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闖王之路(2 / 2)

3月,殺與之合軍的農民領袖羅汝才。

4月殺叛將袁時中。

5月張獻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權。

10月,李自成義軍攻破潼關,殺死督師孫傳庭,占領陝西全省。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以李繼遷為太祖,建國號“大順”。

1644年(崇禎十七年)一月,李自成東征北京,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渦口造船三千,渡過黃河,攻下汾州(今汾陽)、陽城(今晉城市陽城縣)、蒲州(今永濟),隔日攻下懷慶(今河南焦作),殺盧江王載堙。

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戰盡歿,初八日以守將張雄作內應,炮轟破城,蔡懋德自縊死。在太原休整八天。

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屬忻州)守關總兵周遇吉憑城固守,雙方大戰十餘日。

總兵周遇吉因兵少食盡,退守寧武關(今山西寧武境)。

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後火藥用盡,開門力戰而死,全身矢集如蝟毛,夫人劉氏率婦女二十餘人登屋而射,亦全被燒死。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寧武關,前後死將士七萬餘人,可謂義軍傷亡慘重。

《罪惟錄》中的記載: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這就是說明這一仗雙方的慘烈。

因為敵軍抵抗很強,在破城後李自成下令屠城。

當晚,大同總兵薑投降,宣府總兵王承胤降表亦到,義軍又連下居庸關、昌平。

三月初八日,兵至陽和。

十一日,大順軍開進宣府,“舉城嘩然皆喜,結彩焚香以迎”。

崇楨急調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勳戚官僚捐助餉銀。

三月十五日(4月21日)農民軍抵達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不戰而降,同時,劉芳亮率領南路軍,東出固關後,真定太守邱茂華、遊擊謝素福出降,大學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過昌平,抵沙河。十七日進高碑店、西直門,以大炮轟城,入午攻打平則門,彰義門,西直門。

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寧門,農民軍由此進入今複興門南郊一帶。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入城,與崇禎帝秘密談判。

此刻風雨飄搖的明朝已經無兵可用,無將可守城。

為何一朝天子,最終會弄成這幅德行,就看他們殺袁崇煥的決然態度而定。他們也叫會做人和用人?

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載。

當時的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其實這是不可能達成的決議。

最後雙方談判破裂。

即使崇禎帝當時同意,李自成還是會被其反手坐大,恢複能力後剿殺,或者是李自成控製了華夏局麵,最終還是會取而代之崇禎帝......畢竟有句話叫:天無二日,朝無二主。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中午,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一大群義軍將士手拿刀槍,背著弓箭,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紫禁城的內殿。

此時崇楨帶著太監王承恩上煤山望,又返回後宮裏的乾清宮,他還想召集大明群臣,事實大臣皆己逃散......

最後崇禎前往宮城北門外的景山自縊,史稱甲申之變。

當時的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禮葬”,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

二十七日,命人將其葬於他的田貴妃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