度”的錯誤。那麼,怎麼把握這個度呢?
交往的空間距離要適當,不要靠別人太近。有些人與別人挨著坐,別人幾乎
都能聞得到他嘴裏的酒氣了,這是非常令人不舒服的。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霍爾有一個人際空間理論。這個理論得出了大量數據,要求人們在人際交往中要根
據相互之間的關係親疏、遠近以及類型來調整空間距離。
交往的廣度要適當。在飯局中,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你去對他好的,有些人
不符合你的交際原則,對他們就不要太熱情。但也不能對任何人都不熱情,讓人覺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
—
得你清高冷漠。過廣則容易濫,“濫交無友”;過窄則容易陷入狹窄的人際圈子而不
能自拔,形成排他性,疏遠了可交的益友,妨礙正常交往。
交往的深度也要適當。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有益的人,就要深交;反之,淺交,
或者拒交。
交往的頻率要適度。不要頻繁地請某個人吃飯喝酒。如果是關係好的朋友,
他會覺得膩煩;如果是一般的朋友,他會覺得你有所企圖。
總之,人際交往中,感情投資一定要有所保留,適當地與人保持距離。對別
人太好,付出太多,反而一無所得。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懂得付出,也要懂
得節製,要把握好感情投資的度。
8
巧用激將法,
說服對方有高招..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
術
人際交往是互惠互利的,我們免不了要求人幫忙,或說服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
在飯局中,我們費盡心思點了菜,喝了酒,但在談事情的時候往往會遇到“油鹽不
進”的情況。麵對那些軟硬不吃的人,用激將法最有效。
激將法是中國非常古老的計謀,它最初的意思是指用刺激性的話語使將領出
戰。心理學認為,希望受到尊重是人的普遍心理。你認為任務艱難,他偏說簡單;
你暗示他不能幹,他會說自己一定能勝任。使用這種正話反說的方法,激起對方的
自尊心,就可以達到說服他的目的。
三國時期,北方的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準備消滅劉備,並順便消滅東吳的孫權。
實力相對弱小的劉備無法與曹操相抗衡,就派諸葛亮去東吳說服孫權聯合抗曹。
關於是否答應諸葛亮的聯吳抗曹計劃,東吳的大臣分成了兩派,搞得孫權也
189
左右為難。諸葛亮見此,就采取了激將法。
諸葛亮假裝自己支持投降曹操,並獻計給周瑜說,隻要送兩個人給曹操,曹
操就會答應求和。周瑜問他送哪兩個人。諸葛亮說:“我聽說曹操修建了一座異常
華麗的樓台,叫做‘銅雀台’,裏麵有很多從各地選來的美女。他對東吳喬先生的
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有愛慕之心,曾說等他平定了天下就把她們安置在銅雀台,以
安度晚年。我看,不如就把她們送給曹操吧……”
周瑜聽後大罵曹操。諸葛亮忙勸說道:“將軍千萬不要生氣,用兩個女子換來
東吳的平安,不是很好嗎?”
周瑜怒氣衝衝地說道:“大喬是我家主公孫權的妻子,小喬是我的妻子!”
諸葛亮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這時候,周瑜已經被徹底激怒了,當即與諸葛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
亮製訂聯合抗曹的計劃。
哪個正常的男人願意別人強搶自己的老婆?諸葛亮正是利用了周瑜的自尊心,
正話反說,刺激他出戰。
激將法被廣泛運用,它在社會交往、家庭生活等很多領域發揮著重大作用。
在商務應酬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那些還沒等我們開口就擺出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架式
的人。說服這樣的對象,不妨采用激將法,激發其逆反心理。
開元年間,洛陽有位將軍叫裴文,他劍法超群。一次他親人亡故,就想請畫
家吳道子繪製一幅壁畫。
於是他擺下宴席,請吳道子喝酒,順帶還請了書法家張旭。席間,裴文向吳
道子請教畫壇之事,吳道子也傾心相談。酒過三巡,裴文道出自己的心事,並分別
給兩人送厚禮作酬謝。
但兩人頓時笑意全無,要拂袖而去。裴文以為他們嫌自己送的禮太輕,便急
忙道歉:“等畫作好,我再補上禮金。”
吳道子聽他這樣一說,更是生氣:“裴將軍不是太小看人了嗎?”說完又要走。
裴文覺得吳道子當眾給他難堪,非常生氣。他有個習慣,就是生氣的時候會
舞劍。於是他揮劍而起,嘴中還念念有詞:
“什麼畫聖,什麼書聖!都是欺世盜名!
