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希特勒命令為警衛旗隊師配齊所有裝備。在這些裝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從工廠運來的。當月,經過修整補充後的警衛旗隊師擁有19708名官兵(軍官有475人,士官2547人,隨時可投入戰鬥的裝甲車輛為:44輛突擊炮,42輛IV號坦克,38輛豹式坦克和25輛虎式坦克)。6月6日,盟軍開始登陸法國諾曼底地區,駐紮在比利時的警衛旗隊師迅速趕往戰場。13日時,由警衛旗隊師下屬裝甲團第13連為骨幹建立的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的虎式坦克抵達卡昂城附近,2連指揮官坦克王牌米歇爾·魏特曼在卡昂城西南麵的波卡基村,對試圖包抄友軍側翼的英軍進行了漂亮的單車突襲,擔任先頭部隊的英軍第7裝甲師22旅在波卡基村共損失27輛坦克和其它戰鬥車輛,被迫撤退,創造了一次坦克戰的經典戰例。28日時,師下屬第1裝甲擲彈兵團的1營和2營率先趕到卡昂戰場,與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師一起參加了保衛卡昂城,對抗英軍賽馬場行動的戰鬥。7月,全師終於抵達指定區域,並完成了集結。並且隨後挫敗了英軍蒙哥馬利元帥發起的“古德伍德”行動。25日時,警衛旗隊師負責防守卡昂法萊斯公路,並頂住了盟軍的連番進攻。8月,黨衛軍第1裝甲軍指揮官迪特裏希多次請求撤退,但遭到拒絕,德軍第7集團軍陷入了“法萊斯口袋”中。月底時,損失慘重的警衛旗隊師衝出盟軍的法萊斯包圍圈。9月4日,撤往德國本土休整。11月,全師緊急趕往遭盟軍飛機地毯式轟炸的科隆市,參與營救市民的工作。12月,警衛旗隊師配屬給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參加了被希特勒寄予厚望阿登反擊戰,全師被分為4個戰鬥群:派普戰鬥群,馬克思·漢森戰鬥群,魯道夫·桑迪西戰鬥群,古斯塔夫·克尼特爾戰鬥群。雖然與美軍的激烈戰鬥,並取得一定成果,但這場帝國反擊戰同樣功敗垂成。
1945年1月,全師撤回德國科隆進行休整。在阿登,輸了個精光的希特勒,又開始打起了東線反擊的主意,他那已經幾近瘋狂的大腦裏,開始描繪出一副比他在阿登攻勢之前所臆想的藍圖更宏偉,更瘋狂的計劃:在匈牙利西部,布達佩斯以南的巴拉頓湖附近地域發動一次戰略大反攻,保住第3帝國最後的一塊油田,因為蘇軍現在已經嚴重威脅到該地區的安全,並試圖圍殲匈牙利作戰的烏克蘭第3方麵軍,恢複多瑙河戰線和消除對奧地利工業區和德國南部軟腹部構成的威脅,並把此次的行動命名為“春醒計劃”,這也是黨衛軍裝甲師最後的絕唱。2月,奧托·庫姆成為警衛旗隊師的指揮官。全師開赴匈牙利參加即將開始的“春醒”行動。到了2月底,春醒行動遭到失敗,警衛旗隊師損失了1435人,僅有14輛IV號和18輛豹式坦克,以及2輛IV號坦克殲擊車和3輛突擊炮可動。3月,警衛旗隊參加了阻止蘇軍進入德國第2首都奧地利的戰鬥。3月14日,在獲知作戰行動失敗後,暴怒的希特勒下令包括警衛旗隊在內的幾個黨衛軍裝甲師取下榮譽袖標,時任黨衛軍第6集團軍指揮官的迪特裏希拒絕執行此命令。隨後,警衛旗隊師作為後衛仍掩護整個第6集團軍撤退而繼續抵抗蘇軍。5月7日在得知柏林已經投降的消息後,最後一任師長奧托·庫姆率領殘部在毀壞所有重裝備後,在奧地利的史泰爾向美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