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層:“二諦俱融”,供東海龍王像;
第三層:“三明淨域”,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像;
第四層:“四天寶綱”,供魯智深像;
第五層:“五雲扶蓋”,供毗盧觀世音像;
第六層:“六鼇負戴”;
第七層:“七寶莊嚴”。
相傳梁山英雄南征方臘,宋江將兵馬駐紮在六和塔外的寺廟內,魯智深與武鬆忽然聽到錢塘江上潮聲如雷響。魯智深是北方人,從沒聽說過錢江潮,以為是戰鼓聲,便起身準備迎戰。後來僧人跟他解釋,才知道這是潮信。於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時師父說過“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言,覺得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邊圓寂坐化了。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有人評價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將軍,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從六和塔內向江麵眺望,可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麵。
⊙蘇州虎丘塔
虎丘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為木塔。現存的虎丘塔建於後周顯德六年至北宋建隆二年(959-961),為磚塔。虎丘塔是雲岩寺的一座佛塔,又稱雲岩寺塔。
虎丘塔高高聳立於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巔,是蘇州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座佛塔,是古城蘇州的象征,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塔風格與同一時期建造的杭州雷峰塔相似,兩塔被譽為“江南二古塔”。
虎丘塔為套筒式結構,塔內有兩層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麵又套了一座大塔,層間的連接以疊澀砌作的磚砌體連接上下和左右。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組成。
虎丘塔是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虎丘塔的奇特得益於它長久的“斜而不倒”。無疑,這與它的建築結構密切相關。虎丘斜塔被稱為“中國第一斜塔”和“中國的比薩斜塔”。
⊙開封鐵塔
開封鐵塔位於河南省開封城內東北隅鐵塔公園內,建於1049年(北宋)。鐵塔建築在開寶寺內,又稱開寶寺塔。鐵塔全部用褐色琉璃磚砌成,遠看近似鐵色,故稱鐵塔。鐵塔以精湛絕妙的建築藝術和雄偉秀麗的修長身姿,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塔”。
鐵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由中國北宋時期著名建築學家喻浩為供奉佛祖釋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鐵塔現高56.88米,八角十三層,是國內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鐵塔完全采用了中國木質結構的形式,塔身修長,高大雄偉,通體遍砌彩色琉璃磚,磚麵蝕以栩栩如生的飛天、佛像、伎樂、花卉。
鐵塔的外部采用經過精密設計的二十八種標準磚型加工合成。塔身設窗,一層北、二層南、三層西、四層東以此類推為明窗,其他為盲窗。環掛在塔簷下的104個鈴鐸,每當風度雲穿時,悠然而動,像是在合奏一首優美的樂曲。塔內有磚砌蹬道168級,繞塔心柱盤旋而上,直達塔頂。登上塔頂極目遠望,可見大地如茵,黃河似帶,頓覺祥雲纏身,和風撲麵,猶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鐵塔行雲”之稱。
鐵塔建成近千年,曆盡滄桑,遭地震38次、冰雹10次,風災19次,水患6次。1938年日軍曾用飛機、大炮進行轟炸,但鐵塔仍巍然屹立,堅固異常。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因塔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
相傳摩揭陀國一個寺院內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淨食。一天,有位和尚看見空中飛來一群雁,對著天空信口說:“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隻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麵前。和尚驚喜交加,遍告寺內眾僧,都認為這是佛菩薩在教化他們。於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並取名雁塔。
玄奘在印度遊學時,瞻仰了這座雁塔。回國後,在慈恩寺譯經期間,為存放從印度帶回的經書佛像,於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磚塔,也稱為雁塔。
大雁塔為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攀登而上。每層的四麵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和著名古跡,是古城西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