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死因爭議(1 / 2)

通城九宮山,是李自成走完人生道路的最後一站。?? ??enA`

當年《通山縣誌》中的記載為:“九伯聚眾殺賊首於小源口”。

簡單的一句話,事實沒有說清楚殺這位農民軍領袖的具體是什麼人,其職業,屬性,兵團番號,具體有那些人等殺的,都沒事實交待。

而《程氏宗譜》卻是這樣記載的:“剿闖賊李延於牛跡嶺下”。

曆史諸多文檔中,沒有一個地方明確指出,程九伯的確殺死了李自成,而隻是說殺死了李延。

這都是含糊不清的記載,等於毫無卵用的文字根據。

《米脂縣誌》《延安府誌》等李自成家鄉的史料顯示,記載李自成乳名和名字說法很多,卻唯獨沒有“延”字,陸續發現的大順檔案記載李延為大順昭侯,不是李自成。

那麼這裏記載的就不會是李自成的曆史結局。

誤死,即誤傷致死說,來自清初吳偉業《綏寇紀略》中說:李自成率二十騎到通城九宮山,他讓將士留在山下,自己上山拜謁元帝廟。當地村民“疑以為劫盜”,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時,被村民在身後用荷鍤擊傷頭部,李自成當即昏倒“不能起”。

這時村民一擁而上,“碎其首”而亡。

村民搜其錢物時,發現“金印”,方知道殺錯了人,於是大駭,從山後逃去......。

從整個文字走勢來說,這些可以肯定不是當地村民,是蟄伏已久的大清便衣特務。

當地村民不會從身後打殺,上山拜謁元帝廟的孤身一人,還此前不問明究竟的。

這不符合當地民眾,強勢打擊搶匪盜賊的邏輯形式。

除非他們並非良民,否則不會在寺廟殺人。殺人後即便這些人放下屠刀,立地也不可能為佛。

康熙年間費密撰寫的《荒書》中說:李自成率十八騎,由通山過九宮山嶺”時,山民聞有賊至,群登山擊石,將十八騎打敗。

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鬥,程九伯不是對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並騎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殺之。但刀被血漬又滲人泥漿;一時沒拔出。正在這時,程九伯外甥金某,從背後以鏟猛擊李自成頭部,即刻此人被秒掉......。

而程九伯的宗譜明確記載“剿闖賊李延於牛脊嶺下”,根本不是李自成,而且牛脊嶺也不屬通山九宮山範圍。

所以聽了謬誤之語的謬論之人,在其添枝加葉後,故事更顯得離奇荒誕了。

這個故事從當時的語言文字中,我們都能發現和邏輯推理出來很多的疑點。至少李自成不會被人打了後腦而死,牛脊嶺死的是叫李延,一個真正的劫匪......

很多人不僅僅是張冠李戴了。甚至有詆毀李自成形象的嫌疑。

公元1981年,湖南石門夾山寺發現一座古墓,考古人員發現其墓主人,奉天玉和尚違背當時的僧規,按俗禮下葬。

而葬俗又與本地葬俗不同,最後通過種種物證認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

但疑點十分明顯:在奉天玉夾山出家的曆史中,奉天玉和尚與當地官員交往密切,而李自成“陝北口音,四十歲多一點,一隻眼睛瞎了”的相貌特征相當明顯,很容易暴露身份,這與他的身份有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