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0章 魔域仙界:六陽通天(1)(1 / 3)

聽了玄奘的詢問,吳胥佐滿臉笑容登時消散,愣愣注視忽閃的火把,良久歎息道:『此事原委,真不知從何說起……諸位既是中原遠客,想必從未來過這樓蘭秘境。東晉陶淵明曾寫「世外桃源」,其實這地方也相差不多——隻因大沙漠隔絕道路,幾千年來兵馬難至,孔雀河沿岸遠離戰禍,百姓們安居樂業,市鎮漸漸成了氣候。然而自東漢末年開始,樓蘭境內突然天災不斷,冬天雷陣狂轟,夏天雪霜連綿,地震,石雨,接二連三,更有凶猛的怪獸出沒。加上孔雀河數次改變流向,蒲昌海經常泛濫,鹹澀的海水淹沒農田……』焰摩天忽而插話,淡淡地說道:『這些異常的災變,實為仙宗與魔道鬥法所致。由此越往西去,仙魔之爭將會越激烈。』屋內寂然無聲,過了半晌,朱雀嘀咕道:『我懂了,你們神仙打仗,他們凡人遭殃。』吳胥佐茫然不知所謂,愣了愣,接著講述:『經曆無數的災禍,樓蘭各處的城鄉相繼衰敗了。直到百餘年前,突厥思結部遷徙至此,沿孔雀河放牛牧馬,才重新修葺了城池。那些突厥人信奉七星教,精通療骨之術,憑著堅忍耐苦的性子定居下來。慢慢的人煙又繁盛了,蒲昌海附近的五座大城頗具規模,所轄百姓足有三五十萬。西麵的高昌國常派使者來,還多次冊封部族首領。』講到此處,蕭瓊英接口道:『我久居西北,嚐聞高昌乃西域大國。雖向大唐稱臣納貢,但近幾年阻斷西行的商路,已有不恭之態。今日聽你如此說,看來高昌國王仗著沙漠的艱險,突厥部族的驍勇,想要逐步擺脫大唐的控製哩。』吳胥佐道:『其實先前兩國交誼甚好。高昌王麴伯雅朝覲過煬帝,娶隋朝公主為妻。那時若有商隊路經高昌,不但沿途平安,兵士還會護送離境。』他略停了片刻,輕歎口氣,繼續道:『老朽祖上三代行商,積攢下好大家業,本想就在益州安穩度日了。豈料隋末天下大亂,盜匪賊兵流竄各州郡。為了避戰禍,老朽隻得重操舊業。又聞西域各國善待中土客商,於是老朽賣掉田產背井離鄉,帶著商隊前往樓蘭。』火光隨風搖曳,夜色深沉,眾人默默無語,沉浸在蒼涼的氛圍中,連那幾個小童也抱膝蜷坐,歪著頭側耳垂聆。

吳胥佐環顧左右,神情蒼然,緩緩道:『這個村子叫做貢孜,吐蕃語意為「白雪莊園」。我剛來的時候,前後有兩百多家住戶,吐蕃,回紇,突厥各族雜居,市集繁旺的很。當時我便逗留了數日,打算作點以物易物的買賣。半月後,村中突然有人得了急病。開始還不怎的,誰知僅過兩三天,全村男女老幼盡皆病倒,跟著便吐血猝死。這場大瘟疫……唉,真是天降慘禍,十年間病死者不計其數,遠近村落也十室九空。唯有信奉七星教的思結部族,才得以奄奄幸存。』說著,他站起身走近黃土壁龕,手指裏麵的神座,道:『若非供奉七星天神,老朽早已患病斃命了。思結部落罹病的族人雖多,死掉的卻很少,這全賴崇信七星教之功。』吳胥佐坐回原位,又對玄奘三僧道:『師父們若想西行,最好沿途供拜天神。既朝佛祖又敬七星天神,盡可保全性命,此地百姓大都如此。』眾人定睛端詳那神龕,此刻火炬即將燃盡,龕內神像又放得極深。不過,模模糊糊的,能夠看見神像手持白骨,腳踩骷髏,屈膝半蹲成撲擊之狀。眾人麵麵相覷,不約而同地想到『獵骨惡魔!那是心魔的塑像!』吳胥佐道:『七星天神既可賜福,又能降災,我等凡夫隻可逆來順受。很久以前,塞外流傳「無倫獸」吞噬嬰孩,「獵骨魔」殺人取骨的故事,都是汙蔑天神的謠言……就算是真的,那也是世間造孽太多,天神施罰,我們凡人活該遭罪……』他的語音低沉下去,腦袋也垂低了。眾人心裏鬱悒難釋,沒有開口吱聲。朱雀既想反駁,又想安慰,一時無從措辭。忽然焰摩天打破沉寂,冷然道:『心魔雖是罪魁禍首。但這場瘟疫,實為天山仙宗的修虺宮主所造。』朱雀道:『修虺宮主?那是什麼?』卻看焰摩天再無反應,兩眼直視前方,好像剛才是跟對麵的牆壁說話。

吳胥佐出了會神,接著敘述往事:『老朽患病多年,行將就木,再無力返回故鄉。偶有外人來到此處,卻是些搶劫商隊的馬賊。唉,最近兩年連馬賊也罕見了……天神保佑,今夜幸而遇見各位……』他伸手入懷,摸出一塊精致的白色佩玦,顫聲道:『此物名為「勝霜雪」,是老朽曾祖輩傳下的寶貝。倘若各位返回中原,煩勞送至益州邛崍吳家,也算老朽的遊魂歸宗……請各位憐老朽孤苦,望勿推辭。』他邊絮叨邊落淚,皓首低垂,雙手捧著那『勝霜雪』遞過來。玄奘頗感為難,躊躇道:『貧僧西往天竺,路途十分艱難,如有閃失,恐負老施主重托。』眾人幾番出生入死,均覺活命已屬萬幸,何況前途未卜,怎能擔保以後去益州?當下誰也沒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