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努力把問題變成機會(2 / 2)

從卡耐爾先生的身上,我們還可以看出,把問題化為機會,並不像常人想像的那麼難。更多的時候,把問題化為機會,往往隻需要一個想法,緊跟以實際行動就可以了。真正要做到這一點,你首先不要讓錯誤的意識占據大腦。要正確對待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從積極的一麵賦予“問題”以新的涵義。在很多情況下,一些問題雖然高舉“此路不通”的警示牌,但仔細研究你就會發現在它周圍還有比以前更好、更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的辦法,這就是“機遇”。從思想上認識到“問題”積極的一麵,還遠遠不夠,你還要從行動上有所表示——勇於挑戰問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你必須在心理上向問題宣戰,你要以百倍的信心從挫折的陰影中走出來。隻有走出陰影,你才能看見前麵那方晴朗的天空——最有利的機遇。

第二,不要對已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問題不是解決了一個就永遠消失的,隨著工作的進展,它會以不同的新麵孔出現。所以,今天,你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挑戰問題;明天,你則要盡更大的努力去挑戰更大的問題。也就是說,你應該時刻保持“從問題中尋找機遇”的意識,這樣,“問題”才不會成為你“高效工作”的障礙,而是墊腳石和跳板。

最後,在挑戰問題的同時,還需要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像一名優秀的特工一樣密切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這是把問題化為機遇的關鍵環節。

高績效員工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因為他們善於捕捉信息,抓住機遇。換句話說,他們善於把“問題”變成機遇,變成高績效的資本。可以這樣講,他們每個人都是“解決問題的高手”。

美國曾經掀起淘金熱潮,淘金生活異常艱苦,最痛苦的是沒有水喝。人們一麵尋找金礦,一麵不停地抱怨,甲說:“誰讓我喝一壺涼水,我情願給他一塊金幣。”乙宣布:“誰讓我痛飲一頓,我將給他兩塊金幣。”丙發誓:“老子出三塊金幣!”當時也是淘金者的亞默爾,同樣也遭遇到沒水喝的困境,也發出過沒水喝的抱怨聲。

但後來亞默爾不再抱怨了。他從“沒水喝”的問題中發現了機遇:如果將水賣給這些人,比挖礦更能賺錢。於是他毅然放棄淘金,用挖金礦的鐵鍁去挖水渠,並將水運到那裏,一壺一壺賣給找金礦的人。一起淘金的夥伴們都嘲笑他:“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幹這種蠅頭小利的買賣。”後來,那些嘲笑他的淘金者大多空手而回,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發了大財。

上帝是公平的,機會是平等的。“沒水喝”的問題擺在所有淘金者麵前,可是人們卻忽視了它,根本沒有看到其中隱藏的機遇,甚至還嘲笑那些把問題化成機遇的人的做法。其實現實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工作中,低效員工往往從表麵上探尋高績效的原因,歸之於條件,歸之於機遇,而實際上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自身素質。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的素質,將決定你能否發現別人看不到的“問題中的機遇”。敏銳的洞察力像一把銳利的尖刀,為你剖開問題的表層,讓你看到緊裹在其中的“核”——機遇。

在工作中,問題往往被看成阻礙任務完成的最大絆腳石,人們總是想方設法逃避問題,但高績效的員工從不在問題麵前俯首稱臣,他們總能從與常人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從中尋找機遇。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打破績效瓶頸,實現落實力的大幅度提升。