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要有準確的角色定位(2 / 2)

首先,有害於工作的正常秩序,導致落實力下降。企業生產經營和工作都應按照一定的規律運轉,呈現一定的程序。企業領導分級分層,各司其職,就是為了維持正常秩序,以取得良好效果。如果管理者對下屬工作橫加幹預,或有意無意地過問、插手、表態,這就打亂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打亂了下屬的計劃,影響下屬落實任務的進度。事實上,在專業領域,上司不一定比下屬懂得多。由於在其位、謀其政,下級管理者熟悉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對上級越權指揮、脫離實際的現象很反感,因為他們對破壞正常工作秩序可能引起的不良後果,是了如指掌的。破壞正常生產、工作秩序,就像破壞機械運轉的方向和速度一樣,危害是可想而知的。企業貫徹落實領導決策,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井井有條的企業秩序。如果因為管理者角色混亂,必然造成企業工作秩序的混亂,最終導致企業落實力的下降。

其次,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導致落實力下降。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決策和用人。用人,除了選用人才外,更重要的是調動人的積極性。這需要多方麵的領導方法與藝術,其中,對自己的幹部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不越權處理問題,是一個重要方麵。如果越權行事,包辦一切,下屬就習慣於不承擔責任的服從,而不主動去想、去幹。因為他知道,自己想也白想,因為你已經按照自己的意願替他想好了;學也沒有用,因為學不學都要按照你的邏輯去做;主動幹也不成,因為不一定合你的路數。這樣,下屬還有什麼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可言?如果員工工作缺乏積極性,那麼必然會影響落實的效果。

另外,影響團結,危害落實力。上下級之間,同心同德,團結一致,是企業成功的保證。一旦出現角色錯位現象,就做不到這些了。管理者的角色錯位,實際上也是一種“侵權”現象。對下越權,使下屬有職無權,下屬就會產生“上級領導對自己不信任,不重用”的疑慮;群眾也會對這樣有職無權、說了不算的領導產生抱怨情緒,從而使管理者加深了與下級領導的隔閡。如果是下級對上級越權,也會有目無領導之嫌,這也是影響工作和團結的因素。

隻有混水摸魚,無所作為的人才歡迎越權,因為這樣他一不操心費力,二少承擔責任;隻有喜歡依附於領導、阿諛奉承的庸才,才喜歡越權,因為這樣他可以經常跟著領導屁股轉,便於溜須拍馬。可以肯定地說,真正的人才是不喜歡管理者越權的。

最後,有害於本職工作,導致落實力匱乏。有意無意地越權的管理者,整日奔忙的常常是自己職權外的事情。形成這樣的工作作風、思維走向、心理特點,精力都會集中在一些細小的具體事情上,很少著眼於關係全局性的大事。同時,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用於越權方麵多了,自然減少了用於解決本職工作問題的時間和精力,這對做好本職工作顯然是毫無益處的。所以管理者要有準確的角色定位,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