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碣岩之戰是努爾哈赤和布占泰第一次單獨地進行較量。
烏拉布占泰本來想趁機半路剪道,敲詐人家一筆的,沒有想到自己死了三千屬下,主將博克多掛了,還白送努爾哈赤馬五千匹,戰甲三千副......
估計他知道這種結局,當時就在炕上暈倒還直抽抽......
這大冬天的,他是為了什麼這是?
這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它表明的不是教科書上的“悍勇無雙”的布占泰不是“老謀深算”的努爾哈赤之對手,而是說的烏拉布占泰貝勒,才係真正雄才大略。
在短短的六七年時間裏,他就使烏拉部族成為能和建州相抗衡的大邦,失敗的布占泰才是真正了不起的,而不是《滿文老檔》裏所說的猥瑣小人。
但是,布占泰雖然兵強馬壯,可畢竟是倉促拉人成軍,他缺乏軍事建製的學問基礎,所以遠遠沒有努爾哈赤紮實的軍事統領基礎。
努爾哈赤是一點一滴的把軍事發展起來的,已經建立的八旗中的四旗,屬於嚴密軍事管理,長期實際征戰,士卒敢不用命,所戰絕對權威。
事實上這久經沙場的軍團,早就建立了嚴密善戰的八旗文化,嚴格進行了諸多的戰場考核,屬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鐵血軍隊。
所以,在烏碣岩大戰中,建州軍才能抖擻精神,奮勇博擊,銳不可當,將數倍於己的烏拉軍打得七零八落,落花流水。
而雄才大略的烏拉貝勒布占泰由於急於對抗努爾哈赤,屬下軍隊軍備精煉,但是沒有戰鬥經驗,沒有形成鐵軍的事實,為了一戰而不得不倉促成軍。
畢竟這樣的速成雞,沒有努爾哈赤這樣嚴密的組織,良好的協同能力,無法象努爾哈赤那樣用鐵血的戰鬥方式進行考核。
烏拉軍團的管理與協同方麵,遠不能和建州軍團相比,故顯得人心不齊,兵無建州軍的奮勇精神,所以,打不了硬仗,血戰,攻堅戰。
開始還可以抵擋建州軍的衝擊,但是,在建州軍三千亡命徒的瘋狂衝擊下,終於亂了陣腳,而建州軍則不會亂,也不怕死,因為亂了,怕死與退縮。肯定會被努爾哈赤以軍法處死。
每個戰士不怕死,不退縮,奮勇出擊,才能死裏求生,殺出一條血路,才能活下去,並活得更好。
所以,努爾哈赤的建州軍才遇敵時會瘋狂,奮勇衝殺,舍命而戰,鐵騎馳突,這樣的鐵血軍隊才能打敗數倍強敵。
建州在烏碣岩大戰的勝利,並不是因為什麼兵強馬壯,烏碣岩大戰中的建州軍,遠遠不及烏拉軍兵強馬壯。
建州軍的勝利就是精神勇敢協同奮擊的勝利,這是建州軍心裏上的一種勝利,故有強大的衝擊力,將強敵衝垮,而非戰鬥力強大,這是烏碣岩大戰勝利的真相。
後來的戰爭中,謂之精神勝利法,精神戰,攻心戰。
烏碣岩大戰。
使得努爾哈赤不僅進一步增強建州力量,並削弱了烏拉力量,並且此役得精兵五六千人作為其腹心之軍,此役還獲得了大量的甲胄戰馬。
自此後,其建州勢才真正的大盛,使得努爾哈赤部強於諸部,遠近部落幾近降服。
努爾哈赤收取藩胡工作進一步成功發展,實力大增未歸順者,當時僅烏拉、葉赫而已。
這一仗打通了建州通向烏蘇裏江流域,和黑龍江中下遊流域的寬廣長廊。
努爾哈赤的建州軍自此後才真正強大,才成為了一支真正所向無敵的鐵騎大軍,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