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落實者在企業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也隻有每個人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企業才能良好的運轉,而一旦陷入了角色誤區,擺錯了自己的位置,那麼企業的落實力必將大幅下降。
丁先生和其妻子在1996年創建了一個小家電企業,主營項目是經營風扇。創業之初,夫妻倆商定由丁先生任總經理,主持企業的決策與經營管理工作,其妻則擔任公司的會計,負責財務事宜。在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之後,該公司的企業規模逐漸擴大,到1999年,該公司在同行中已經小有名氣。然而,仍然擔任會計工作的妻子,此時卻按捺不住“寂寞”,她總是想方設法找機會插手公司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丈夫出差之後,她總要召集公司的各級管理人員談話,甚至擅自調整公司的人事安排,使公司上下無所適從,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陷入混亂的境地。
顯然,老板娘把老板的位置當作了自己的位置,導致公司上下無所適從,使得企業經營管理陷入混亂。把別人的位置當作自己的位置,其表現有多種。
第一,做了不該做的工作。管理者常常抱怨工作太忙。正當的忙是應該的。但是,對有些管理者說來,有很大一部分忙,是由於有許多工作不是管理者必須做的,而應該由職能部門去做,結果領導者越俎代庖,事必躬親,事無巨細地去做下屬具體管理部門的那些日常工作,陷入繁瑣的事務堆中而不能自拔。如果隻忙於具體事務,做自己職責範圍外的事情,那麼勢必削弱了抓大事、抓戰略、用人、決策等工作的精力。結果事情沒少做,管理還一團糟,影響企業的落實力。
第二,管了不該管的事。管理者隻應管領導的事。而不少領導者喜歡管事,對下屬和下屬的下屬的工作,這也看不慣,那也不滿意;在這裏挑剔一番,在那裏指責一氣;立一通這樣的規矩,定一套那樣的原則;指點指點這,提醒提醒那。在這樣的領導人眼裏,別人幹什麼都不行,惟有自己才是最有事業心、責任感的。這樣的管理者總是企圖把別人熔化掉倒進自己的模子裏,重新澆鑄得跟自己一模一樣。其實他管的倒不一定是“閑事”,隻是把許多無足輕重的事看得太重要。這樣的管理者以對事業的無限忠誠和高度責任感,對什麼都要求至善至美,完美無缺。於是,這裏怕壞了,那裏怕瞎了,什麼都去管。其結果是搞得大家都滿腹怨氣,影響員工士氣。
第三,決定了不該決定的問題。不同層次的管理者,應該隻決策本層次的生產經營和工作中的問題,如果決定其他決策層次的問題,就是越權。比如企業中層領導去決定作業班次的投入產出,決定機器設備如何維修等具體事宜,就是對下屬的越權;如果下屬決定對外聯營、合資經營等重大問題,就是對上級的越權。在正副職領導之間,常常發生越權現象。正職管理者對全局工作負責,副職管理者負責某一方麵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正職領導往往拋開他的副手,做出一些應由副手做出的決定;而副手也常常有應該請示正職領導而不請示並擅自決定問題的現象。
所有這些都是錯位的表現,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