光會舞文弄墨,連盡孝心都不能幫忙!還不如我手中這劍,還能斬妖除魔……”
兩人看到裴文邊舞劍邊怒罵,麵麵相覷,趕緊上前與裴文熱情握手,並解釋道:
“我們剛剛不是故意讓你難堪,隻是我們厭惡銅臭味,不想為了錢而出賣藝術。”然
後,吳道子靈感大發,當即在牆上作了一副巨型壁畫。
讓對方產生懷疑,擔心自己名譽受損,不得不站出來展示自己的“清白”。這
就是激將法取得的效果。
雖然說“請將不如激將”,但激將法也要運用得當,否則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一般來說,自尊心較強的人比較爭強好勝,我們對其可以運用激將法;但對
膽小怕事、謹慎多疑的人,激將法就不適用了。他會覺得你的激將語言是對他的奚
落,從而產生反感或怨恨心理。
用激將法的目的是說服對方,其出發點是對被勸說者的信任和愛護。要讓對
方感覺到你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愛惜他的才華,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9
“得寸進尺”地提要求,
對方才更容易接受..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
術
人際交往中,我們對人提要求難免偶爾會遭到拒絕。這時候,不能直取,要智取。
可以采取“登門檻”的方式來提要求,先提一個小要求,對方答應後再提一個稍大
一點的要求,對方會慢慢登上“門檻”,接受你的要求。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登門
檻效應。
對此,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隨機選擇兩組家庭主婦做實驗,分為
A組和
B組。他們先訪問
A組,請
求她們把一個小招牌掛在自己家的窗戶上。這些主婦們覺得這樣一個小招牌不影響
什麼,就都答應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又請求她們把一塊不太美觀的招牌掛在自
己窗戶上,她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同意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再次請求她們把一
塊大而且不美觀的招牌放在院子裏,結果有超過半數的主婦同意了。
他們去找
B組家庭主婦,直接表示希望將一塊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
在她們的庭院裏,結果同意這個要求的家庭主婦不到該組人數的20%。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登門檻效應”實驗。
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小要求,他人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更高的要求,
那麼這個人就傾向於答應這個更高的要求。
登門檻效應也叫得寸進尺定律,被廣泛應用於人際交往中。向別人提要求,
要想獲得別人的響應,就要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活中,這一效應運用之處很多。當男士遇見自己心儀的女孩時,如果他馬
上提出要和對方結為夫妻、共度一生,恐怕會遭到該女子的斷然拒絕,連做朋友的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
機會都沒有了。這時候,男士可以先設法拿到女孩的手機號,和她取得聯係,先做
個朋友,漸漸地再約她出來吃飯、看電影,隨著感情加深,最後向對方表達愛意。
在飯局應酬中,如果你想要提一個大的請求,而這個請求很有可能得不到對
方的接受,就可以從小要求開始,“得寸進尺”,不斷縮小差距,這樣他人通常比較
容易接受。
趙凱大學畢業後,很想進姐夫的公司上班,但是姐夫這個人做事非常講原則,
從來不任人唯親。趙凱打算請姐夫吃頓飯,算是拉拉家常,套套近乎。
趙凱剛畢業,沒有多少錢,就找了一個家常但是很有家的溫馨感的餐廳,同
時讓姐姐也一起來。剛開始,趙凱和姐姐、姐夫談談家事,讓姐夫覺得他成熟了很多。
酒過三巡,趙凱開始唉聲歎氣,訴說自己的難處:找不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沒地方住,等等。姐夫就寬慰他說:“需要時間,你要有耐心。”
趙凱見此,就試探性地提出一個小要求:“姐姐、姐夫,我一時半會兒也沒找
著工作,租房子也沒錢,能不能讓我先在你們那兒住幾天?找到工作我立馬搬走。”
姐夫本來擔心小舅子提出要在自己公司上班,聽到他沒提,就鬆了一口氣,
但隨即對小舅子抱有歉意,聽說他沒地方住,趕緊就答應了讓他在自己家住。
之後,趙凱住在姐夫家裏,每天顯出忙著找工作的樣子,實際上他根本沒找,
隻是做做樣子讓姐夫覺得他確實找不到工作。
一天,在飯桌上,趙凱對姐夫說:“我這幾天也沒事幹,要不跟你去公司打打
下手,讓我實習實習,鍛煉鍛煉?”姐夫隻好答應了,安排他去一個與他專業相關
的崗位。
在公司“實習”期間,趙凱表現得非常賣力,贏得了上司和同事的認可。“實習”
期結束,上司就向老板—趙凱姐夫推薦了趙凱。就這樣,趙凱順利地在姐夫公司
上班了。
在飯局中提要求的時候,最好事先設計好提要求的過程,再把大目標分成很
多小目標,按照事先計劃,結合現實條件,明確每一步該說什麼、怎麼說,這樣才
能逐漸實現大目標。這就是“得寸進尺”的方法。
雖說得寸進尺是個貶義詞,但放在聰明人身上,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循序漸
進”“有條不紊”。這就需要提前規劃,否則就容易出現“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現象。
總之,在飯局中求人辦事,可以采取“得寸進尺”的方式,由易到難,分步進行,
最終實現目標。
10
擊中對方要害,
迫使對方答應你的請求..
