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帝國師的誕生(3)(1 / 3)

(3)日耳曼尼亞團第3營

駐防地:沃爾特丁根,拉多爾夫采爾

名稱: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第2團3營

黨衛隊日耳曼尼亞團3營

黨衛軍裝甲擲彈兵團,“日耳曼尼亞”3營

簡稱:Ⅲ/SSG

1935年4月1日,黨衛隊中部大區在下薩克森州索爾陶附近的沃爾特丁根召開了一次高級會議。會後,中部大區接管了黨衛隊主管訓練部門在當地的一處軍營。與此同時,派往該營的教官將和訓練部門的教官一起為黨衛隊第2個步兵團組建3營,即日耳曼尼亞團3營。4月10日-24日,首批來自中部大區的誌願者來到了沃爾特丁格營地,剩下的人則於5月2日-10日陸續抵達。

在通過一係列體檢後,許多誌願者由於身體素質不合格,隻被打發回家。3營的新兵主要來自西裏西亞、沃特坎特(指漢堡地區的北海海岸)、柏林,但大多數是下薩克森州人。教官則主要由前魏瑪國防軍的士官和州警察部門的軍官擔任。此外,普通黨衛隊也提供不少士官作為該營的指導員。因此,3營幾乎每個連長都是參加過一戰的老兵,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同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其它兄弟部隊一樣,3營起家時也是一窮二白。在長達幾周的時間內,所有新兵都穿著自己的黑色黨衛隊常服。經過4周的預備期,3營終於被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係統接納。但到了這個時候,營裏依然沒有任何武器裝備,隻有一些老掉牙的卡賓槍用來站崗。直到6月中旬,3營才從不倫瑞克的警察學校領到第一批步槍。沒多久,針對營裏士官的特別訓練正式展開。

組建之初,全營的上下級關係就非常融洽,所有人都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3營起初的編製也同國防軍的步兵營一樣,擁有3個步兵連和1個馬匹馱曳的機槍連(第12連)。由於營地設在了一處牧場的中間,周圍什麼商店酒家都沒有,再加上上級禁止離開營地,所以訓練之餘的生活往往非常無聊,時間過得奇慢無比。

1935年6月29日,黨衛隊中央總局局長——黨衛隊全國副總指揮海斯邁爾第一次視察了3營,他對全營這幾個月的優異表現大加讚揚。7月中旬,3營終於領到了第一批田野灰製服和黑色禮服。從7月29日到9月19日,3營一直在於特博格訓練場從事艱苦訓練。但這8周的時間,竟然是全營擁有最美好回憶的時光,因為這裏的生活比孤島版的沃爾特丁格營地豐富多了。接下來的4個月,日常的訓練常常被一些慶典活動打斷:參加比克堡的感恩節活動;11月9日在慕尼黑統帥堂前參加集體宣誓儀式;11月11日-17日在戈斯拉爾舉行的帝國農民節慶祝活動。

在這之後,3營總算可以全部精力投入訓練之中,尤其是射擊訓練。由於依然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送至沃爾特丁根軍營,3營的所有射擊訓練都是在派訥射擊學校完成的,全營一共在那待了4周的時間。9月底,第一任營長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少校)吉貝勒被調走,這讓所有官兵情緒低落了好一陣,第12(機槍)連連長,一級突擊隊中隊長(上尉)邁爾臨時代理了一陣營長。帝國農民節之後,日耳曼尼亞團1營營長,一級突擊隊中隊長(上尉)吉勒曾短暫地擔任過3營營長一段時間。

1936年11月28日,3營所有官兵在體育場上列隊迎接他們的新營長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少校)海因裏希·克彭。卡爾·馬裏亞·德梅爾胡貝爾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成為日耳曼尼亞團團長。也就在這時候,全營同新任營長在上下級關係上發生了巨大的衝突,因為克彭營長無論對己對人都是一個嚴酷到極點的苦行僧式的人,平時不苟言笑,與營裏的軍官團也幾乎沒什麼交流,更別說聽聽他們的想法了,搞得雙方關係日趨緊張,火藥味十足。在1936年的除夕夜,一聲清脆的鞭炮聲突然在營地裏爆炸,營長立刻衝到了現場,結果沒有發現任何肇事者(事後查明是食堂主的兒子幹的)。這下好了,克彭立刻下令全營在深夜緊急集合(包括各連連長),然後發生了一件後來全營官兵稱為“海因裏希·克彭紀念行軍”的事件:所有人跑了整整一夜,一刻也沒有休息過,直至1937年的第一縷陽光降臨。

1937年,3營與其它個營加上團部正式組成了日耳曼尼亞團,因此黨衛隊中部大區僅僅在名義上保留了對3營的指揮權。沃爾特丁格營(指3營)也從駐地前往團部所在地漢堡。1937年初,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督察處在為3營選擇駐地時,第一次提到了德國南部的拉多爾夫采爾鎮。

新年過後,營長與全營官兵的關係依然非常緊張,特別是第11連,該連連長被克彭叫做“問題兒”。雙方的緊張關係到4月底至5月初發展到了頂點,營長直接解散了第11連,把所有人分給了其他連隊,然後用新兵重建了第11連。5月5日,終於確定3營的新駐地是拉多爾夫采爾,全營上下多年來的期盼和願望終於成為現實——終於可以離開周圍除了草還是草的鬼地方(沃爾特丁格)。

整個6月份,3營都在做更換駐地的準備工作,那種高昂的精神狀態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等真正要離開他們第二個家——這邊靜靜的草地時,大家又變得依依不舍起來。6月29日,盡管已經對“沃爾特丁格營”沒有任何管轄權,黨衛隊中部大區領袖,黨衛隊全國副總指揮耶克爾恩還是為“他的營”舉行了歡送會,並祝全營官兵在拉多爾夫采爾生活愉快。根據舊的軍事習俗,3營把一個勺子埋在了軍營下,據說隻要更換營地就必須這麼做,才能帶來好運。這一次,全營上下第一次見到營長克彭露出笑容,他還給每名官兵贈送了一瓶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