飯局中不敗的心理操縱
術
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以為會說就能辦成事,但在飯局中很多人一籮筐的話
其實說不到點子上,反倒犯了“禍從口出”的毛病。胡言亂語者不僅說服不了對方,
還可能會失去朋友,嚴重的還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打蛇打七寸”。意思就是在與對方鬥智鬥勇時,要抓住
對方的要害,從而把握住對方。在飯局中說話,我們最好小心謹慎,不要酒到肚裏
話亂說。說話的高明之處在於話不在多,關鍵是要說得恰到好處。
勸說別人時,要點中對方要害,抓住他的切身利益,占據主動,讓他不由自
主地放棄把拒絕的話說出口,而是重新思考,然後拋棄原先的想法,轉而接受和支
持你的想法。
戰國時,齊國人張醜被送到燕國做人質,後來兩國關係緊張,燕國人就想把
193
張醜殺掉。張醜得到這個消息後就想辦法逃走,誰知道逃到邊境處就被燕國的一個
官吏抓住了。
這時候,張醜見來硬的不行,就換了一種方式,他對那官吏說:“其實燕王要
殺我是因為他聽說我有很多金銀財寶,我說自己根本沒有,但燕王不信。”
看到官吏一副驚訝的樣子,張醜問道:“抓住我你有什麼好處?”
官吏說:“賞金是一百兩銀子。”
張醜笑:“你肯定拿不到銀子。如果你把我交給燕王,我就跟燕王說是你獨吞
了我的財寶,燕王還會放過你嗎?”
官吏想想張醜說的很有可能,害怕極了,就把張醜放了。
不是教你詐,摸清心理好辦事
——
蛇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它的“七寸”,人也有“七寸”,也就是他最重要、最
脆弱的地方。與人談判的時候,如果能抓住這個“七寸”,我們就能製其全身了。
在飯局中,要想達成目標,可以提前了解這個人的“七寸”,或者在飯桌上察
言觀色,找出對方的“七寸”。抓住對方的心理要害,就可讓對方心甘情願為你所用。
寧斌是一家汽配店的老板,店裏員工大都跟著他幹了好幾年,店的規模擴大了,
利潤也不錯。
但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寧斌發現總是有一些小零件莫名其妙地“失蹤”。寧
斌明察暗訪,但沒發現到底是誰幹的。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寧斌發現了輪胎裏塞著小零件,他頓時明白了,一
定是某個員工手腳不幹淨,與外麵的人勾結牟利。而且,寧斌還知道了這個員工就
是公司的元老級員工小張。
這個小張原本做人本分,並且業務熟練,寧斌舍不得辭掉這樣的員工。經過
調查,他才知道原來小張的兒子患了腦癱,需要很多治療費用。本來挺氣憤的寧斌,
覺得出了失竊之事也是因為自己不夠了解、體恤員工,便打算把這事兒悄悄地壓
下去。
於是,一天下午,寧斌給員工們放了假,請小張和另外一位老員工一起去酒
店吃飯。飯桌上,寧斌對他們非常熱情。
寧斌歎氣說道:“我平時忙著進貨,店裏顧不上,就靠你倆幫我盯著點兒了。
你們放心,店裏效益好,一定少不了給你們的好處。這段時間我發現一些小零件丟
失了,你們可以幫我查查。查不出來也就算了,如果查出來,我不僅辭掉那個人,
還會走法律途徑……”
寧斌觀察到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小張額頭都出汗了。
吃過這頓飯後,店裏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事了。而小張比以前更賣力地工作,
成了店裏的頂梁柱。
人際交往中,有些話不能直說,那就拐個彎說;有些目的不能直接達到,那
就繞個彎達到:強取達不到目的,那就智取。了解對方最害怕的地方,抓住他的軟
肋,牽著他的鼻子走,便能輕鬆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